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全國有關老舊小區(qū)改造話題備受關注,廈門、廣州、成都、鄭州等40城接連發(fā)布文件,明確要拆除改造危舊多孔板樓。
我們也曾多次討論過,改革開放初期建設的、房齡已達40年甚至更久的多孔板老舊小區(qū),都應逐步拆除。
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關于房地產的表述中提出:“高質量開展城市更新。”
此前的7月15日,2025年中央城市工作會議公報發(fā)布,也特別強調了“加快構建房地產發(fā)展新模式,穩(wěn)步推進城中村和危舊房改造”。
危舊房改造和城中村改造,重點對象是哪些?
上升到最高會議的“城市更新”,會加快老舊多孔板房子拆除嗎?
杭州多孔板的房子會拆嗎?
01
這次是二次棚改嗎?
所謂二次棚改,與之對應的是2016年的第一次棚改。
2015年12月,也有一次中央城市工作會議,是嵌套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召開的。當時的提法是:“加快城鎮(zhèn)棚戶區(qū)和危房改造,加快老舊小區(qū)改造”。
2016年,大規(guī)模的棚改,即所謂漲價去庫存,人們都還記憶猶新。
實際上,“棚戶區(qū)改造”、“危舊房改造”、“城中村改造”,其內涵都是“城市更新”。
城市更新肯定會持續(xù)推進,但像2016年那樣大規(guī)模、高資金投入且由政策性銀行支持的“城市更新”或者“棚改”,不太可能重現(xiàn)了。
和十年前的2015年相比,城市發(fā)展所處的階段已經完全不同。
如果說2015年還處在城市化發(fā)育的后期,那么今天中國歷經近40年的人類歷史上波瀾壯闊、排山倒海、史無前例的城市化進程,已經是成熟期。
02
多孔板結構的房子應該拆除了
這一輪的城市更新中,尤其是危舊房改造的對象,首先應該是老舊多孔板結構的房子。
這些房子的房齡都已經是40年以上,和我們國家民用建筑有效設計使用壽命50年也已經非常接近了。大多數(shù)城市都面臨著這類房子的改造。
尤其是經鑒定為D級危房的房屋,存在安全隱患。這類房子改造加固的成本極高、難度極大,相比之下拆遷性價比更高。
我們看到很多省市已經開始行動了。廈門、廣州、成都、鄭州等40城明確要拆除改造危舊多孔板樓,作為這次城市更新的重點任務。
早在2021年,浙江省發(fā)展改革委和浙江省建設廳聯(lián)合印發(fā)的《關于開展2021年度未來社區(qū)創(chuàng)建的通知》表示:“2000年以前建成、普遍采用多孔板建材、存在較大安全隱患的住宅小區(qū),開展全拆重建類創(chuàng)建,實現(xiàn)‘一次改到位’?!?/p>
浙江省出臺的這份文件提出了三大原則:2000年之前建成、多孔板結構、存在安全隱患。
符合這三大原則的老舊小區(qū),理論上來講都應該拆。當然,也要尊重本小區(qū)居民的意愿,不能強制進行。
以杭州為例,以朝暉、采荷、翠苑等小區(qū)為代表的老舊小區(qū)還為數(shù)眾多,而且占據(jù)著城市非常核心的位置。
03
城市更新的難點在哪里?
危舊房改造和城中村改造的難點在于立法缺失。
由于沒有可適用的法律,老舊小區(qū)和危舊房,常常因為幾戶人家甚至一戶人家的阻力,更新就無法進行。
無論是引入第三方的市場化更新,還是業(yè)主的自主更新,難度都極大。
杭州的浙工新村,是一個非典型的案例,長達10年之久,最后也出現(xiàn)了一些糾紛,可以說,也并非是一個成功案例。
尊重多數(shù)、保護少數(shù)是重要的法學原則。
如果有法律支持,危舊房改造和城中村改造會順利很多。建議可以借鑒香港或者深圳的做法。
例如,深圳規(guī)定,若危舊房屋小區(qū)95%的業(yè)主同意城市更新,其他5%的權利人的房屋由區(qū)級政府予以強制行政征收。
又如,香港規(guī)定當90%的業(yè)主同意重建時(50年樓齡或以上的建筑物,比例可降低至80%),可由開發(fā)商或政府土地整備部門向法院申請強制售賣令,由法院裁定后公開拍賣地塊。
只有法治的原則,市場的機制,老舊小區(qū)改造才有可能更順利的進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