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澤洋
7月25日 星期五 晴
凌晨四點半,寧夏回族自治區(qū)吳忠市青銅峽市的天邊剛透出一抹魚肚白。物流園區(qū)停車場已引擎轟鳴,燈光刺破薄霧。我穿行在鋼鐵車陣間——這里是“云朵上的趕路人”每日征程的起點。
蹲點月余,我深知他們披星戴月的重量:一車貨,一家生計,千萬里路的孤獨。今日,我找車平臺入會暖心活動在此啟幕,那些方向盤后沉默的身影被工會的暖光照亮。
上午,物流園會場已人頭攢動。主席臺背景板上“工會溫情暖人心 智運平臺筑心家”的標(biāo)語格外醒目。當(dāng)主持人念出“貨車司機朋友們”時,臺下那些被風(fēng)霜刻滿的臉龐瞬間明亮起來——那是被看見的觸動。體檢區(qū)早已排起長隊?!吧洗误w檢怕是有三四年了……”張師傅捏著體檢單,指縫里還嵌著洗不凈的油污。70份體檢卡遞出,是70份沉甸甸的保障,更是“娘家人”無聲的叮囑。當(dāng)工會消暑物資被遞到貨車司機手中,我瞥見一位老司機喉結(jié)滾動,悄悄抹了下眼角。
午后,我們轉(zhuǎn)場至青銅峽水泥公司,“家”的構(gòu)建圖景在此展開。當(dāng)“娘家人”揭開紅綢,“我找車貨運物流聯(lián)合工會”的金牌在掌聲中閃耀——這何止是一塊牌子?它是千萬里歸途的燈塔,是風(fēng)雨路上可停泊的港灣。
入會現(xiàn)場,6位曾與貨車司機隔著平臺與運單對話的承運商代表,此刻與10名代表著萬千車輪上兄弟的貨車司機并肩而立?!氨U蠙?quán)益,同筑心家”8個字,字字如鐵,句句鏗鏘,激蕩在每個人的胸腔里。
傍晚,迎來頒獎時刻,7位獲獎貨車司機登上領(lǐng)獎臺。李師傅攥著“最美司機”證書,臉龐漲得通紅:“我就是……就是本分開車嘛!”臺下爆發(fā)出善意的哄笑與更熱烈的掌聲。榮譽于他們是陌生卻滾燙的認(rèn)可。散場時,一位貨車司機打開“職工之家”APP,反復(fù)滑動屏幕查看剛解鎖的福利權(quán)限,咧嘴笑了。這笨拙而珍重的笑意,勝過萬語千言。
歸程的車窗外,重型卡車正匯入國道燈河。我摩挲筆記本上潦草的記錄。那些體檢單上的油漬指印,揭牌瞬間的灼亮目光,它們都在訴說:工會工作是將政策化作掌心溫度,在漫長路途上為孤獨的趕路人點亮“家”的星光。
(作者系全總我找車蹲點組成員、寧夏銀川市總工會干部)
來源:工人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