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朝代,分為三類,一類是:“居天下之正,合天下于一”,有夏、商、西周、秦、漢、西晉、隋、唐、北宋、元、明、清等,第二類是“天下雖不一,而居得其正”,包括東周、曹魏、東晉、五代、遼、南宋、金等;第三類是不被后面朝代承認的,比如王莽的新朝,武則天的武周。
這些朝代中,國祚長的有漢(前202年至220年,包括西漢、新朝、東漢)、唐(618年至907年,包括武周)、宋(960年至1276年,包括北宋、南宋)、明(1368年至1644年)、清(1616年至1911年)等。
除這些長壽王朝外,還有一些國祚較短的王朝,比如曹魏(220年至265年),北齊(550年至577年),南齊(479年-502年)。不過這些王朝和夾在唐宋之間的五代相比,存在時間都算是比較長的了,特別是五代的后漢,只存在了四年。
我國歷史上,東漢也稱為后漢。諸葛亮在《出師表》寫下:“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后漢所以傾頹也”。南朝宋范曄在給東漢史寫書時,名書就叫《后漢書》
我們后人為了區(qū)別,將諸葛亮所在的漢稱為東漢,五代這個漢稱為后漢。
【五代】
五代十國,指唐朝滅亡到北宋建立之間幾十年間,北方出現(xiàn)五個疆域較大的稱帝政權:后梁、后唐、后晉、后漢、后周,即五代。
后梁從907年至923年,立國十六年,建都開封十六年。
后唐從923年至937年,立國十四年,建都洛陽十四年。
后晉從937年至947年,立國十年,建都開封十年。
后漢從947年至951年,立國四年,建都開封四年。
后周從951年至959年,立國八年,建都開封八年。
后漢的國祚前后滿打滿算也不過4年,也就是相當于你讀完大學的四年。
【后漢的四年】
947年(后晉出帝開運四年),中書令、河東節(jié)度使、太原王劉知遠在太原起兵反契丹,逐漸收復契丹所占領土。
劉知遠是沙陀人(源自西突厥處月部),自稱為東漢顯宗八子淮陽王劉昞之后,在晉陽(今山西太原)稱帝,是為后漢高祖,不久遷都開封,以晉陽為北京,改國號為漢,史稱后漢。
后唐、后晉、后漢都是沙陀人建立的,都在太原起兵,史稱“沙陀三王朝”。
948年(后漢高祖乾祐元年),劉知遠病逝,二子劉承祐嗣位,是為后漢隱帝。
劉知遠、劉承祐父子得國不正,害怕與后唐末帝、后晉出帝有同樣遭遇,便大肆殺害功臣。五代亂世,本就視人命如草芥,后漢不問罪之輕重,理之是非,但云有犯,即處極刑。
劉氏父子二帝,動之誅族,凡罪人之父、兄、妻、妾、子、女、孫等,無一得免,四年內(nèi)不知誅族多少,手下功臣將領殺得所剩無幾。
951年(后漢隱帝乾佑四年),樞密使、天雄軍節(jié)度使郭威在澶州(今河南濮陽)兵變,引大軍攻入開封,殺后漢隱帝劉承祐,后漢亡。郭威的憤怒是可以理解的,因為后漢隱帝因猜忌,將其留在開封的家眷誅族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