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初的中國新能源戰(zhàn)場,鎂光燈牢牢鎖定在小米SU7的“性能屠榜”和問界M9的“科技光環(huán)”上。喧囂之下,東風風行打響了一場艱難的戰(zhàn)役。
從邊緣到焦點
作為“造車國家隊”的一員,東風風行此前被市場貼上了“傳統(tǒng)車企轉型慢”“設計保守”的標簽。
當東風風行想為全新的星海新能源序列推出一款中大型轎車——星海S7時,市場普遍懷疑:在理想、深藍的成熟增程產(chǎn)品和如日中天的純電新勢力夾擊下,這樣一款車能否找到生存空間?
風行團隊意識到,必須打破常規(guī)才能撕開市場口子,他們決定雙管齊下。
首先,是代言人的選擇。風行團隊摒棄了流行的娛樂明星路線,最終鎖定了當時在NBA嶄露頭角的中國新星崔永熙,星海S7希望借助他2.01米的身高、2.06米的驚人臂展所代表的“天賦”與“掌控力”,展現(xiàn)東風風行是“技術自信”與“可靠品質”的完美結合。
其次,也是最關鍵的一步:定價策略。按照當時的成本核算和競品定價(普遍15萬+),星海S7最低10萬+可以稱得上是一個擊穿行業(yè)底線的價格,輔以極具沖擊力的各類限時優(yōu)惠。
一切的鋪墊,在今年4月的上海車展迎來了爆發(fā)點。很多人從之前的觀望甚至懷疑,變成了好奇和驚艷。東風風行展臺從相對冷清迅速變成了焦點區(qū)域。這場精心策劃的亮相,成為星海S7從“不被看好”到“現(xiàn)象級黑馬”的轉折序曲。
銷量數(shù)據(jù)很快成為了最有力的證明。近期,2025年二季度新能源汽車各細分市場銷量榜單出爐,讓人出乎意料的是一款名為星海S7的車型,在中大型新能源轎車市場銷量增速上大幅領先于其他車型,成為二季度該細分市場上的一匹黑馬。
具體而言,星海S7二季度銷量環(huán)比增長358%,成為該細分市場中增速最快的車型;小米SU7二季度累計銷量近8萬輛,連續(xù)6個月蟬聯(lián)中大型純電轎車銷冠,單月峰值超2.8萬輛,是該細分市場中的銷冠。在二季度,中大型新能源轎車市場形成了“雙S”霸榜的新局面。
拆解“雙S現(xiàn)象”
小米SU7與東風風行星海S7在2025年二季度共同上演了“霸榜”奇觀。表面看是兩款車都火了,但內核驅動完全不同,它們代表了新能源轎車在用戶價值上達成的共識,以及在實現(xiàn)路徑上的分歧。
顏值即正義,小米SU7用超跑流線征服了極客,而星海S7的0.191Cd全球最低風阻和0.618黃金比例車身,也徹底打破“家用車就該平庸”的成見。
續(xù)航焦慮的破解是另一個共識點。小米SU7靠的是700km+純電續(xù)航的大電池包解決長途問題。而星海S7選擇了增程+純電的雙重技術路徑,其中純電車型有555Km續(xù)航和650Km續(xù)航兩個版本,650Km的星海S7是一臺長距離通勤經(jīng)濟用車,適合油車家庭第二臺增購或首購,能滿足日常通勤里程較長、跑生意路程較遠的需求。
“雙S”目標一致,但解法不盡相同。15萬級的650Km純電星海S7與25萬級的小米SU7續(xù)航相差無幾,前者擁有同級最大功率、澎湃加速能力、同級唯一FSD懸架帶來的穩(wěn)健駕控, 對于享受二人世界的用戶或者年輕家庭用戶而言,無疑是更具性價比的選項。
操控體驗的升級也是共性。SU7追求的是賽道級的駕駛樂趣,這點很吸引年輕人。星海S7的目標用戶是家庭,這款車把蘭博基尼Gallardo同源的同級唯一FSD懸架技術拿過來,核心不是去飆賽道,而是在保障舒適的前提下提升操控穩(wěn)定性。
在實測中,星海S7-60km/h過彎側傾優(yōu)化約42%,5.45米的最小轉彎半徑讓這個大車在城里掉頭也很靈活。星海S7-81.9km/h麋鹿測試成績,也優(yōu)于Model Y,與小米SU7相當。
用戶定位的抉擇是兩款車型核心分野之一。在競品普遍定價15萬元以上的情況下,星海S7的價格幾乎是貼著成本線,但東風風行希望用這顆“價格核彈”擊穿市場心理底線。市場反饋證明,這一步險棋打中了三線以下城市家庭用戶和燃油換購族的痛點。
技術路線是另一個核心分野,小米SU7代表了科技激進派,其配合總算力可達 508TOPS 的雙英偉達Orin-X智駕芯片是為未來的城市領航鋪路,吸引的是敢于嘗鮮的極客。
