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補肉,秋冬不瘦”,老輩人傳下來的俗語藏著立秋養(yǎng)生的講究。這時候暑熱未消、秋燥漸生,身體需要溫潤的肉食補氣血卻不燥火,老話說 “3 肉不上桌,福氣不進門”,指的就是仔姜鴨、避風(fēng)塘炒蝦、紅燒豬蹄這三樣。它們溫而不燥,補氣血還暖脾胃,老人吃著不燒心,年輕人吃著不發(fā)胖,全家跟著老傳統(tǒng)吃,安穩(wěn)過秋天,福氣慢慢來。
為啥立秋要吃這 “3 肉”?時令養(yǎng)生藏在 “溫補” 里
立秋養(yǎng)生講究 “溫補不燥,補而不膩”。夏天出汗多耗氣血,秋天寒氣漸生,再吃生冷或過于寒涼的食物,容易傷脾胃、生濕氣。專家建議,立秋吃肉要 “選溫性、配時令、軟嫩易嚼”,這 3 種肉剛好貼合:仔姜鴨配仔姜驅(qū)寒暖身,避風(fēng)塘炒蝦補蛋白不燥火,紅燒豬蹄燉軟補膠原暖脾胃。它們不像羊肉、狗肉那樣燥熱,也不像生冷海鮮那樣寒涼,在立秋這個 “陰陽交替” 的節(jié)點,既能補夏天的消耗,又能防秋天的寒涼,比盲目吃補品更實在。
第一肉:仔姜鴨,溫陽驅(qū)寒,香而不膩,秋天吃著不發(fā)冷
立秋后早晚涼,仔姜鴨是 “暖身第一肉”!老輩人說 “夏吃姜賽人參,秋吃仔姜暖全身”,仔姜辛辣味輕不刺激,搭配鴨肉燉著吃,鴨香混著姜香,香到舔手指。中醫(yī)講鴨肉 “滋陰補虛”,仔姜 “溫陽散寒”,兩者搭配,補氣血卻不燥火,秋天吃著渾身暖乎乎,空調(diào)房的寒氣都被趕出去,比吃羊肉不上火,老人孩子吃著也舒服。
仔姜鴨做法
1.準備食材:鴨肉 500 克、仔姜 200 克、青椒 2 個、姜片 3 片、生抽 2 勺、料酒 1 勺
2.處理食材:鴨肉剁成塊,冷水下鍋加姜片、料酒,大火煮開撇浮沫,撈出用溫水沖凈;仔姜洗凈切成薄片(越薄越入味);青椒切塊備用
3.炒香步驟:熱鍋冷油,放姜片爆香,下鴨肉翻炒至表面微黃(逼出油脂更不膩);加生抽炒出香味,放仔姜片翻炒 1 分鐘至姜香四溢
4.燉熟入味:加足量熱水沒過鴨肉,大火煮開后轉(zhuǎn)小火燉 40 分鐘至鴨肉軟爛;放青椒塊,繼續(xù)燉 10 分鐘;最后大火收 5 分鐘湯汁,濃稠掛在食材上即可
小貼士
選鴨肉挑老鴨更香,嫩鴨易熟但味淡;仔姜選帶紅芽的,辛辣味輕更嫩;怕腥就多炒一會兒鴨肉,逼出鴨油后腥味全消,燉時別加太多鹽,靠生抽提味更鮮。
第二肉:避風(fēng)塘炒蝦,補蛋白不燥火,鮮脆開胃,秋天吃著不口干
立秋后想吃海鮮補蛋白,避風(fēng)塘炒蝦是 “鮮脆不燥首選”!這時候的蝦肥膏滿,蛋白質(zhì)豐富,用避風(fēng)塘做法 —— 蒜香面包糠裹著蝦身,咬一口外脆里嫩,蒜香混著蝦鮮,香到停不下來。中醫(yī)講蝦 “補腎壯陽” 卻性溫,搭配蒜和面包糠,補蛋白卻不燥火,秋天吃著不口干,比吃螃蟹不寒涼,老人孩子吃著不負擔(dān),還能補鈣強筋骨。
