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聞記者 孫曉東 通訊員 胡裴潔
近年來,汽車租賃行業(yè)蓬勃發(fā)展,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不少的便利。然而,有一些不法分子卻動起了歪腦筋。在近日信陽中院審結的一起詐騙案中,被告人小凡、小林哥兒倆,就利用汽車租賃,上演了一出“空手套白狼”的戲碼。
基本案情
2023年,被告人小凡與小林合謀租車用于抵押騙錢,小林在某汽車租賃商行租得奔馳轎車后,駕駛至外地與小凡會合。隨后,小凡及小林偽造車輛證件,佯裝該車輛系小林的個人財產,騙取被害人小帥信任,將案涉車輛銷售給被害人小帥。小帥將6萬元定金轉入小林的銀行卡后,小林及小凡各分得3萬元。案發(fā)后,小林家屬代為賠償車主3萬元損失(包括車主領車時支付給小帥的2萬元)并取得諒解。小凡和小林各賠償小帥2萬元損失,小帥對二人予以諒解。小凡、小林在審判階段主動繳納罰金各1萬元。涉案車輛已被追回并發(fā)還車主。
法院審理
法院經審理認為被告人小凡、小林,以非法占有為目的,通過租賃汽車、偽造車輛證件等手段,隱瞞自己對汽車無處分權的事實,詐騙他人財物,數額巨大,二被告人行為均構成詐騙罪。
判決被告人小凡犯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二年,并處罰金人民幣1萬元;后因涉嫌聚眾斗毆罪另案處理被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與前罪數罪并罰,執(zhí)行有期徒刑二年十個月。被告人小林犯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二年,緩刑二年六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1萬元。
法官說法
租車轉售看似“零成本”,實則已經觸犯了法律底線,不僅侵害他人財產權益,還擾亂市場秩序。切莫圖一時之利,以身試法,跨越法律的紅線。不勞而獲不可取,空手套白狼容易把自己套入牢獄。汽車租賃公司,應當增強風險防范意識,認真審核承租人的身份信息及信用情況,必要時應當要求提供擔?;蜓航?,確保車輛安全。廣大交易參與者在進行二手車交易活動時,要仔細查驗車輛的相關證件,不要購買來路不明的汽車,以免受騙,造成財產損失。
編審:孫曉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