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梭于浮世紅塵,我們每個人都不是萬能的,有時候,我們需要別人的幫助。
當獲得別人的幫助時,我們會充滿感激。可如果人家沒有給予我們所期望的幫助,有些人會失望,有些人除了失望,更多的是惱怒,那是因為,他/她把別人的幫助當作了理所當然。
其實想想,這個世界哪有什么理所當然?父母之于子女,全心全意、毫無怨言地付出,是源于貼心貼肺的愛。
但子女不能將這份愛視為理所當然,認為你生了我就該這么寵著我,滿足我的種種要求。這樣不知感恩的子女著實令人心寒,連養(yǎng)育自己的父母都不懂得感恩,還能指望他/她對社會做多大貢獻?
夫妻之間也沒有什么是理所當然的,女人不要總覺得你娶了我就要理所當然地怕我,唯我是從。男人也不要認為你嫁給我理所當然要聽命于我,為我洗衣、做飯、生孩子。
懂得尊重,懂得感激,明白怕和聽從是源于愛,而不是因為理所當然,夫妻才能恩愛長久,婚姻之花才能恒久芬芳醇香。
朋友之間也沒有什么事兒是理所當然的。不管是泛泛之交,還是莫逆之交,大家于生活中跋涉,都會有不期而遇的困難,彼此都有相求之時。但我們應(yīng)該明白:別人幫咱們,是情分;不幫,是本分。
說得再明白些,別人的幫助,是源于一份情誼,一份善良,而不是義務(wù)。別人幫了自己,我們應(yīng)該說“謝謝”,別人因為有苦衷,沒有幫忙,我們應(yīng)該說“理解”。我們有什么理由怨恨呢?
非常欣賞一個詞——“上善若水”,做到這一點,必會有容清納濁的度量,虛懷若谷的胸襟,澤被萬物的恩德,不爭名利的淡泊。凡俗之人,只是把“上善若水”當做一種境界,一種追求,真正做到,需要不斷修身養(yǎng)性,提高覺悟修養(yǎng)。
很多時候,我們患得患失,計較太多,為人處世,以自我為中心,總把自己當做太陽,把別人當作圍著自己轉(zhuǎn)的行星,缺少感恩,缺少理解,把許多事情看作理當如此。所以,當事情沒有按照自己預(yù)期的方向發(fā)展,就會失望,怨恨、憤怒。
林清玄說: 我們會認為陽光是來自太陽,但是在我們心里幽暗的時候,再多的陽光也不能把我們拉出陰影,所以陽光不只是來自太陽也來自我們的心。只要我們心里有光,就會感應(yīng)到世界的光彩;只要我們心里有光,就能與有緣有情的人相互照亮;只要我們心里有光,即便在最陰影的日子,也會堅持溫暖有生命力的品質(zhì)。
盈一顆感恩的心行走于紅塵,讓陽光住進心房,用一顆柔軟的心包容世界,感恩世界,理解朋友,柔軟的心最有力量。任何時候,請不要認為一切都是理所當然。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