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快到了,又要開始種大蒜了!說到種蒜,大家喜不喜歡吃獨頭蒜呢?
這種蒜頭在超市的價格可比普通大蒜貴上不少!
開始我一直以為這獨頭蒜是大蒜的品種,后來才知道任何大蒜都能種出獨頭蒜!
在民間就流傳著這樣一句老話:“種蒜不出九,出九長獨頭”,這到底啥意思?大蒜什么時候種好呢?
先澄清個大誤會:老話說的“種蒜不出九”,這“九”根本不是數(shù)九寒天的“九”,而是農(nóng)歷九月份!
有不少人,一直以為種植大蒜不能“出數(shù)九寒天”,在古代民間有數(shù)九的習(xí)俗,從冬至開始數(shù),一九到九九,一共八十一天。
“出九”就是指過了九九之后,大概是春分前后,天氣就徹底暖和起來了。哪這個說法對不對呢?
很明顯是不合理的,咱老祖宗傳下來的農(nóng)諺,大多跟陰歷月份掛鉤。就像另一句老話“七月蔥,八月蒜,九月不栽是懶漢”,這里的八月、九月,說的都是陰歷。
意思是種大蒜最好在陰歷八月動手,最遲別過陰歷九月,要是拖到九月之后再種,就容易長出獨頭蒜。
我特意問了村里種了一輩子蒜的張大爺,他說這話在他們那兒應(yīng)驗了幾十年。種的晚出現(xiàn)獨頭蒜的概率大很多!
張大爺講,大蒜的性子“怕冷不怕凍”,得經(jīng)過一段低溫才能長得好。如果種早了,冬天能在地里穩(wěn)穩(wěn)扎根,開春溫度一合適,就慢慢分瓣,最后長成一頭好幾瓣的大蒜。
可要是種晚了,錯過了那段需要低溫的“休眠期”,大蒜的鱗莖沒來得及分裂,最后就只能長成一個圓疙瘩,也就是獨頭蒜。
說到這兒,肯定有人問:獨頭蒜到底是啥?其實就是沒分瓣的大蒜,整個蒜頭就一整塊。
別看它長得“孤單”,味道比普通大蒜更濃,不管腌著吃還是烤著吃,都特別夠味兒,現(xiàn)在超市里賣得還不便宜呢。
為啥過了陰歷九月種蒜容易出獨頭?這得從大蒜的脾氣說起。大蒜從種下去到長出飽滿的蒜瓣,得經(jīng)歷“幼苗期”“鱗芽分化期”“膨大期”這幾個階段。
其中鱗芽分化最關(guān)鍵,就像小朋友長身體,得有足夠的時間和營養(yǎng)。要是種晚了,比如過了陰歷九月,氣溫越來越低,日照也變短,大蒜還沒來得及讓蒜瓣“分家”,就被低溫催著成熟,最后只能長成一個圓滾滾的“獨頭”。
那到底啥時候種蒜最靠譜?按老話的講究,陰歷八月中下旬是黃金期。這時候北方剛?cè)肭铮戏竭€帶著點暖,種下去的蒜瓣能穩(wěn)穩(wěn)扎根,長出幾片綠葉。
等冬天來的時候,幼苗已經(jīng)長得壯實,既能扛住低溫,又能在來年春天趕在高溫前完成鱗芽分化,最后結(jié)出一頭飽滿的多瓣蒜。
不過有朋友可能會問:我就想種獨頭蒜,難道真得等出九之后種?張大爺說,出九后種確實容易出獨頭蒜,但這不是唯一的辦法。
最常見的是種瓣太小。就像咱種莊稼選種子得挑飽滿的,種蒜也一樣。要是用那種小得像指甲蓋的蒜瓣當(dāng)種,本身養(yǎng)分就不夠,長著長著沒力氣分瓣,自然就成了獨頭。
再就是太“虧待”大蒜了。比如地里土太瘦,沒施夠底肥,或者種得太密,一棵棵擠著搶陽光搶養(yǎng)分,大蒜“吃不飽”,哪還有力氣長蒜瓣?
還有干旱缺水、草長得比蒜還高,這些都會讓大蒜營養(yǎng)不良,最后長成獨頭。
當(dāng)然,品種也有影響。有些大蒜品種天生就愛長獨頭,哪怕種得再合時宜,也可能冒出不少。所以想種獨頭蒜,選對品種也很重要。
這么看來,獨頭蒜更像是大蒜“逆境生長”的結(jié)果——要么種晚了,要么沒管好,最后沒長成“多子多福”的樣子。
不過現(xiàn)在不少人特意種獨頭蒜,方法也簡單:用小蒜瓣當(dāng)種,稍微種密點,再晚點播種,保準能收獲不少。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