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ype="normal"SectionTitle="01" Type="normal"@@
韋恩是一位年輕的小伙子。
他只是過來看看情況,并沒有賠禮認錯的意思。
他說:“出了這樣的事情,我真的很抱歉,實在是太倒霉了。”
他不太會說話,但是每句話都避重就輕,閃爍其詞,仿佛害怕病房里裝了竊聽器似的。
保羅后來知道,韋恩的爸爸一直在門外的走廊里偷聽。
顯然,他事先囑咐兒子,對受害人保羅客氣點,要表示出歉意,但無論如何不能承認自己有錯。
他們害怕會受到保羅或者保險公司的起訴,因此說話小心翼翼。
韋恩靜靜地待在床邊,嘴唇上掛著一層汗珠,他在緊張地等待著一個信號。
而保羅希望韋恩從他眼前消失。
他說:“小伙子,你能來看我,我很高興,可我現在頭疼得厲害,我需要睡覺,所以再見吧!
韋恩如釋重負地離開了。
02
這段描寫對肇事司機的心理刻畫十分真實。
他既要努力誠懇地表現出歉意,讓受害者對他產生好感,以免起訴他。
但是他又不能承認是自己的責任,以免承擔更多的責任。
他說:“實在太倒霉了。”
這句話也許是他內心最真實的反應,不僅僅指保羅被撞斷腿截肢很倒霉,而且心底里可能覺得自己遇上這種事更倒霉。
也許還會責怪這個老頭子騎車不長眼,害自己攤上交通事故,可能面臨巨額賠償。
現實中,有些肇事司機也會產生這種心理。
有人說,出現交通事故,司機最怕的是把人撞成了殘疾,因為那意味著以后源源不斷地經濟付出。
他們甚至忘了那個最可憐的人是被撞傷的人。
人性就是自私和利己的,每個人都站在有利于自己的立場上考慮問題。
哪怕你傷害別人更多,卻總在考慮自己受到的損失。
就像最近轟轟烈烈的武大圖書館事件,楊同學發(fā)起網暴、肆意傷害肖同學的時候,她是得意洋洋的,持續(xù)近兩年,她毫無愧疚、悔改之心。
但是當網暴落到她身上時,她一刻也不能忍受,馬上擺出一副受害者的姿態(tài)。
這就是典型的“我怎么傷害你都情有可原,但是你傷害我一點就罪不可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