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英國軍艦出現在長江水面上,對我軍造成了很大的威脅。但我軍絲毫不懼,和他們展開了炮戰(zhàn)。
這場戰(zhàn)役,最終以我軍勝利落下帷幕。然而這時候,有些人卻表示,為什么三野傷亡是英軍的兩倍,我軍卻宣揚自己勝利了呢?
紫石英號闖入長江
1949年4月,我軍已經打到了長江邊。只要渡過長江,我軍就能直搗南京,直取國民政府的首都。
國民黨企圖依靠長江天險,和我黨繼續(xù)談判,求得茍延殘喘的時間。但國民黨提的條件太無理,我黨根本不可能答應。
他們在已經走到窮途末路的情況下,還妄想與我黨劃江分治。按照老蔣的想法,我軍在短時間內根本無法突破長江天險。
所以他絲毫不畏懼我軍,甚至在談判破裂之后,老蔣還試圖聯系外部勢力,給我黨施加壓力。
老蔣再怎么做困獸之斗,都無法阻擋我軍前進的腳步。為了快速瓦解國民黨的勢力,我軍決定盡快發(fā)動渡江戰(zhàn)役。
然而對當時的我軍來說,渡江是一件十分兇險的事情。因為我軍都是陸軍,別說正規(guī)的海軍,連不正規(guī)的海軍都沒有。
我軍手里沒船,如何渡江是一個很大的問題。雖然說我軍可以征調民船,但和正規(guī)軍艦比起來,根本不是一個級別的。
但即便如此,我軍還是克服了重重困難,準備發(fā)動渡江戰(zhàn)役。然而就在我軍準備得如火如荼的時候,一個意外發(fā)生了。
在4月20日,長江下游緩緩駛來了一艘軍艦。這艘軍艦掛著英國皇家海軍的旗幟,很明顯是一艘英國軍艦。
英國軍艦在這個時間駛入長江,很明顯是前來針對我軍的。英國借口保護僑民,實際上是為了阻攔我軍渡江。
但面對英國的阻撓,我黨卻不會就此放棄。這是無數人的犧牲換來的勝利,無數革命者拋頭顱灑熱血,才換來即將到來的明天。
即便前面有千難萬險,我軍也會踏平一切艱險,去迎來這個本該屬于我軍的勝利。
但面對前來挑釁的英國軍艦,我黨還是希望能以和平手段解決。我黨沒有海軍,一旦和英國海軍交手,我軍注定傷亡慘重。
但我黨想和英國談判,英國卻不愿意和我國談。在百年近代史中,英國靠著堅船利炮,一次次打開我國國門。
他們以為我軍還和腐朽的清政府一樣,還妄圖以武力迫使我黨屈服。但我黨和清政府、老蔣都不一樣,絕不會被武力脅迫。
面對闖入的英國軍艦,我軍選擇警告敵人離開長江。不過英艦無視警告,還是選擇了闖入長江。
炮擊英軍艦
英艦無視我軍警告,肆意闖入我軍預備渡江江段,這是明晃晃的挑釁。駐守在當地的部隊立刻開炮警告,示意敵艦趕緊離開。
然而英國打定主意阻撓我軍渡江,不僅不及時撤退,甚至還繼續(xù)加速前進。在請示過中央后,粟裕告訴駐守部隊,必要時刻可以開炮。
敵人都已經挑釁到我軍臉上來了,我軍已經無法繼續(xù)忍耐下去。如果不及時給予還擊,那只會助長敵人囂張的氣焰。
我軍從來不怕困難,有困難踏平就是。雖然沒有軍艦,但用陸炮照樣能和敵人硬碰硬。于是在敵艦選擇無視警告之后,我軍隨即向敵艦開火。
面對我軍的炮擊,艦上人員先是震驚,然后就是震怒。畢竟百年以來,英國海軍馳騁各大洋,直到二戰(zhàn)才開始衰敗。
