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帕金森,很多人會聯(lián)想到“手抖不停”“行動遲緩”,甚至將其等同于“老年癡呆”。事實上,帕金森是一種常見的神經(jīng)系統(tǒng)退行性疾病,主要影響中老年人,典型癥狀包括靜止性震顫、肌肉僵直、運動遲緩以及平衡障礙等。隨著病情進展,患者可能出現(xiàn)行走困難、吞咽障礙,甚至影響生活自理能力。但值得注意的是,帕金森并非不治之癥,通過科學干預,能有效改善癥狀、延緩進展。
從事中醫(yī)臨床近30年的盛大夫,常說這樣一句話:“帕金森如風中殘燭,西醫(yī)是擋風的墻,中醫(yī)是添柴的火,唯有二者相濟,才能讓生命之火燃得更久、更穩(wěn)。 ”他認為,帕金森在中醫(yī)屬 “顫證” 范疇,多因肝腎虧虛、氣血不足、痰瘀阻絡所致,治療需辨證施治,從根源上調(diào)理身體機能。
58歲的張先生就是盛大夫的患者之一。3年前,他發(fā)現(xiàn)自己右手靜止時總不自覺顫抖,拿筷子、系紐扣都變得困難。起初以為是 “老毛病”,直到半年后出現(xiàn)左腿僵硬、走路拖步,才被確診為帕金森。服用西藥后癥狀有所緩解,但副作用讓他時常頭暈、惡心,病情反復讓他日漸消沉。
初見盛大夫時,張先生步態(tài)蹣跚,雙手震顫明顯,說話聲音低沉且含糊。盛大夫仔細詢問病史:“平時是不是容易腰酸腿軟?夜里睡覺會不會盜汗?” 隨后把脈觀舌,發(fā)現(xiàn)他舌質(zhì)暗紅、苔薄白,脈象沉細。結(jié)合癥狀與體征,盛大夫判斷其屬“肝腎陰虛,兼夾痰瘀”證——肝腎不足則筋脈失養(yǎng),痰瘀阻滯則氣血不暢,二者共同導致震顫、僵直。
針對張先生的情況,盛大夫開出了以“滋補肝腎、化痰通絡”為原則的藥方:熟地黃、山茱萸滋補肝腎;天麻、鉤藤平肝息風;丹參、紅花活血化瘀;茯苓、白術(shù)健脾化痰。 同時叮囑他配合西藥,調(diào)整劑量,避免副作用疊加。
堅持用藥3個月后,張先生的手抖明顯減輕,走路不再拖步,甚至能獨自下樓散步。他感慨道:“原以為這輩子就這么廢了,沒想到盛大夫的藥讓我重新站了起來!”
最后,盛大夫提醒廣大帕金森患者:本病病程長,需長期調(diào)理,切勿急于求成、擅自停藥。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適度運動,如太極、散步,保持心情舒暢,飲食上可多吃黑芝麻、核桃等滋補肝腎的食物。中西醫(yī)結(jié)合,科學管理,才能更好地應對帕金森帶來的挑戰(zhàn)。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