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欽若在朝中多年,我看他的所作所為,實在是個狡詐邪惡之人!”王欽若死后,宋仁宗想起自己這位老師,忍不住對身邊的輔臣這樣說道。
宰相王曾立刻回答道:“當年,欽若和丁謂、林特等五人被民間稱為‘五鬼’,他們都為人虛偽狡詐,正像陛下所說的那樣!”
王欽若曾經(jīng)先后擔任宋真宗、宋仁宗朝的宰相,是兩位天子跟前的大紅人,他到底做了什么能夠官至極品,卻為自己贏得這樣的身后惡評呢?
宋仁宗的影視形象,圖源網(wǎng)絡
一、為民減稅的才子:投機者的崛起
王欽若,字定國,江西新余人。979年宋太宗成功平滅北漢,當時18歲的王欽若還沒有步入仕途,他就興沖沖地寫了一篇《平晉賦論》進獻到宋太宗的行營,以期引起當朝天子的重視。
992年,剛過而立之年的王欽若考中進士,被授予亳州防御推官的職位,不久升任為秘書省秘書郎,開始在京城任職。在此期間,宋太宗去世,太子趙恒即位,是為宋真宗。
朝堂之上人才濟濟,以王欽若的出身和資質(zhì)得到天子的重視顯然并非易事,不過王欽若自有高招。
王欽若在判三司理欠憑由司任職的時候,有一次和同事閑聊,聽到度支判官毋賓古評論說道:“從五代時期到現(xiàn)在,百姓拖欠賦稅由來已久,官府一直催辦不已,百姓負擔沉重苦不堪言。我要找個機會稟明圣上,請求減免這些賦稅!”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王欽若聽到這件事后,當即命令下屬通宵加班整理出相關(guān)數(shù)據(jù),第二天就向宋真宗上奏。
宋真宗的影視形象,圖源網(wǎng)絡
看到王欽若的奏章后,宋真宗非常吃驚,問道:“這樣的大事,先帝竟然不知道嗎?”
王欽若十分從容地說道:“先帝當然知道這件事,之所以沒有處理,大概就是留給陛下您用以收服天下人心!”
宋真宗當即聽從王欽若的建議,減免百姓賦稅一千多萬,并釋放三千余名囚犯。
經(jīng)此一事,王欽若進入宋真宗的視野范圍,從此受到宋真宗的器重,職位直線上升,很快就升至右正言、知制誥、翰林學士。
景德年間(1004-1007年),王欽若以尚書左丞知樞密院事,位高權(quán)重,尤其受到宋真宗的盛寵。
二、天書封禪:王欽若對寇準的精準打擊
1005年,宋遼簽訂澶淵之盟,主導此事的宰相寇準以此為功,經(jīng)常流露出洋洋自得的神情。王欽若和寇準一向關(guān)系不好,他看到這幅景象,內(nèi)心十分不爽,于是開始找機會打壓寇準。
宋朝官員形象,圖源網(wǎng)絡
要想精準打壓寇準,莫過于直接否定澶淵之盟的功勞。于是,在又一次看到宋真宗以崇敬的目光送寇準退朝的時候,王欽若對宋真宗說道:“陛下敬重寇準,是因為他于國家有功嗎?”
得到宋真宗肯定的回答后,王欽若說道:“澶淵之盟,恰好似春秋時期的城下之盟,諸侯尚且認為這是恥辱,陛下為什么把這作為功勞呢!更何況此次結(jié)盟,寇準的舉動相當于把陛下作為最后的籌碼,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孤注一擲’,如果失敗將會是什么后果?實在是太危險了!”
非常簡短的幾句話,頓時讓同樣洋洋自得的宋真宗情緒低至冰點,于是他問道:“那應該怎么辦呢?”
王欽若一向善于揣摩帝心,他明知道宋真宗厭戰(zhàn),于是故意說道:“陛下以兵力奪取幽燕,自然可以一雪前恥!”
宋真宗果然馬上拒絕:“那一帶的百姓剛剛獲得安寧,我怎么能這么做?你再想別的辦法!”
