1885年9月5日凌晨,福州的天空,烏云密布,風雨大作,糟糕的天氣,導致很多的福州人煩躁不安。
在福州北門黃華館里,氣息奄奄的左宗棠,還一字一句為慈禧、光緒口述遺疏(也就是遺囑、遺折)。
左宗棠及遺疏
身處彌留之際,依然一心為國,盡管他對皇太后、皇帝自稱一介書生,其實他就是清朝的諸葛亮,他也一直以今亮自勵,可咸豐還是做了那個阿斗。
左宗棠年過古稀,已七十又四,還想著海防,想著為慈禧、光緒盡忠,為國家的振興付出所有,真是一息尚存,愛國不已。
伏愿皇太后、皇上于諸臣中海軍之議,速賜乾斷。凡鐵路、礦務、船炮各政,及早舉行,以策富強之效。……臣猶愿皇上益勤典學,無怠萬機;日近正人,廣納讜論;移不急之費以充軍食,節(jié)有用之財以濟時艱;上下一心,實事求是。臣雖死之日,猶生之年。
左宗棠用盡氣力地說出“謹奏”兩字后,脖子一歪,溘然長逝,帝國支柱隕落。他那雙威嚴而又明亮的眼睛,依然不甘地看著天花板。他放心不下他的祖國,放心不下列強的環(huán)伺。
二十多天后,光緒皇帝和他的親爸爸慈禧太后收到左宗棠的奏折,黯然落淚,又不失時機地把文武百官鼓勵一下,教育了一下!
慈禧說:“愛卿薨世于光緒十一年七月廿七日,遺疏字字為公,句句是忠,愛卿所請,一一準奏,立即施行?!?/strong>
慈禧當即追贈左宗棠為太傅,賜謚號文襄,入賢良祠、昭忠祠,并在湖南老家、福建、新疆等地為他立祠。14歲的光緒皇帝對左宗棠評價到:
“大學士左宗棠,學問優(yōu)長,經(jīng)濟閎遠,秉性廉正,蒞事忠誠。由舉人、兵部郎中帶兵剿賊,迭著戰(zhàn)功,蒙文宗顯皇帝特達之知,擢升卿寺。同治年間,剿平發(fā)逆及回、捻各匪,懋建勛勞。穆宗毅皇帝深資倚任,畀以疆寄,洊陟兼圻,授為欽差大臣,督辦陜甘軍務。運籌決勝,克奏膚功。簡任綸扉,優(yōu)加異數(shù)。朕御極后,特命督師出關,肅清邊圉,底定回疆,厥功尤偉。竭謀贊畫,悉協(xié)機宜。旋任兩江總督,盡心民事,裨益地方,揚歷中外,恪矢公忠,洵能終始如一”
慈禧做總結發(fā)言,評價如下:
東鏞嘗言:是則國家不可一日無湖南,即湖南不可一日無宗棠也。朕則以為,國家不可一日無宗棠。文襄平捻定回復新疆,絕口不談和議事,千秋唯有左文襄!
一、左宗棠:放棄西北,就是放棄中國。
建國100年前,也就是1849年,年輕的左宗棠與他的偶像林則徐碰面了。兩人相談甚歡,暢聊很久,左宗棠受益匪淺,左宗棠那時就開始關注新疆了。
左宗棠永遠也忘不了林則徐給他講的話——終為中國患者,其俄羅斯乎!吾老矣,君等當見之!
林則徐預料到了,而左宗棠卻實實在在看到了。
林則徐和左宗棠
咸豐八年四月十六日(1858年5月28日),十四阿哥愛新覺羅·云禵的玄孫黑龍江將軍愛新覺羅·奕山在沙俄侵略者尼古拉·尼古拉耶維奇·穆拉維約夫的恐嚇逼迫下,簽訂了喪權辱國的《璦琿條約》,直接讓大清朝喪失了60萬平方的土地。這還不完,還把烏蘇里江以東的40多萬領土劃成中俄共管。
咸豐十年十月初二日(1860年11月14日),鬼子六恭親王愛新覺羅·奕?在沙俄侵略者尼古拉·帕夫洛維奇·伊格那季耶夫趁火打劫的所謂的調停下,經(jīng)跛子四咸豐帝愛新覺羅·奕詝簽訂了喪權辱國的《中俄北京條約》(又稱《中俄續(xù)增條約》),這個條約不僅承認了《璦琿條約》而且也割讓了外西北,領土直接喪失144萬平方公里。
作為一向自比為諸葛亮的左宗棠,看到這些是痛心的,他恨沙俄,更恨投降派,別人連個仗都沒打都直接喪失144萬平方公里的土地,這何等的奇恥大辱。
他對奕山、奕?這些金枝玉葉失望透了,對裙帶成風靠關系而沒什么很強能力的人更是討厭。
1860年,《中俄北京條約》還沒簽訂的時候,他跟永州鎮(zhèn)總兵樊燮鬧了矛盾了,樊燮參見駱秉章,就是殺害石達開的那個駱秉章,剛好駱秉章不在,樊燮碰到了駱秉章的幕僚。
樊燮見到了駱秉章的幕僚,一言不發(fā)地走了。這讓駱秉章的幕僚非常生氣,就踢了樊燮一腳,還罵他“王八蛋!”這個駱秉章的幕僚就是左宗棠,樊燮的后臺是湖廣總督王佳·官文。
官文本是漢人,因為滿人的包衣,就加入了滿族,雖然能力平平,卻也是扶搖直上。
