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這篇文章,給大家講一講中藥黃芩。
黃芩為什么它可退各臟腑熱盛,連小便水道出了問題它也可以消。
黃芩苦寒一路解毒下來,從口腔、肺、胃一直解毒到膀胱、腸道、肛門、尿道。一路降本流末,清金保肺,所以大腸熱可退,膀胱水道可清。
我們現(xiàn)在用張錫純《醫(yī)學衷中參西錄》給大家做個總結,這樣大家對黃芩的走勢就了如指掌了。張錫純說,黃芩最善于清肺經(jīng)氣分之熱,肺有兩條道路降本流末。
一條是谷道大腸,一條是水道膀胱。
濁滓應該歸大腸,濁水應該歸膀胱。所以黃芩一方面自脾,然后通過三焦到達膀胱可以清利小便,這是走水道,治療膀胱炎、尿道炎,小便澀痛,甚至肝膽濕熱。
另一條路是由胃下達小腸、大腸,清腸胃中腐敗物,腸胃中腐濁化熱,會引起泄瀉、痢疾、便膿血。
古代黃芩又有一個別稱,叫作腐腸,為什么叫腐腸呢?原來黃芩分為枯芩和子芩。枯芩中空而枯,中心帶些腐爛,是生長年限比較久的。
它更善于清透上焦肺火,所以肺部有痰濁,堵塞不通氣,利用枯芩中空之象,腐濁之體,能夠降肺濁于大腸。所以清氣化痰丸里可以用枯芩,打開肺與大腸相表里這條通道,肺部的黃痰就源源不斷交給大腸排出體外。
而子芩你聽它名字,就知道它是生長年限比較短的子根,它體質比較堅硬扎實,質地也比較沉重,這就好比枯芩是老年人,骨質疏松,而子芩是少年人,骨髓堅固。所以疏松的枯芩,質清,偏于主上焦肺火。
而質重的子芩,更善于直達大腸主降,善于洗滌大腸實熱,治療瀉痢腹痛、便膿血,以及癰瘡火毒,還有水熱停留在膀胱,五淋澀痛。但不管是枯芩還是子芩,它們功用基本一致,所以藥房一般都很少分了,但我們要知道。
當然黃芩更善于清半表半里的寒熱往來,常配合柴胡以治肝膽之熱。有個病人,他晚上時會發(fā)一陣熱,平時又有些怕冷,好幾個月了,也沒查出什么病。
這個明顯是往來寒熱?!秱摗氛f,但見一癥便是。很簡單,可以試試小柴胡顆粒,水沖服就行了。他買了兩盒,吃完一盒,晚上發(fā)熱的現(xiàn)象就消失了。
雖然不是什么大病,但小柴胡退往來寒熱的功用還是顯而易見的。原來中醫(yī)認為,脈弦為肝膽病,一般肝膽病大都是肝氣郁滯,膽濁不降,這時你要疏肝利膽,透熱于皮膚外,降濁于六腑內(nèi)。柴胡可以透肝中郁熱從皮膚表解,黃芩能夠清膽中腐濁,從腸道下排。
我們前面不是跟大家講到黃芩有個別名叫腐腸嗎?藥物的名字經(jīng)常跟它性格相關,就像人的外號—樣,聽到他的名字,就能想到他大概有什么性格。
這腐腸你可以理解,消化道,整條胃腸道六腑里的腐濁,黃芩都可以清降下來,降本流末。所以黃芩就能夠通利膽經(jīng)腐熱瘀滯。這就是為何很多肝膽病,醫(yī)生喜歡用黃芩。龍膽瀉肝湯里也有黃芩,幫助肝膽排水熱瘀濁。
黃芩還善于清軀殼之熱,煩熱伏藏在經(jīng)絡,散漫在媵理者,皆能消除之。無論何臟何來,但氣郁作熱者皆可宣通之。
李時珍曾經(jīng)得過一場感冒,發(fā)熱,咳嗽,拖了很久,病得骨蒸發(fā)熱,皮膚像被火燒一樣,每天都吐很多痰。正逢酷暑,周身煩渴,飯都吃不下,覺也睡不好,脈勢浮洪。用了養(yǎng)陰透熱的各種藥,如柴胡、麥冬,一個多月也沒治好,以為病入膏肓,必死無疑。
李時珍的父親認為李東垣治療肺熱如火燎,煩渴飲水,白天加重者,用一味黃芩瀉肺經(jīng)氣分之火有特效。這樣肺火—降,周身就得―場甘霖露雨灌溉,熱可消,煩可解,咳可止。于是就重用黃芩一兩煎湯服用,第二天身熱就消了,口渴也好了,也不咳痰了。
于是可以得知黃芩一味藥,善治療軀殼發(fā)熱,煩躁欲飲,肺經(jīng)氣分熱盛,如同天干地燥,酷暑難耐。重用黃芩,就等于重用降本流末、導火熱下行的藥物,給身體行云布雨,這樣脈靜身涼,煩渴頓安。
關于黃芩清臟腑熱,大家都知道了,它既能從大腸走熱,也能從膀胱走熱。李時珍說,有個病人經(jīng)常喝酒,小腹絞痛難忍,小便淋瀝不盡,諸藥乏效。有一次用黃芩、木通、甘草三味藥,一喝腹中絞痛止,小便淋瀝消。
從這個經(jīng)驗看來,我們認識疾病要全方位,不要只以為黃芩治肺火咳嗽,肺氣肅降,火熱下行,周身熱退。
所以善用藥者,不拘泥于一臟一腑,更善于搞通臟腑之間的關系。就像處理人際關系,不單善于用某人,而是善于把這個人際關系網(wǎng)盤活。
所以我們學醫(yī)用藥,一邊學這味藥的功效,另一邊還要學和這味藥功效相關的各種情況。這樣你可能交了一個朋友,就等于交了很多個朋友。正如你學了一味藥的功用,就可以得出這味藥相關的各種功用,這樣你越學越能神用其藥。
古人說,如果不讀《千金》,不看《外臺》,那么醫(yī)生見識不廣,用藥不深。我們要多看看古人是如何超出藥物功效外,又在情理之中而用活其藥的。這樣你學習就逐漸步入中醫(yī)之門,登堂入室。
微信改版了!如果你既不★星標我,又沒點贊或"在看"我的文章,系統(tǒng)會默認你不需要了解中草藥知識的相關資訊,最后就收不到我們的文章更新推送
全文完。感謝您的耐心閱讀。如果覺得好看,請在底部點個"贊"和"在看"吧~
來源:中草藥知識匯總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