但再怎么衰敗,曾經世界第一的英國海軍,也不相信我國敢對他們出手。連有海軍的清政府都不敢對英艦開炮,我軍是怎么敢的啊。
在我軍開炮之后,敵艦立馬選擇了還擊。然而讓艦上人員沒想到的是,面對他們的還擊,我軍卻沒有絲毫害怕。
不僅不怕,我軍居然還再次發(fā)起了進攻。而在這次進攻中,敵艦的艦橋被直接命中,正副艦長也身受重傷。
在我軍持續(xù)的炮擊中,英艦徹底失去了戰(zhàn)斗力,艦上人員掛起了白旗。不過因為我軍當時火力不足,其實并沒有對敵艦造成致命損傷。
但紫石英號擱淺之后,英國立馬派出了另一艘伴侶號前來救援。讓它走的時候它不走,現在想走已經晚了。
面對前來救援的敵艦,我軍依然對它進行了炮擊。雖然伴侶號迅速進行了反擊,并炸毀了我軍的兩門野炮,但它的主炮也被我軍擊毀。
在這次炮擊中,大約有十名敵方人員陣亡,12人受傷,其中就有伴侶號的艦長。而且他們想要救的紫石英號,也沒有救出去。
勝利的意義
伴侶號逃走之后,我軍又陸續(xù)和其他英艦交火。英艦想救援紫石英號,但那時正是我軍展開渡江戰(zhàn)役的時間,我軍肯定防守嚴密。
他們選在這個時間救援,很難說目的到底是什么。因此面對英國的軍事手段,我軍都給予了強勢的還擊。
而這個消息傳到英國之后,也激起了英國的輿論。英國內部分為了兩派,一派主張對我軍實行武力報復,一派主張和平談判。
最終,和平談判的聲音占了上風,所謂的武力報復就不了了之了。其實英國選擇和平談判的理由很簡單,這件事他們不占理。
英國有議員指出,如果他們正在進行諾曼底登陸,這時候有一艘不知名的軍艦駛入海域,難道他們不會將這艘船打得粉碎嗎?
明知道這艘船是來搗亂的,不打它還好好供著嗎?這個觀點一出,沒有人再敢反駁,只能同意和平解決。
但談判的過程同樣不順利,英國人秉持高高在上的態(tài)度,對我軍提出的道歉和賠償完全不屑一顧。
甚至他們認為自己沒錯,說國民政府給了他們在長江航行的權力。由于兩方僵持不下,談判進程陷入停滯。
一開始,我軍本來打算放任紫英石號逃走。當時我軍在政治和軍事上都占據主動,而且也不想直接和英國撕破臉。
但英國在和我黨談判期間,其他軍艦頻頻出現在長江。雖然我軍克制住了自己,但他們的行為還是令我黨十分惱火。
我黨認為要讓英國吃個虧,不能放任敵艦逃走。然而一場臺風過后,敵艦的艦長最后還是找到了機會逃脫。
敵艦逃脫之后,這場談判也就不了了之了。在此次事件結束之后,我軍清點傷亡人數,并宣稱這是一場偉大的勝利。
這時候就有人有疑問,為什么我軍的傷亡要高于英軍,可我軍卻宣稱自己勝利了呢?其實,這件事不能從傷亡人數上看。
在炮擊發(fā)生之前,英國軍艦在我國海域,向來是暢通無阻的。在1840年以后,我國一直處于有海無防的情況。
不管哪個國家,只要他們有海軍、有軍艦,就能對我國造成威脅。
可如今英國,這個昔日的海軍強國,被沒有一條船的我軍給打得落荒而逃。這不僅是一次勝利,更是向世界宣告了中國的強大。
這是我國向世界證明,昔日兩炮打開中國國門的日子,已經不復存在了。
昔年橫行霸道的皇家海軍,終于嘗到了苦果。而我國用實力宣告,我們不再是那個任人宰割的國家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