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街頭的櫻花每年如期綻放,可這座城市的歷史記憶卻總在刻意模糊。
“靖國神社”門前的石燈籠一次又一次被獻燈者點亮,那些刻著戰(zhàn)犯名字的牌位在香火中若隱若現(xiàn)。
與此同時,日本防衛(wèi)省發(fā)布的2025年預算草案里,8.7萬億日元的防衛(wèi)預算總額格外刺眼。
這兩個場景隔著百年時光,但卻如出一轍的相似,歷史真的輪回了?
歷史的“老路”
1885年的東京,伊藤博文在首相官邸里敲定了十年擴軍計劃。
當時的日本剛走完明治維新,工廠里的蒸汽機還在冒黑煙,就已經把中國當成了獵物。
他們提前三年完成擴軍,陸軍擴到30萬人,海軍艦艇噸位超過北洋水師。
連《征討清國策》里都寫好了分割中國領土的明細:遼東半島、臺灣島這些地方,早就被紅筆圈了又圈。
1894年甲午海戰(zhàn)打響,清朝水師的鐵甲艦在黃海沉沒,日本拿著2億兩白銀賠款建起八幡制鐵所,直接從農業(yè)國跳進了工業(yè)列強的行列。
這段歷史不是課本里的鉛字,而是刻在中國近代史上的傷疤。
現(xiàn)實的“新招”
現(xiàn)在的日本換了副面孔,卻沒換骨子里的算計。日本政府這幾年把防衛(wèi)預算翻著跟頭漲,2023年干脆打破"不借款擴軍"的老規(guī)矩,發(fā)了5117億日元國債買武器。
他們從美國弄來巡航導彈,射程能覆蓋大半個中國,還偷偷把民用機場改成軍用基地,連漁船??康母劭诙技友b了導彈發(fā)射架。
去年自衛(wèi)隊搞實戰(zhàn)演練,直接把居民小區(qū)當成"攻防區(qū)域",這哪是"防衛(wèi)",分明是把整個國家綁上戰(zhàn)車。
更讓人警惕的是,他們正在一點點掏空和平憲法。
安倍晉三當年解禁集體自衛(wèi)權,讓日本兵能跟著美軍出國打仗;現(xiàn)在日本政府更直接,修改《國家防衛(wèi)戰(zhàn)略》,明目張膽說要發(fā)展"反擊能力"。
說白了,就是能主動打別人的基地。
2025年防衛(wèi)省的預算單里,電磁軌道炮、高超音速導彈這些攻擊性武器的研發(fā)費就占了2976億日元,兩艘萬噸級"宙斯盾艦"已經在橫濱造船廠開工,2027年就能下水。
這種"把盾改成矛"的操作,跟二戰(zhàn)前日本軍部的套路簡直如出一轍。
美國在這事兒里扮演的角色就是"養(yǎng)狼的獵人"。冷戰(zhàn)那會兒,美國為了在亞太制衡蘇聯(lián),沒徹底清算日本的軍國主義,還幫著搞經濟復蘇。
現(xiàn)在中國崛起了,美國政府又把日本當成對付中國的棋子。
2021年日美峰會,美國意味深長地表示"日本該多承擔責任",這話聽著客氣,實則是讓日本當先鋒。
2021年日美峰會
美軍在沖繩的基地里加派了"堤豐"導彈系統(tǒng),還拉著日本加入美英澳聯(lián)盟,搞起了"亞洲版北約"。
他們以為這樣能困住中國,卻忘了日本從來不是溫順的寵物——當年偷襲珍珠港的戰(zhàn)機,也是從美國扶持的軍事基地起飛的。
日本國內不是沒人看清這一點。去年憲法紀念日,3萬多民眾在東京國會大廈前舉著"反對戰(zhàn)爭"的牌子抗議。
沖繩的漁民更是駕著漁船圍堵被改成軍港的碼頭,表示自家祖祖輩輩靠海吃飯,位置不是給軍艦當靶場的。
經濟界的反對聲也不小,三菱重工的老社長在采訪里直言:軍費漲得比GDP還快,工廠現(xiàn)在不得不縮減開支。
