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綜合整理自中國新聞網(wǎng)、央視新聞、第1眼新聞、中國食品藥品監(jiān)管雜志、山東藥品監(jiān)管等。 (轉(zhuǎn)載僅作分享,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小編微信號:yyxxzz520,我們將及時更正、 刪除,謝謝?。?br/>
近日,知名男星楊迪在播客中講述了他差點在高鐵上窒息的經(jīng)歷,他直言:我差點“死了”。
圖源:中國新聞網(wǎng)
據(jù)楊迪描述,因為他前一天晚上吃了生腌,導致腸胃不是很舒服,于是他就買了蒙脫石散來緩解拉肚子的問題。第二天楊迪搭乘高鐵時圖省事,就沒有正常把蒙脫石散沖水后服用。而是干吃蒙脫石散后馬上喝湯送服。
然而,楊迪剛把蒙脫石散放進嘴里,藥物就迅速膨脹。粉劑直接擴散到整個咽喉和鼻腔,楊迪自述窒息了大概有3秒的時間。
圖源:中國新聞網(wǎng)
楊迪劇烈咳嗽,直接把藥劑都噴了出來,并且喝水也咽不下去,嗓子被糊住。好不容易緩過來了,楊迪說嗓子火辣辣地疼,他后怕道:像從鬼門關(guān)走一遭。
最后楊迪提醒大家,千萬不要干吃蒙脫石散!
有不少網(wǎng)友也分享過干吃蒙脫石散窒息的經(jīng)歷。
圖源:某社交平臺
為何干吃服用蒙脫石散會導致窒息?蒙脫石散應該如何正確服用?
蒙脫石散不能干服
要用溫水沖服并均勻攪拌
蒙脫石散主要成分是蒙脫石,是一種天然礦物質(zhì),對消化道內(nèi)的病毒、細菌及其產(chǎn)生的毒素等有很強的吸附、抑制作用,可使其失去致病作用;此外蒙脫石散對消化道黏膜還具有很強的覆蓋保護能力,能修復和提高黏膜屏障對攻擊因子的防御功能,具有平衡正常菌群和局部止痛作用。
正確的服用方法才能確保蒙脫石散充分發(fā)揮療效,錯誤的服用習慣不僅會削弱療效,還可能不經(jīng)意間引發(fā)便秘等副作用。
蒙脫石散是粉末狀顆粒劑型,干吃可能會導致粉末飄散在口腔內(nèi),隨著呼吸進入氣道,使患者出現(xiàn)嗆咳的情況。而且蒙脫石散會吸收口腔和咽喉中的唾液,形成一種團狀物堵塞食道和咽喉,嚴重時甚至可能引發(fā)呼吸道堵塞等危險
干吃蒙脫石散還可能會對咽喉部黏膜造成刺激,藥物還可能在食管內(nèi)殘留,對食管黏膜產(chǎn)生刺激,引起不適。
那么,蒙脫石散該如何正確服用呢?
1. 攪拌均勻及時服。應將蒙脫石散均勻分散在溫開水中,由于蒙脫石散不溶于水,會形成混懸液,因此服用前一定要攪拌均勻并及時服用,以保證藥物濃度一致。注意不能只喝上清液!服用前一定要攪勻!嬰幼兒服藥時避免使用奶瓶。
2. 空腹服用效果佳。蒙脫石散會與食物黏附,而降低其附能力,影響藥物在疾病部位的覆蓋和藥物療效。因此,為保證蒙脫石散在疾病部位的有效藥物濃度,利于藥物充分固定、吸附和抑制細菌,蒙脫石散宜空腹服用,通常在用餐前后2小時為宜。
3. 服藥劑量需準確。蒙脫石散單次使用劑量過大、服用間隔時間過短、用藥持續(xù)時間過長等均會引起不良反應,主要表現(xiàn)為便秘、不完全性腸梗阻等,因此應嚴格按照說明書或遵醫(yī)囑使用,切不可自行增加或減少給藥劑量,當腹瀉有改善,大便糞質(zhì)變稠厚即可停藥。
4. 按比例加水服藥。沖泡蒙脫石散時要注意水量,一定要按比例加水,一袋3克的藥需加入50毫升溫開水,搖晃均勻后再快速服用。水太多會被稀釋而影響藥效,水太少會使其過于黏稠而成塊引起便秘。
5. 兒童急性腹瀉服用本品1天后、慢性腹瀉服用2-3天后癥狀未改善,應及時就醫(yī)。
6. 對于由病毒、細菌等引起的感染性腹瀉,止瀉并不是首選方案。尤其是在急性期,炎癥反應(如高燒等)表現(xiàn)明顯時,腹瀉可以被看作是機體“排毒”的過程,這個時候盲目止瀉,反而會延長病程。若腹瀉持續(xù)不緩解或伴有高燒、劇烈腹痛等癥狀時,應及時就醫(yī)。
用藥無小事!
