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的荔枝》是大鵬執(zhí)導的第六部電影。
回望這過去的十年,大鵬可謂一直在不斷的進步,從十年前人人喊打的《煎餅俠》,到現(xiàn)如今門庭若市的《長安的荔枝》,其中的苦難與辛酸顯然只有大鵬自己一個人清楚。
關于故事主人公李善德的選角,劉德華在大鵬剛找到自己的時候以為非他本人莫屬,然而這個角色對于大鵬來說有著非同一般的意義,大鵬想用這個角色給自己這十年畫一個圓滿的句號,畢竟十年前的《煎餅俠》就是他自導自演,如今的《長安的荔枝》也必須由他自導自演。
因為只有這樣,方能兩相對比之下證明出自己的進步。
而劉德華也算是演到了比較令他心怡的角色,因為楊國忠這個角色對劉德華來說算得上是一次挑戰(zhàn)。
在之前的《全職殺手》《門徒》《決戰(zhàn)紫禁之巔》《無間道》里,劉德華雖也演過反派,但那最多是亦正亦邪,而像楊國忠這樣的大奸大惡之人,他還真沒接觸過。
所以劉德華最終接下這部片子,一方面是因為跟大鵬的友誼,另一方面是因為他想要嘗試些不一樣的角色。
關于電影《長安的荔枝》大結局里,李善德為什么突然就開始痛哭流涕,可以從兩個角度去探討。
01、從現(xiàn)實角度分析
大鵬為什么會選擇影視化馬伯庸創(chuàng)作的《長安的荔枝》來作為拍電影十年來的答卷呢?
原因十分地簡單,那就是李善德這個人物角色,跟大鵬他自己有著太多的相似之處了。
李善德是一個比較笨拙的人,在長安司農(nóng)寺上林署任職期間,他因為做事一絲不茍從而得罪了許多人,而這一切都歸咎于他無權無勢,還沒靠山,否則就算他直接躺平,什么也不用干,照樣能青云直上,在人前揚眉吐氣。
而這照應的,無疑是大鵬拍電影初期所遭遇到的一系列難題,例如拉投資時求爺爺告奶奶,找人來演時還要低三下四去請。
但如今就截然不同了,如今的大鵬靠著《縫紉機樂隊》《吉祥如意》《保你平安》積攢下來的口碑,界內(nèi)的大牌隨便一個電話就能喊過來。
因此,影片中李善德的痛哭流涕,可以理解成大鵬在借此角色,來向觀眾表達他一步步走到現(xiàn)如今的一種喜極而涕。
畢竟在大結局里,李善德的哭是在得知自己因禍得福之后才哭的。
02、從劇情角度分析
李善德自小擅長算術,后來正也是以其突出的算術能力成功及第,進入了司農(nóng)寺工作。
但是在司農(nóng)寺一連工作了近十年,卻從未晉升過一官一職,以致于一直都是個小小的九品監(jiān)事。
這倒也不是因為李善德工作的不好,而是因為他做的太好了,像在進行農(nóng)田管理、物資清點和項目核算時,李善德常常丁丁卯卯分的很清,以至于讓許多同僚受到處罰。
不過,李善德并不在乎這些,他的所作所為只是為了讓大唐變得更好。
同時正也因為李善德一心想要大唐盛世永存,所以他才會賭上自己的前途去跟楊國忠攤牌,希望楊國忠能夠真正地忠君愛國,做到一個宰相應盡的責任與義務,而不是整日里想辦法中飽私囊。
十分可惜的事情是,李善德終究還是太過人微言輕了,如果不是皇帝賞的那籃青提,他怕是當場就會被楊國忠杖斃。
但這并沒有改變李善德一心為君為國的初心,因為哪怕被發(fā)配嶺南,他還是在為“荔枝”殫精竭慮。
故而,當李善德得知安史之亂爆發(fā),唐玄皇李隆基棄城而逃之后,直接就情緒崩潰了,因為那可是李善德心目中最美好的長安啊,竟然落得個被鐵騎踩踏的悲慘下場,這是李善德難以接受的,怎能讓李善德不痛心疾首。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