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宇宙,我們的知識僅僅停留在我們所熟悉的領域,而其中一個我們尚未觸及的謎團便是:大爆炸之前的宇宙是何種景象?真的是一切的起點嗎?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又是什么觸發(fā)了這場劇烈的爆炸呢?關于大爆炸理論,我們所知甚少,對于那場爆炸的起因,我們更是一頭霧水。
大爆炸理論,這個關于138億年前宇宙誕生的科學假說,將宇宙的起源追溯至一個奇異的時刻。那個被我們稱為奇點的起點,雖然充滿了神秘和未解,卻也構成了我們所構建時間框架的合理開端。
然而,我們的高科技儀器對大爆炸之前的時期幾乎一無所知,假設那個時期真的存在的話。奇點仿佛是我們永遠無法跨越的鴻溝。在宇宙的誕生過程中,時間是與空間和物質同時創(chuàng)造的,這似乎讓我們無法窺見創(chuàng)世之前的奧秘。
盡管如此,對于大爆炸之前的揣測,激發(fā)了天體物理學中最深邃的思考。某些理論提出,我們的宇宙可能會周期性地經歷大爆炸,按照這個循環(huán)觀點,每隔萬億年宇宙將發(fā)生一次大爆炸,隨后膨脹,繼而塌縮,為下一次大爆炸做準備,也意味著我們宇宙的終結可能孕育著另一個宇宙的誕生。
或許,我們對于大爆炸之前的猜想超出了我們的認知范疇,而大爆炸產生的宇宙回音,那些仍舊在宇宙間回蕩的痕跡,可能藏有奇點之前那個瞬間的答案。新一代的重力波探測器將被送往外太空,通過激光相互連接,任何創(chuàng)世的沖擊波都將震動這些激光束,讓我們得以記錄下大爆炸所留下的顫動??茖W家們堅信,這種方法不僅能夠解讀大爆炸本身,還能揭示大爆炸背后的原由。
還有一種被許多人所熟知的假說,那就是"萬物源自空無"。"無"如何生"有",聽上去確實令人匪夷所思。
想象一片空無一物的空間,然后將其無限放大,你會發(fā)現(xiàn)在量子層面,這個空間并非真正的虛無。在整個空間內,量子漲落持續(xù)發(fā)生,瞬間出現(xiàn)的虛粒子隨即消逝。
這些虛粒子之所以被稱為"空虛",是因為它們向真空借取能量,短暫存在后歸還能量便消失無蹤。類似地,時空氣泡也可能突然涌現(xiàn),但單一的虛粒子與擁有億萬星系的宇宙相比,存在巨大的差異,如此多的星系同時出現(xiàn)的概率微乎其微。
然而,在量子物理的視角中,即便事件發(fā)生的概率極其微小,它總有發(fā)生的可能。盡管如此,在宇宙突然出現(xiàn)之后,它難道不應該像虛粒子那樣立刻消失嗎?在封閉或開放的宇宙中,這種情況本應發(fā)生。
但實際上,我們的宇宙是平坦的,這并不意味著地球不是圓的。復雜的數學運算表明,一個平坦的宇宙能夠超越塌陷的臨界點,得以存活并擴展,而大多數宇宙往往在誕生后立刻消失。我們似乎格外幸運,誕生在這樣一個恰好的宇宙、一個恰好的太陽系中的恰好行星上。
這個觀點也引發(fā)了一個問題,那就是突然出現(xiàn)的宇宙攜帶著巨大的質量和能量,這難道沒有違背能量守恒定律嗎?即能量不能被憑空創(chuàng)造或消滅,這與憑空產生一個龐大的宇宙是否相悖?
實際上,物質中所儲存的正能量(質量),正好等于由該物質質量所產生的引力場的能量——負能量。這意味著,我們周遭的一切,整個宇宙的能量總和恰好為零,空無一物,這就是宇宙的起源,"無中生有"的奧秘所在。
無論是哪種解釋,真正理解它們都非常困難,而且每當我們解決一個問題,總會有更多問題隨之而來。從某種意義上講,我們是宇宙不斷嘗試認識自己的產物。宇宙在不斷演變,而物理定律卻永恒不變,這為我們逃離混亂、洞悉宇宙起源及其發(fā)展過程提供了希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