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的填報,需要考量的因素有很多,除了學校排名和專業(yè)前景這些客觀因素外,不少考生在選擇志愿的時候,也會考慮一些主觀因素,比如這所學校的所在地。
一些考生向往一線城市,認為這些地區(qū)不僅教育資源豐富,未來的就業(yè)機會也更多;也有一些考生喜歡風景較好的熱門城市,認為這能決定自己大學四年的生活是否舒適。
可是令人意外的是,在今年的高考志愿填報中,本該備受青睞的熱門城市竟然也翻車了,一所學校所在地在熱門城市的本科院校,到了第二次征集志愿環(huán)境依然0投檔,這樣的結果令學校也非常無奈。
熱門城市一本科2次征集志愿仍0投檔,學校也很無奈
湖北省本科批第二次征集志愿投檔名單近日公布,三亞學院多個專業(yè)組出現(xiàn)零投檔現(xiàn)象,這所位于熱門旅游城市的高校,居然無人問津,讓人頗感意外。
而這所三亞學院,雖然地處熱門城市,但卻在2次征集志愿面臨0投檔的局面,這背后的原因其實很復雜,其民辦的性質只是其中一個方面。
三亞學院招生也很無奈,發(fā)布回應,將此次“零投檔”描述為“偶然小概率事件”,不知是為了挽救聲譽還是其他,學校強調往年招生計劃均100%完成。
而今年雖然在湖北省掛了空檔,但在在陜西、寧夏、湖南、湖北、河南等14個省份的錄取都進行的非常順利,招生計劃完成率達97.66%,言下之意,湖北市場遇冷純屬特例。
客觀分析這所學校在湖北省零投檔的原因,其實是比較復雜的,首先不可否認的一點就是民辦院校的學費比較高昂,每年28000元的學費加上3000多元住宿費,一年總花費超過32000元,對普通家庭形成不小壓力。
但哪怕是民辦,也不妨礙三亞學院在其他地區(qū)招生順利,因此在湖北省的“掛空檔”也有著特殊因素的影響,那就是三亞與湖北距離遙遠,這不僅導致學校在湖北知名度不高,考生和家長對三亞學院了解有限,而且飲食水土差異大,往返也多有不便。
比起盲目追求本科文憑,現(xiàn)在的考生更注重教育投入與回報的性價比
現(xiàn)在的考生和家長在選擇院校時,考慮的現(xiàn)實因素其實越來越多了,有些南方地區(qū)的同學僅僅因為不喜歡某些北方地區(qū)的氣候,就會毅然決然的放棄所有北方地區(qū)的院校,這些都是真實發(fā)生過的例子。
當然了,到了民辦本科這里,考生和家長需要考慮的現(xiàn)實因素就更多了,尤其是學費的問題,民辦學費普遍較高,比起盲目追求本科文憑,現(xiàn)在的考生更加注重教育投入與回報的性價比。
如果一所民辦高校讓考生認為,高昂的學費無法提供與之匹配的教育質量和就業(yè)前景,那考生自然不會輕易選擇這樣的學校,更何況現(xiàn)在自媒體發(fā)達,不少考生在選擇志愿之前,就會上網(wǎng)查閱一下往屆生對一所學校的評價。
當考生發(fā)現(xiàn),往屆生對母校的評價多半是——專業(yè)教師經(jīng)驗不足,課程設置混亂,專業(yè)課內容縮水等等這些消極負面的評價,考生自然會權衡利弊,做出更符合自己內心期待的決定。
不過作為民辦高校,相信招生辦對學費的標準也有一定的清晰認知,三亞學院的回應也說明了,他們對于部分地區(qū)招生不順的情況也并不意外。
相比之下,其他部分民辦院校的做法就有些“引起眾怒”了,初始分數(shù)線設置的過高,導致多次征集志愿都沒招滿,分數(shù)一降再降,最終降到幾十分甚至一百多分的情況,讓第一批次被錄取的考生甚至萌生了復讀的想法,這樣的操作就因小失大了。
(所有圖片均來源于網(wǎng)絡,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