避風(fēng)塘炒蝦做法
1.準備食材:新鮮大蝦 500 克、面包糠 50 克、大蒜 10 瓣、小米辣 2 根、蔥花少許
2.處理食材:大蝦剪去蝦須蝦腳,開背去蝦線,加半勺料酒、少許鹽抓勻腌 10 分鐘去腥;大蒜剁成蒜末(一半炸金蒜,一半留生蒜);小米辣切圈
3.炸蒜香步驟:熱鍋冷油,放一半蒜末小火炸至金黃,加面包糠炒至微黃盛出(金蒜面包糠備用)
4.炒蝦入味:鍋里再放少許油,放剩余生蒜末、小米辣爆香,下大蝦大火翻炒至變色卷曲;加炸好的金蒜面包糠,撒少許鹽,翻炒 1 分鐘至蝦身裹滿面包糠,撒蔥花即可
小貼士
選大蝦挑外殼發(fā)亮、彈跳有力的,越新鮮越鮮甜;面包糠別炸太久,微黃即可,否則發(fā)苦;怕蝦殼硬?開背時剪深一點,炒后殼脆易剝,老人孩子吃著方便。
第三肉:紅燒豬蹄,補膠原暖脾胃,酥爛脫骨,秋天吃著不發(fā)冷
立秋后想吃點 “實在肉”,紅燒豬蹄是 “補膠原暖身王”!豬蹄的膠原蛋白豐富,燉得酥爛脫骨,咬一口肉皮糯嘰嘰,連骨頭縫里都香。中醫(yī)講豬蹄 “補氣血、潤肌膚”,秋天吃著暖脾胃,秋燥導(dǎo)致的皮膚干、手腳涼都能緩解,比吃保健品補膠原更實在。紅燒著吃醬香濃郁,不油不膩,老人孩子都能啃,吃完渾身暖乎乎,秋天不怕冷。
紅燒豬蹄做法
1.準備食材:豬蹄 1 只(約 500 克)、姜片 5 片、蔥段 1 段、生抽 2 勺、老抽半勺、冰糖 5 顆
2.處理食材:豬蹄剁成塊(讓賣家處理),冷水下鍋加姜片、料酒,大火煮開撇浮沫,撈出用溫水沖凈(多洗幾遍去血水)
3.炒香上色:熱鍋冷油,放冰糖炒至融化冒泡(炒糖色),下豬蹄翻炒至均勻上色;加姜片、蔥段、生抽、老抽炒出香味
4.燉熟關(guān)鍵:加足量熱水沒過豬蹄,大火煮開后轉(zhuǎn)小火燉 1.5 小時(或用高壓鍋上汽后壓 30 分鐘);燉至豬蹄能用筷子輕松戳透,大火收 10 分鐘湯汁,濃稠掛在肉上即可
小貼士
豬蹄選前蹄更嫩,筋多膠原豐富;焯水時加料酒和姜片,去腥味效果好;怕油膩就燉前撇凈油脂,燉好后放涼,冷藏后撇去表面浮油再熱著吃。
跟著老傳統(tǒng),秋天福氣慢慢來
立秋的 “3 肉” 不是迷信,是老輩人順應(yīng)時令的智慧:仔姜鴨暖身驅(qū)寒,避風(fēng)塘炒蝦補蛋白不燥,紅燒豬蹄補膠原暖脾胃。它們藏著 “溫補不燥” 的養(yǎng)生密碼,用家常做法,補氣血、防秋燥、暖脾胃全兼顧,老人吃得香,年輕人吃得爽,家庭主婦做著不費力。
現(xiàn)在正是立秋養(yǎng)生的好時候,不妨把這 “3 肉” 端上餐桌,讓全家跟著老傳統(tǒng)吃,補夠能量,防住秋寒,安穩(wěn)過秋天。覺得有用的話,別忘了點贊轉(zhuǎn)發(fā)給身邊的朋友,讓更多人知道立秋 “3 肉” 的講究,一起吃出健康,福氣自然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