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氣溫攀升,學生、家長等群體的手機網(wǎng)絡社交活動愈發(fā)頻繁,電信網(wǎng)絡詐騙風險也隨之顯著上升。為從源頭遏制詐騙案件,守護群眾“錢袋子”,西安公安閻良分局堅持“主動警務、預防警務、連心警務”理念,組織各派出所結合轄區(qū)實際,深入企業(yè)、社區(qū)、村組、工地等場所,開展全方位反詐宣傳,將防騙知識精準送到群眾身邊。
關山派出所針對轄區(qū)留守老人較多的特點,持續(xù)深化“馬扎警務”模式。副所長陳鵬帶領民警輔警主動走出派出所,變“坐等群眾上門”為“主動敲門服務”,把“移動宣傳點”設在群眾家門口。
民警們帶著小馬扎,圍坐在村民中間,用接地氣的方言拉家常,結合近期轄區(qū)內發(fā)生的真實案例,細致剖析“購買演唱會門票、刷單返利、冒充平臺客服、虛假網(wǎng)絡投資”等高發(fā)詐騙類型,著重強調“不聽、不信、不轉賬”的核心防騙原則,反復提醒大家警惕陌生來電、索要驗證碼、點擊不明鏈接等危險信號。
到了夏夜納涼時分,村小組的院子里格外熱鬧,民警輔警們坐進人群,結合近期高發(fā)案例開展“沉浸式”講解,讓反詐知識像晚風一樣悄悄融入群眾心里。
北屯派出所則通過“警企共治”機制,以“三個全覆蓋”和“一個精準”為工作準則,確保轄區(qū)企業(yè)工人一個不落地接受反詐教育。所長趙明建帶領社區(qū)民輔警深入工地,開展全方位安全宣傳,為工地安全生產和穩(wěn)定筑牢基礎。在反詐宣傳點前,民警熱情地向企業(yè)員工發(fā)放宣傳材料,細致講解常見電詐類型,還特意組織了反詐互動答題,全力提升大家的防騙意識。
針對外來務工人員群體,藍天路派出所、振興派出所專門走進企業(yè)駐地和項目工地開講座。“陌生人讓轉賬,千萬不能信,得多留個心眼!”民警一邊發(fā)宣傳彩頁,一邊耐心叮囑,“轉賬看著簡單,可能就是陷阱,拿不準就問家人,或者直接報警,別讓辛苦錢打水漂?!彼麄兘Y合近期高發(fā)案例,用通俗語言講解虛假招工、網(wǎng)絡刷單、冒充電商客服退款等詐騙手段,傳授“三不一多”(未知鏈接不點擊、陌生來電不輕信、個人信息不透露、轉賬匯款多核實)反詐口訣,提醒大家時刻警惕,遇可疑情況及時報警。
武屯派出所借著“五百一爭”活動的開展,發(fā)動民輔警、治安協(xié)理員深入村組,挨家挨戶發(fā)放宣傳資料,用身邊人遭遇電信詐騙的真實事例當教材,幫群眾提升安全防范意識。考慮到當前電詐手段不斷翻新、隱蔽性強,民警通過發(fā)手冊、現(xiàn)場答疑等方式,結合具體案例拆解騙子的作案手法和話術,讓群眾能看清、辨明詐騙陷阱。
由于老年人是詐騙分子的重點目標,民警在宣傳中對他們格外上心,圍繞中獎詐騙、保健品詐騙等老年人易遇騙局,反復強調“不泄露身份信息、不輕易轉賬”,還手把手教他們下載安裝“國家反詐中心APP”,為老年人筑牢“防護墻”。“以前就知道點皮毛,今天聽民警一說才明白,騙子又是冒充領導,又是送免費東西,全是身邊的坑!”村民張大爺感慨道,“這樣的宣傳太及時了,必須給民警點贊!”這場活動不僅增強了轄區(qū)居民的反詐意識和能力,更在全社會營造起全民反詐的濃厚氛圍。
(中國日報陜西記者站 秦峰|田鵬飛 楊佳玉)
來源:中國日報網(wǎng)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