星海S7則是場景化務實派。對于風行團隊而言,堆硬件參數(shù)不是目的,解決真實生活痛點才是。基于這種考量,星海S7把資源聚焦在:第一,120秒方言連續(xù)對話,粵語、西南官話都能精準控制空調導航,覆蓋低線城市和家中老人;第二,F(xiàn)ace ID無感適配,-30℃低溫下啟動率100%,專門解決北方冬天手機藍牙連不上的尷尬。對于家庭用戶來說,這才是他們天天要用的“真智能”。
小米SU7社群討論的是紐北圈速、OTA彩蛋解鎖,這是它的魅力,吸引年輕極客。星海S7的用戶畫像是年輕的家庭支柱,他們要第一考慮健康,抗菌空調、99%除菌率,對有過敏體質孩子的家庭是決策關鍵。
從產(chǎn)品哲學看,小米構建的是全生態(tài)服務,手機-車機-米家設備無縫流轉,形成護城河,但用戶也需為此支付品牌溢價。風行星海則依托東風柳汽70年制造底蘊,主打技術普惠。
復盤“雙S現(xiàn)象”,SU7代表純電性能的極致探索,證明了市場存在。而星海S7則驗證了增程技術在家庭市場的強大生命力,解決了里程焦慮和成本痛點。參數(shù)黨依然存在,但務實派的聲音也越來越大,“每公里成本”“兒童安全”對于家庭購車的權重越來越高。
其實,“雙S現(xiàn)象”充分詮釋了勝者為王。中國消費者越來越成熟,市場也越來越細分。當SU7用加速秒數(shù)刺激腎上腺素時,星海S7正用除菌率99% 的車內空調導風系統(tǒng)以及太空艙級靜謐車內空間滿足家人對舒適和健康的需求。對于任何一家車企而言,讀懂并滿足這些深層需求,才是制勝關鍵。
家庭價值博弈
星海S7的設計令很多用戶感到驚訝,4935mm的車長,還要做溜背轎跑造型,又要保證MPV級的空間,這樣的表現(xiàn)在市場中相當罕見。
為了達到這樣的目標,風行團隊最終選擇了短前懸、長軸距設計理念,把2915mm的軸距潛力挖到極致。這意味著要挑戰(zhàn)車身剛度和配重平衡,但結果是后排膝部空間做到了830mm,1.8米的大個子也能輕松蹺二郎腿。
為了那個能輕松吞下嬰兒車+28寸行李箱+露營裝備的496L掀背尾箱(開啟角度特意做到75°),以及放倒座椅后形成的1.8米“星空大床”,造型團隊在D柱設計上巧妙地嵌入小尾翼來平衡美學與氣流。
安全,尤其是電池安全,是家庭用戶的核心焦慮。星海S7立項之初,管理層就定下了“軍工級堡壘”的目標,但這意味著更高的成本和技術難度。車身結構上,風行團隊決定大量采用高強度鋼,關鍵A/B柱必須上1500兆帕熱成型鋼,潛艇級別的材料。
真正的硬仗在電池包。星海S7電池安全艙采用高強度熱成型鋼材料,讓底部碰撞性能進一步提升,同時強化電池的安全性。行業(yè)標準是5~8mm鋼針穿刺測試,SOC(電量)大于30%就行,但風行團隊自己定的目標是:10mm鋼針,100%滿電穿刺,必須0冒煙0起火。
圍繞智能座艙,很多車企都會堆硬件,上更高算力的芯片甚至預埋激光雷達接口,對標新勢力。但風行團隊將重點放在了“能否解決老人孩子日常痛點”上。最終,星海S7聚焦高頻剛需場景,方言級語音交互是核心突破點。
新勢力講迭代速度,風行團隊認為,制造底蘊和可靠性更加重要。內飾材料98%可回收,膠水100%水性環(huán)保配方,這不是成本最優(yōu)解,卻是健康最優(yōu)解。據(jù)了解,很多母嬰群體就是沖著這個“孕婦級座艙”下的單。
參數(shù)表的勝利易得,人心的城池難筑。當小米SU7在紐北刷圈揚威時,星海S7正載著成都的普通三口之家穿越煙火街巷。這種“技術理想主義”與“實用主義”的共舞,構成了中國新能源市場的獨特張力。
(作者 濮振宇)
(經(jīng)濟觀察網(wǎng) 濮振宇/文)
免責聲明:本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供參考、交流,不構成任何建議。
濮振宇
汽車與出行新聞中心記者 關注汽車產(chǎn)業(yè)政策、行業(yè)企業(yè)轉型等,對自主品牌、主流合資品牌關注較多,擅長分析報道。 聯(lián)系郵箱:puzhenyu@eeo.com.cn 微信號:pzy369963493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