樊燮一介武夫,肥胖健壯,受到一介書生左宗棠的辱罵和踢打。一方面,他要告左宗棠;另一方面,又逼著他的兒子考進士,壓左宗棠這個舉人一頭。
左宗棠此時有生命之憂,還是胡林翼、郭嵩燾、潘祖蔭聯(lián)名救助左宗棠,這才有了潘祖蔭上書咸豐的《奏保舉人左宗棠人材可用疏》,也就有了是則國家不可一日無湖南,即湖南不可一日無宗棠也。這句千古名言。潘祖蔭的表字為東鏞。
阿古柏
1865年,有著中亞屠夫之稱的阿古柏與阿里達什帶著傀儡布素魯克,率兵進入新疆。阿古柏,原名穆罕默德·雅霍漢,誕生在今天的烏茲別克斯坦首都塔什干附近的一個小鄉(xiāng)村。
在1865年阿古柏的國家不是烏茲別克斯坦而是浩罕汗國。此時的浩罕汗國,正野心勃勃地覬覦著新疆,而浩罕汗國身后還有三股勢力,分別是英國、土耳其還有沙俄。
最初浩罕汗國向清朝納貢,可隨著列強侵華,白蓮教、太平天國起義,浩罕汗國也就想著要拿下我們的新疆。1864年太平天國處于消亡之際,新疆反清民族大起義爆發(fā),很快就形成了庫車、和闐、喀什還有吐魯番等地的割據(jù)勢力,有的稱王,有的稱汗,他們既抗清,又相互爭奪地盤。
浩罕汗國冊封布素魯克封為喀什噶爾汗,派阿古柏護送去新疆,侵占了喀什噶爾,驅逐老城主,握有實際權力。兩年功夫,他侵占七城,成立了 “哲德沙爾汗國” 。一方面他連廢兩個傀儡,另一方面繼續(xù)擴張,建立了“畢杜勒特汗國”(又稱“洪福汗國”),他企圖消滅所有割據(jù)勢力,與英國、土耳其、沙俄勾結幻想永久霸占新疆。
英國《泰晤士報》曾吹捧他是“中亞拿破侖”,但當?shù)匕傩账较陆兴疤觐^伯克”——因為他屠城時連頭發(fā)絲都不放過。
新疆各地割據(jù)勢力,頑強抗爭,甚至把阿古柏的兒子都打死了。到1974年時,新疆各地割據(jù)勢力越來越少,他們沒有辦法,就派人向清廷求援。
要說收復領土,名正言順,天經(jīng)地義,可當時日本在侵略臺灣。保新疆還是保臺灣,這是一個問題。
李鴻章
李鴻章主張海防,要保臺灣棄新疆。李鴻章上奏:
“新疆不復,于肢體元氣無傷;海疆不防,則腹心大患愈棘?!薄耙呀?jīng)出塞及尚未出塞各軍,似須略加核減,可撤則撤,可停則停,其停撤之餉,即均作海防之餉?!?br/>
左宗棠聞訊勃然大怒,拍案而起,說道“中華之強,必有西北。漢唐都護,堪稱雄主。山川形勝,皆起西北。棄西北者,即棄中國也!”
又說,
“新疆不固,則蒙古不保。不僅陜西、甘肅、山西時虞侵軼,防不勝防,即直隸關山亦無安眠之日?!?br/>
還說,
“東則海防,西則塞防,二者并重?!?br/>
李鴻章害怕日本強大,主要為了防范日本,而對沙俄、英國則有所恐懼。
左宗棠看著沙俄侵占我們144萬平方公里的土地,非常痛心。并且在1871年沙俄也趁著阿古柏搞事情,而霸占了我們的伊犁。
抬棺而形
左宗棠痛恨沙俄、阿古柏,他的大義凜然,終于得到了慈禧老佛爺?shù)耐?。左宗棠抱著必死之心,抬棺而行,他一直在想著林則徐的那句話,也一直在想當時林則徐分配新疆給他留的那些資料。
他對跟著他平亂的三湘子弟喊話——我要學習馬援,馬革裹尸還,六十老叟能死在疆場,何其有幸。
左宗棠還特意朗誦了一下,陸放翁的詩——《前有樽酒行二首.其二》
綠酒盎盎盈芳樽,清歌裊裊留行云。美人千金織寶裙,水沈龍腦作燎焚。問君胡為慘不樂,四紀妖氛暗幽朔。諸人但欲口擊賊,茫茫九原誰可作。丈夫可為酒色死,戰(zhàn)場橫尸勝床笫。華堂樂飲自有時,少待擒胡獻天子。
一時間,大家群情激昂,恨不得立即飛到新疆,把阿古柏給宰了,把沙俄趕出伊犁。
有道是,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如今兵馬都動了,可糧草輜重運輸卻是個問題。左宗棠算了一筆賬,從中原運糧,長途跋涉運到新疆,其成本能高于就地中糧的20倍。
于是,他效仿曹操屯田。在新疆的哈密、巴里坤開發(fā)軍屯,閑時為民,戰(zhàn)時為兵,當然他號召當?shù)匕傩臻_發(fā)民屯,確保糧草的充足供應。
收復新疆
