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年頭,聰明要是沒長對地方,就像給自行車裝了火箭筒 —— 看起來挺唬人,實則分分鐘能把自己崩進溝里。
亮證姐這波操作就是典型案例,本想掏出老公的證件當 "免死金牌",結(jié)果把自己整進了拘留所,這劇情反轉(zhuǎn)快得能趕上拍短視頻的節(jié)奏。
說起來這結(jié)果也算 "眾望所歸",畢竟得讓大伙兒明白:就算證件是枕邊人的,拿來冒充國家干部抖威風,那也是踩紅線的操作。不過細究起來,這出戲的 "神助攻" 還得是亮證姐的親爹。
閨女亮證確實不占理,但要是老爺子沒當場表演 "人肉搜索" 絕技,把李先生的家底兒報得比戶口本還清楚,說不定雙方挪個車也就過去了 —— 畢竟最后亮證姐還是認慫讓道了。
真正讓李先生后背發(fā)涼的,哪是那本證件啊,分明是老爺子那 "一秒報出你家門" 的操作。所以說這事兒堪稱家庭版 "坑隊友" 連續(xù)。旱娱|女,閨女坑老公,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把好好的路怒糾紛演成了法制節(jié)目。
巧的是最近又冒出個 "石頭姐",攔摩托、踹車、舉石頭要開練,兩相對比之下,居然有網(wǎng)友開始心疼亮證姐了。
畢竟人家全程輕聲細語,沒咋咋呼呼,更沒動手動腳,吵不過就認栽,臨走還撂句 "不然我報警哦"—— 合著在她眼里,是李先生堵路在先。
但問題是,就算占理,掏證件嚇唬人也屬于 "隱形囂張" 啊。想想看,老公只是二級消防士就敢這么玩,這要是嫁個更大的官,還不得上天?
網(wǎng)友真正膈應的,其實是那種 "我有人我怕誰" 的特權(quán)思維。
這種操作造成的副作用堪稱 "信任粉碎機"—— 現(xiàn)在連調(diào)查組說話都有人打問號了。擱十年前,官方通報一出來,大伙兒基本照單全收;
現(xiàn)在倒好,不少人得拿著放大鏡逐字逐句挑毛病。
后來被網(wǎng)友發(fā)現(xiàn)了,就趕緊修改了一下,把李某某的名字設(shè)置隱藏了。
更諷刺的是后續(xù)的行政處罰決定書,亮證姐的名字藏得比地下黨還嚴實,李先生的大名卻恨不得用加粗黑體標出來,各家媒體一轉(zhuǎn),全國人民都知道 "李某某" 是誰了。
后來大概有高人發(fā)現(xiàn)不對勁,才慌忙給李先生的名字打了碼。這波操作就像給人治病,先往傷口上撒把鹽,再慌忙遞創(chuàng)可貼,你說疼不疼?
前陣子評論區(qū)里滿是靈魂拷問:"別解釋她不是誰,先說說她是誰?" 結(jié)果到最后,大伙兒還是不知道亮證姐姓甚名誰,反倒把最在乎隱私的李先生給 "公開處刑" 了。
人家本來發(fā)視頻就是氣不過信息泄露,這下倒好,全網(wǎng)都認識他了,這波操作真是比竇娥還冤。
難怪大伙兒會心涼,就像看刑偵劇時剛為《掃毒風暴》里的警察落淚,轉(zhuǎn)頭刷到亮證姐的新聞,瞬間感覺穿越到了平行宇宙。一邊是《反詐破局》里的熱血正義,一邊是現(xiàn)實中拿證件抖威風的操作,這反差感比冰窖里吃火鍋還刺激。
有人說這世界像個草臺班子,走的人多了就踩出條路。
可要是失望的人攢多了,別說路了,恐怕連路燈都得被懷疑是擺設(shè)。畢竟信任這東西,建立起來像搭積木,塌下來可就一眨眼的事兒。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