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通訊員 鄭軍 黃今
“走不盡的山巒的起伏,河流和草原,數不盡的密密的村莊,雞鳴和狗吠……”行走在湖北省宜昌高新區(qū)白洋鎮(zhèn),仿佛進入了穆旦的詩境。
白洋鎮(zhèn)地處宜昌東郊、長江北岸,扼守三峽東大門,以低丘崗地為主,兼有平畈。黛色丘陵起伏錯落,瀲滟江天群鳥蹁躚,長江在這里畫了一道弧線,成就了白洋天然深水良港,港口貨船如織,映照了今日宜昌高新區(qū)產業(yè)發(fā)展的輝煌。就在“白洋港”不遠處,一座彈痕累累的堡壘——“民生堡”,沉默地矗立在江岸,它不僅是歷史的見證者,更是一段亟待守護的抗戰(zhàn)記憶。
“在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的歷史上,宜昌是重要戰(zhàn)場、關鍵城市,三民堡碉堡群是中國人民在宜昌抵抗日寇侵略的代表性建筑;民生堡墻體開裂嚴重,存在進一步損毀的可能性,對該文物本體的保護亟待加強?!痹诤笔∫瞬腥龒{壩區(qū)檢察院辦理“三民堡”保護的公益訴訟案件時,承辦檢察官拜訪了三峽大學副教授黃權生等,了解到了“三民堡”的歷史,黃權生說的“三民堡”包括民權堡、民生堡、民族堡。
“三民堡”建于1935年,三堡呈鼎足之勢,相距500-1000米不等。碉堡呈六邊形建筑體,高約6米,寬4.5米,壁厚0.6米左右,每層有六個射擊口,堡頂有墻垛。三座碉堡在長江岸線海拔100多米的山頭上,既能控制陸路要道,又能以火力嚴密封鎖長江航道。據媒體報道:1940年,日寇侵華時在該市空投無數炸彈,枝江淪陷,“三民堡”也被其占領,成為日軍屠殺枝江同胞的據點。從碉堡中噴射出來的炮火曾使無數長江上的中國船只沉沒江底。
宜昌市檢察院干警利用無人機航拍取證
“三民堡”見證了日本法西斯的罪惡行徑。經過初步線索摸排,為了更好保護歷史遺跡,三峽壩區(qū)檢察院檢察官穿越山丘深溝,對三個堡壘的保存現狀進行了細致入微的調查取證?;谙鑼嵉恼{查和專業(yè)的研判,該院依法向當地政府制發(fā)了檢察建議,明確指出保護現狀的嚴峻性,提出了依法履行文物保護屬地管理職責、加強文物本體保護、完善管理措施等具體建議。
近日,當檢察官再次回訪登上“民生堡”時看到,保護牌已經豎立,雜物已得到清理。遠眺白洋港,江天一色盡收眼底,各類貨品自此通達四海,一片欣欣向榮景象。
(來源:極目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