王欽若這才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只有泰山封禪,才可以鎮(zhèn)服四海,夸示外國!”而后,他逐一道明封禪需要的“天降祥瑞”條件,以及這樣難得的條件完全可以采用“人為制造”的方法。
王欽若的影視形象,圖源網(wǎng)絡
宋真宗顯然為之心動,雖然他還顧忌王旦以及其他大臣會阻攔,可是在王欽若的全力勸說下,他最終還是同意舉行封禪大典。
主意是王欽若出的,王欽若自然擔當了籌備此事的主角,他和丁謂全力配合宋真宗所謂“神人賜天書于泰山”的夢境,人為制造各種天書、祥瑞,督建廟庭及神像,并最終促成宋真宗泰山封禪之行。
宋真宗時期的這次封禪聲勢浩大,很快就把人們對澶淵之盟的關(guān)注轉(zhuǎn)移到了這件事上來。一直備受器重的寇準很快就被宋真宗疏遠冷落,后來終于被罷相,貶為刑部尚書、陜州知州,王欽若達到了精準打擊寇準的目的。
除了王欽若達到私人目的之外,這次封禪活動耗資巨大,幾乎將有宋以來的積蓄揮霍殆盡,因此成為“彪炳史冊”的“豐功偉績”。《宋史》評價此事:“一國君臣如病狂然?!泵鞒枷爰依钯梽t評價:“堂堂君臣,為此魑魅魍魎之事。可笑!可嘆!”
三、私德
王欽若為了個人恩怨,竟然策劃舉辦了一場勞民傷財?shù)姆舛U鬧劇,這樣一個人,在和別人共事時又會有怎樣的表現(xiàn)呢?
影視形象,圖源網(wǎng)絡
1005年,宋真宗讓王欽若、楊億等人一起編修《冊府元龜》,擬將歷代君臣事跡收錄其中,以備后世帝王治國理政的借鑒。
歷史上,《冊府元龜》是北宋四大部書之一,具有很強的??眱r值。這樣一部書的編修工程浩大,自然各有分工,一旦出現(xiàn)紕漏可以根據(jù)分工逐級追責,有功勞則論功行賞??墒?,王欽若的表現(xiàn)卻尤其能讓人看得到他的“卓越”:但凡有褒獎贊揚的地方,王欽若一定把自己的名字寫在最前面;一旦出現(xiàn)錯誤需要有人承擔責任時,王欽若則告訴別人說這都是楊億帶著人做的。
對于王欽若的這種表現(xiàn),《宋史》給出沒有任何感情色彩的7個字:其所為多此類也。
他的所作所為大都如此。
四、內(nèi)斗失利
王欽若和丁謂、林特等人被人們稱為“五鬼”,封禪大典的籌備過程中,王欽若和丁謂一唱一和,配合著宋真宗自導自演這場鬧劇,兩個人的合作堪稱“親密無間”。不過,二人的親密關(guān)系很快就因為內(nèi)斗而分崩離析。
1018年,趙禎被立為太子,王欽若擔任太子老師,重新被任命為資政大學士,不久又被任命為山南道節(jié)度使、同平章事、判河南府。此時,丁謂已經(jīng)在朝中擔任宰相,曾經(jīng)并肩作戰(zhàn)的兩位重臣關(guān)系卻并不融洽。
丁謂的影視形象,圖源網(wǎng)絡
有段時間王欽若身體不適,于是就奏請回京城就醫(yī),結(jié)果丁謂根本沒把他的奏章上報朝廷。病痛難忍之下,王欽若讓兒子給河南府發(fā)文,自己帶病返回京城。
丁謂很快就發(fā)現(xiàn)了王欽若的舉動,當即給他定了一個“擅離職守”的罪名,然后讓御史中丞薛映直接到王欽若的府邸問罪。王欽若病體難支,當即惶恐認罪,然后被降職為司農(nóng)卿,兒子王從益也被削奪一官。
昔日,王欽若因為和寇準的個人恩怨,不惜把宋真宗和滿朝大臣玩得團團轉(zhuǎn),更直接導致寇準被貶的結(jié)局,他當時可能沒想到,以自己和丁謂的交情,有一天也會落到被丁謂打壓的地步。
結(jié)局
1025年,王欽若病逝,宋仁宗追贈他為太師、中書令,賜謚號“文穆”,錄用他的親屬和親信20余人為官,其葬禮規(guī)格及朝廷恩遇之高,宋朝宰相沒人可以和他相比。
然而,隨著宋仁宗年齡漸長,資歷漸深,他回憶起王欽若以前的種種,不由發(fā)出慨嘆:“王欽若在朝中多年,我看他的所作所為,實在是個狡詐邪惡之人!”
被時人稱為“五鬼”的王欽若顯然不止狡詐邪惡的一面:能夠坐穩(wěn)宰相之位,他顯然擁有足夠的智慧與能力;能夠承擔編修《冊府元龜》的重任,還有《鹵簿記》、《天書儀制》、《圣祖事跡》等著作,他顯然具備出眾的文采和廣博的見識。
或許,身材矮小、頸有附疣的王欽若只是畸形時代滋生的畸形權(quán)臣,在昏君與能臣的夾縫中,他像肆意橫流的污水腐蝕帝國,又像東南濕熱的風,在北國締造了專屬于他的傳奇。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