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加爾湖底藏著1600噸黃金的傳聞,已經流傳了好多年了,好多人一聽就覺得這事挺玄乎的。黃金這東西,誰不眼饞,現(xiàn)在金價這么高,一噸得值好幾億人民幣,1600噸那得是天文數(shù)字??蔀槭裁催@么多年過去了,沒人去撈呢?專家們直搖頭,說根本撈不起來。
這事得追溯到上世紀初的俄羅斯內戰(zhàn)時期。那時候,1917年十月革命爆發(fā),沙皇尼古拉二世王朝覆滅,全國亂成一鍋粥。白軍和紅軍打得不可開交,高爾察克就是白軍的頭頭。他本來是海軍上將,出生在1874年,早年參加過日俄戰(zhàn)爭,還在北極探險過。
1918年底,他自封為俄羅斯最高統(tǒng)治者,控制了西伯利亞大片地盤,手里握著沙皇國庫的一部分黃金,大概1600噸左右。這些黃金是軍費,本來打算用來買武器彈藥,繼續(xù)跟紅軍干。
1919年冬天,高爾察克的部隊敗了,只能帶著這些黃金往東撤退。隊伍浩浩蕩蕩,黃金裝在火車車廂里,由武裝士兵押運。西伯利亞那地方冬天冷得要命,零下幾十度是常態(tài),他們想穿越貝加爾湖的冰面,抄近道去遠東找日本幫忙。
結果遇上百年不遇的大風雪,部隊凍死餓死一大批,火車燃料燒光了,只能用雪橇拉黃金。走到湖上,冰層裂開,好多黃金箱子就這么掉進去了。全軍基本覆沒,高爾察克自己后來在1920年2月被紅軍抓了,槍斃了扔進河里。這批黃金就這樣沉在湖底,成了傳說。
貝加爾湖可不是一般的水塘,它是世界上最深的淡水湖,最深處有1642米,平均深度也超過700米。人類潛水記錄也就300多米,再深就扛不住水壓了。俄羅斯在2008年用“和平”號潛艇下到1592米,創(chuàng)了紀錄,但那時候主要是測深和研究地質,沒撈黃金。
2009年,他們又派兩艘小型潛艇,花了450萬英鎊,名義上是研究生態(tài),實際上就是在找黃金。結果在湖底400米左右發(fā)現(xiàn)了些長條形的閃光金屬物體,看起來像黃金,但用機械臂一抓,湖底的泥沙太松散了,東西滑脫掉,根本拿不起來。
專家們說,這湖底環(huán)境太復雜了。泥沙層厚,黃金可能被埋得很深,或者散落得到處都是。貝加爾湖面積3.15萬平方公里,比好幾個省還大,要找準位置就跟大海撈針差不多。地震也多,一年兩千多次,湖區(qū)在板塊交界處,隨時可能有地殼活動,打撈設備下去風險太大。氣候也極端,冬天零下60度,夏天也涼,操作起來費勁。
更關鍵的是生態(tài)問題。貝加爾湖是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自然遺產,里面有上千種獨特物種,好多是別處沒有的,比如貝加爾海豹。俄羅斯政府管得嚴,2019年就開始限制游客數(shù)量,怕旅游業(yè)污染湖水。
普京在2009年親自坐潛艇下到1395米,看了湖底污染情況,回來就下令加強環(huán)保。打撈黃金肯定會攪動湖底,揚起泥沙,影響水質和生物鏈。專家覺得,相比黃金,保護這個“西伯利亞藍眼睛”更重要。要是貿然撈,生態(tài)破壞了,國際上還得挨批。
成本也是個大坎。組織一次大規(guī)模打撈,得投入巨資,潛艇、聲納、遙控器啥的都不便宜。俄羅斯經濟這些年也不算太寬裕,烏克蘭沖突后更緊巴巴的。私人公司想試試,也得政府批準,可批準了萬一撈不上來,錢打水漂了。
專家觀點挺一致的,比如俄羅斯科學院的人說,以當前技術,撈黃金的成功率低得可憐。深水作業(yè)需要特種設備,水壓大,溫度低,設備容易出故障。
中國有些專家也評論過,說不是不敢撈,是沒必要冒那個險。黃金值錢,但湖的生態(tài)價值更高,破壞了后悔都來不及。俄羅斯現(xiàn)在重點是開發(fā)湖里的天然氣水合物,也就是可燃冰,那東西潛力大,還不那么傷環(huán)境。
總的來說,這1600噸黃金沉了百年,成了謎。技術、成本、生態(tài)、法律層層障礙,專家們一口咬定撈不起來。或許將來科技厲害了,能有新辦法,但現(xiàn)在看來,還是讓它安靜待在湖底吧。人類貪心大,但有些東西碰不得,毀了環(huán)境后,黃金也買不回干凈的湖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