避開這些藥品使用誤區(qū)
日常生活中,感冒發(fā)熱、慢病調(diào)理都離不開用藥。但你是否知道,錯誤用藥可能讓藥效“打折”,甚至威脅健康?今天就為大家揭開常見的用藥誤區(qū),手把手教你科學用藥。
誤區(qū)一 “干吞”藥物、膠囊拆開吃更方便?
“干吞”藥片或膠囊拆開吃,容易導致藥物黏附在食管黏膜上,停留時間較長,從而刺激和損傷食管黏膜,引起惡心嘔吐,長期不當服用的話可能造成黏膜潰瘍。
此外,緩釋片、控釋片、腸溶片或腸溶膠囊等特殊劑型,服用時通常需要保證其完整劑型,不能掰開、咬碎服用。例如降壓藥物硝苯地平控釋片在體內(nèi)緩慢釋放藥量,實現(xiàn)一天只需要服藥1次,一天血壓控制的目標;腸溶片需要進入腸道后再釋放有效成分,避免藥物在胃部過早釋放刺激食道和胃黏膜。如果把這類藥掰開,破壞了藥品的特殊劑型,就無法起到相關(guān)的作用。
正確做法:服藥之前需要仔細閱讀藥品說明書,了解正確服用藥物的方法。
誤區(qū)二:多吃幾片好得快?
很多人覺得“加大劑量=加速康復”,比如感冒時加倍吃退燒藥,或降壓、降糖自行增加藥量。但藥物劑量是經(jīng)過嚴格試驗確定的,過量服用不僅無法縮短病程,還可能引發(fā)嚴重不良反應。
例如,對乙酰氨基酚超量服用可能會造成肝損傷,降壓藥過量可能導致低血壓、頭暈甚至低血壓性休克。
正確做法:嚴格遵醫(yī)囑或按說明書劑量服用,切勿自行調(diào)整。
誤區(qū)三:“混搭”吃藥更有效?
為了緩解多種癥狀,有人會同時服用感冒藥、退燒藥、止咳藥,但有些復方制劑可能含有相同成分(如對乙酰氨基酚),疊加服用易導致成分過量。
此外,部分藥物或藥物與食物之間發(fā)生相互作用引起嚴重不良反應:例如,頭孢類抗生素與酒精同服會引發(fā)致命的“雙硫侖樣反應”;布洛芬與華法林同時服用,可能導致胃腸道出血、鼻出血等出血癥狀。
正確做法:同時服用多種藥物前,務必咨詢醫(yī)生或藥師,確認是否存在相互作用。
誤區(qū)四:用果汁、飲料送藥
飲料中的成分可能與藥物“起沖突”:例如,西柚汁會抑制肝臟酶活性,導致降壓藥、降脂藥在體內(nèi)蓄積,增加肝腎負擔;茶水含有的鞣酸會與鐵劑、抗生素結(jié)合,降低藥效;碳酸飲料則可能破壞腸溶片的藥物結(jié)構(gòu),影響吸收。
正確做法:用常溫白開水送服藥物,服藥前后1小時內(nèi)避免飲用其他飲品。
誤區(qū)五:癥狀消失就可以停藥
抗生素、慢性病藥物(如降壓藥、降糖藥)必須按療程服用。例如,感冒后自行停用抗生素,可能導致細菌殘留,出現(xiàn)耐藥情況,病情反復;擅自停服降壓藥,血壓波動會增加心腦血管疾病風險。
正確做法:慢性病藥物需在醫(yī)生指導下逐漸減量;抗生素需足量足療程使用,即使癥狀消失也應服完剩余藥量。
考試寶典7月寵粉計劃,超值特惠活動開啟夏日省錢省心備考之旅
1、醫(yī)護初中高級職稱考試
2、醫(yī)護執(zhí)業(yè)資格證考試
3、事業(yè)單位醫(yī)療招聘考試...
開通各類醫(yī)學考試精品課程均享折扣等福利,私聊立即獲??!
想一次通關(guān)?
用考試寶典
有件事麻煩您:
微信規(guī)則有變
按照以下步驟操作
將“護視”公眾號設(shè)為“星標”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