然后,左宗棠先北后南,打贏了阿古柏,收復了新疆。曾文正公的長子,曾紀澤則通過談判,收復了伊犁地區(qū),盡管依然割讓了塔城東北和伊犁、喀什噶爾以西約7萬多平方公里的領土。
這讓左宗棠,又是一陣心痛,林則徐的話真的是太對了。
二、左宗棠的墳塋
從1885年2月到3月,老將馮子材以70歲的高齡,猶如三國黃忠一般,在鎮(zhèn)南關打敗了傲慢的法國軍隊,直接導致法國的內閣倒臺。
可腐敗、無能的大清朝,簽訂的條約又是屈辱的,讓人家在戰(zhàn)場失去的東西,又從條約里給補了回來。
這讓人非常氣憤,說法國不勝而勝,中國不敗而敗。左宗棠之死,可能也有這個因素,直到左宗棠臨終之際,還說:
而越事和戰(zhàn),中國強弱一大關鍵也。臣督師南下,迄未大伸撻伐,張我國威,懷恨生平,不能瞑目。
左宗棠帶著遺憾甚至說是屈辱去世了,真是死不瞑目啊。我想他大概會問:
為什么遇到沙俄,他們都不打,清朝就要割地,一割就是割讓144萬?為什么清朝好不容易把法國打敗了,還要簽訂不平等的條約?
左宗棠墳塋
1886年,左宗棠的靈柩從福建布政使的福州府運往湖南布政使長沙府善化縣楊梅河柏竹塘(今長沙市雨花區(qū)跳馬鎮(zhèn)白竹村)。墳塋占地60墓,墓碑刻有"皇清太傅大學士恪靖侯左文襄公之墓",兩側華表的對聯(lián)為"漢業(yè)唐規(guī)西陲永固,秦川隴道塞柳長青"。
1975年一個深夜,一聲巨響,左公的墳塋被炸,尸骨拋擲荒野。
誰這么大膽,對待我們的大功臣、大英雄。說來,讓人悲傷而痛心。原來當時的施工隊,為了修橋,不愿意繞路,同時也想用墓碑修橋,才給炸了。這些還認為自己“破除封建”的積極分子。
守墓人黃志清是個退伍軍人,可他面對當時施工隊的推土機時,憤怒地叫喊,拼命的解釋,可施工隊的人認為修橋比保護封建官僚的墳塋更重要,還說黃志清太封建。
王震將軍聽說后,勃然大怒:“用墓石修橋?不如拆長城磚蓋豬圈!”
在左宗棠去世100周年,也就是1985年9月5日時,他的墓園從重新修建了,成為了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成為了瞻仰英雄的基地,也成為了今天的網(wǎng)紅打卡地。
三、左中堂躺著的地方,總得有人站著——黃志清
黃志清最悲傷的事,就是1975年自己沒能保護好左宗棠的墳塋,最欣慰和最開心的事就一直守護著左宗棠。
黃志清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打理著墓園,祭祀著左宗棠。清晨打掃墓園,午后查看圍墻,日落西山后擺上祭品,向左公講述今天祖國的強大,人民的幸福,盼望著祖國早日統(tǒng)一,故土早日回歸。
擦拭左公的墓碑很有講究的,首先要行禮,再從中間到兩邊擦拭。
黃志清說,他不只是個老兵,更是守墓世家,從他父親的爺爺都開始了。他的曾祖父,叫黃佑春,是左宗棠大人的炊事兵。黃佑春本是外地的,只因護送左公靈柩回湖南,就決定世代守墓。
左宗棠去世那天有雨,在1886年下葬那天也下著雨,有三千人為他送葬,他們齊刷刷跪在泥潭里,傘里三層外三層上三層把左公的棺槨遮擋得嚴嚴實實的。這是黃志清的父親在臨終之際告訴他的。
有朋友在這里打卡,接受愛國主義教育,感慨萬千,向黃志清請教說:“老爺爺(黃志清現(xiàn)年79歲),你們世代守墓,沒有編制,沒有工資,還得自費打理,已經(jīng)有140年了,圖什么呢?”
黃志清突然挺直腰桿,向墓碑敬了個禮,嚴肅地說道:“左中堂躺著的地方,總得有人站著”。
樸實的語言,堅定的眼神,這位身材并不高大的老人,頓時讓人感覺高大起來。
左公面對外敵入侵,不顧位高權重的李鴻章的阻撓,不顧年過花甲的高齡,依然抱著必死之心,收復新疆。即使在彌留之際,也心心念念著祖國的未來,為祖國的強大,人民的幸福,出謀劃策。
左公的人格魅力,讓人敬仰,是偉大的英雄!而一直守護著左公的黃志清家族,讓人佩服,是平凡的英雄。向他們致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