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又搞事情了。
今天是8月7日,特朗普對60多個國家的高額關稅要正式生效了,結果特朗普又說話不算數(shù),宣布還要額外征收一項關稅:對進口半導體產品征收100%關稅,除非生產企業(yè)在美國有投資。
這招,真的太壞了。
就是光天化日的綁架。
以“豁免換產能”為誘餌,是強迫全球的芯片巨頭都去美建廠。
這招就是把臺積電、三星等等變成美國技術堡壘的雇傭兵,都在美國本土生產,幫美國培養(yǎng)人才、擴充產業(yè)鏈、構建生態(tài)圈、積累新技術,從而對中國科技產業(yè)形成新的圍剿。
對的,特朗普的這個芯片關稅,就是沖著中國來的。
都知道,這年頭芯片即權力。
不論是人工智能還是數(shù)字化轉型,算力都是核心,而算力的基座就是芯片。
其實去美國造芯片是很不劃算的,美國本身產業(yè)空心化,缺乏對應的產業(yè)配套,美國本身人工成本又特別貴。
一個直白的數(shù)據(jù),臺積電亞利桑那工廠成本就比臺灣省生產要高25%。
但25%的成本節(jié)約,抵不過100%的關稅啊,所以這個芯片關稅一來,臺積電只有加強對美國的本土投資。
特朗普這次也宣稱了,說臺積電要在美國投資3000億美元,在亞利桑納打造全球最大的半導體芯片廠,這樣才能成為免稅企業(yè)。
再說個企業(yè),蘋果,蘋果是美國企業(yè),但生產制造是全球化的,比如鄭州和成都的富士康就經常接蘋果的單子……那現(xiàn)在麻煩了,蘋果也宣布在美國投資1000億美元,把更多的商品制造轉移回美國。
關鍵是,中芯國際和華為生產的芯片也會被納入征稅范圍,這些公司的芯片大多是被裝配進中國制造的設備里面,再進入美國市場的。
那特朗普一下來個芯片關稅,又反手以國家安全的名義禁止中國企業(yè)在美投資,這就把我們商品給徹底卡住了。
有一點必須承認,美國市場還是很大的,美國人的購買力是很強的,那這兩頭堵的政策就是徹底隔絕了中國科技企業(yè)的產品的一個大市場(至少也和其他企業(yè)的比起來,直接貴了100%,很容易失去市場吸引力)。
聊到這里各位大佬感受到了吧?特朗普這招,是從制造業(yè)綁架計劃和技術封鎖升級戰(zhàn)兩個層面來圍剿中國科技發(fā)展的。
當然,特朗普能突然拍腦袋想出一個新的關稅政策,那就能拍腦袋對規(guī)則進行自定義。
這里的核心就是,特朗普單方面定義“流片地即原產地”,這就堵住了臺積電為華為代工芯片的轉口路徑,招數(shù)不光狠毒,而且還很全面……
這些年我們很多領域都被西方世界卡過脖子,不過每次卡脖子,都是中國產業(yè)鏈突圍的機遇。
不讓我們上國際空間站,我們就自己發(fā)射;不給我們提供GPS,我們就自己做北斗;高端裝備給中限制,我們的三一重工、中聯(lián)重科自己造。
所以卡脖子清單是最殘酷的教師,它教會中國產業(yè)了很重要的一課:核心技術買不來、求不到、等不起。
那芯片呢?也一樣。
比如中芯國際28納米良率現(xiàn)在能做到95%,成本還比國際低20%,車規(guī)芯片產能更是占全球38%;再比如華為麒麟710A芯片橫掃物聯(lián)網市場,2024年中國成熟制程產能全球占比升至35%,預計2027年能沖到47%。
這些某種意義上,都是逼出來的獨立自主研發(fā)。
特朗普想的是,我綁架全球的芯片企業(yè)到美國,就能對中國進行封鎖;但他忽略的點是,全球芯片企業(yè)其實就那么些家,臺灣省的臺積電、韓國的三星電子、美國自己的得州儀器、美光科技以及格羅方德。
這些企業(yè)本身就是貼近美國的,這些年也經常給中國企業(yè)添堵,所以我們一直就是以中國對抗全世界,而且現(xiàn)在做的還不錯。
所以特朗普通過關稅脅迫到了一眾芯片廠商又如何?的確短期會讓我們難一點,但長遠來看,只不過是又一個必須跨越的‘婁山關’。
各位大佬覺得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