2024年日本GDP增長率才0.1%,國債卻突破了1324萬億日元,為了擴軍還要加稅,老百姓手里的錢越來越薄,超市里的便當都漲了價。
歷史不可能重來
再看歷史,日本每次想"崛起",都把中國當成墊腳石。
1905年日俄戰(zhàn)爭后,他們霸占了旅順大連,把東北的鐵礦、煤炭往本土運,撫順煤礦的年產量一度占日本全國的80%。
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偽滿洲國成了日本的資源庫,大豆、木材源源不斷運走,支撐著他們的軍工生產。
1937年全面侵華,中國軍民死了3500萬,日本卻用搶來的財富造了更多軍艦飛機,野心從中國擴展到整個東南亞。
直到1945年原子彈落下,這場瘋狂的擴張才戛然而止。
現(xiàn)在他們又想故技重施,只不過換了個說法。防衛(wèi)白皮書年年炒作"中國威脅",說中國航母過宮古海峽是"擴張",卻對自己在琉球群島增兵2萬避而不談。
說中國軍費不透明,自己卻把1.8%的GDP砸進軍費,比中國的1.25%還高,人均軍費更是中國的3倍。
還跟著美國喊"臺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這話跟當年"大東亞共榮"的調調,聽著格外相似。
但日本需要知道,今天的中國早已不是百年前的樣子。
東風導彈能精準命中目標,航母編隊在西太平洋常態(tài)化訓練,連漁民都能在遠海作業(yè)時底氣十足。
外交部發(fā)言人在記者會上戳穿日本的把戲:別拿炒作當借口,日本的軍事擴張才是真威脅。
周邊國家也看得明白,韓國外交部因為日本在《防衛(wèi)白皮書》里把獨島標成"日本領土",直接召見了日本大使。
俄羅斯在南千島群島增派了邊防軍,還跟中國在東海搞了聯(lián)合軍演。聯(lián)合國安理會開緊急會議,要求日本"遵守戰(zhàn)后秩序,停止軍事冒險"。
其實日本不是沒有別的路可走。德國當年也犯過戰(zhàn)爭罪,卻能徹底反思歷史,總理跪在集中營紀念碑前道歉,現(xiàn)在軍費占GDP1.5%,全用來搞防御。
可日本呢?靖國神社里的戰(zhàn)犯牌位還在受供奉,教科書里把侵略寫成"進出",政客們每年都去參拜,仿佛忘了1945年東京大轟炸的火光。
這種對歷史的回避,只會讓亞洲鄰居更警惕。
結語
現(xiàn)在的日本就像走在懸崖邊,一邊是民眾對民生的期盼,一邊是政客的軍事野心。
國債高筑、人口老化、經濟停滯,這些問題靠買導彈解決不了。
要是真為國家好,不如把軍費省下來修修養(yǎng)老院,給年輕人漲漲工資,在半導體、新能源上多下功夫。
可他們偏要走老路,跟著美國搞對抗,把中國當成"崛起"的跳板。
歷史早就證明,這條路走不通。140年前甲午戰(zhàn)爭的賠款,沒能讓日本永遠強大;二戰(zhàn)時的瘋狂擴張,最后只留下一片廢墟。現(xiàn)在想靠犧牲中國利益實現(xiàn)"正常化",更是打錯了算盤。
中國的復興不是靠搶靠奪,而是靠改革開放,靠老百姓的勤勞,這種內生的力量,比任何導彈都更堅實。
櫻花謝了還會開,但歷史不能重來。日本要是繼續(xù)沿著軍國主義的老路走下去,最終只會重蹈覆轍。
畢竟,現(xiàn)在的亞洲容不下霸權野心,現(xiàn)在的中國更不會讓歷史重演。
的第二次崛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