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央媒報道,當?shù)貢r間8月11日,烏克蘭總統(tǒng)澤連斯基與印度總理莫迪進行了電話交談,雙方就雙邊合作及整體外交局勢等議題進行商討。
這個時間點就很有意思,前腳澤連斯基剛得到來自歐盟的“和平提案”,向特朗普釋放愿意讓渡俄占地給俄羅斯以換取和平的信號,后腳又一通電話,同莫迪深夜“密談”。
其實澤連斯基的做法也不難理解,烏克蘭作為美俄歐三方的人偶,一直在三方的指揮棒下起舞,但三方所求不同,對烏克蘭的“指揮”也互相沖突,致使烏克蘭落到如今“遍體鱗傷”的地步。
俄烏戰(zhàn)爭打到現(xiàn)在,基本上美俄雙方都達成了基本目標。美國拿走了烏克蘭的經(jīng)濟與未來,俄羅斯拿到了土地,歐洲想讓烏克蘭成為歐洲門戶屏障這一想法,雖然無法達成,但有總比沒有好,“殘存”的烏克蘭,至少還能充當個對俄“報警器”。
但這顯然不是澤連斯基想要,也不是烏克蘭民眾希望的。
從澤連斯基的角度來看,國際上能對美俄會談造成影響的國家并不多。歐洲明面上支援,實則算盤打得啪啪響,中國則一直秉持中立。
環(huán)視一圈下來,只有印度限制對俄油的進口,讓美國對俄制裁得以真正生效,對俄羅斯經(jīng)濟造成壓力,才能對美俄會談造成動搖。這也是澤連斯基深夜求援,與莫迪進行電話會談的重要原因。
但澤連斯基怎么都想不到,自己將希望寄予印度的決定,將會是壓倒自己的最后一根稻草。
據(jù)國際能源署的數(shù)據(jù)顯示,印度6月日均進口俄油176萬桶每日,經(jīng)過印度加工后的成品油,30%流入波蘭等東歐國家。諷刺的是,這些國家正是烏克蘭最堅定的支持與支援者。
俄烏戰(zhàn)場上,俄軍開著東歐“出資”的坦克,“收割”烏克蘭士兵,踐踏烏克蘭的土地,再也沒有比這戲謔的“喜劇”了。
這通電話與其說澤連斯基向印度求援,不如說是請求莫迪,不要讓烏克蘭人民的血流得那么廉價。但可惜的是,澤連斯基除了口頭哀求一下,完全沒有任何能打動莫迪的籌碼。
自俄羅斯被施加經(jīng)濟制裁后,印度通過購買俄羅斯低價石油,為國家財政減輕不少的負擔。更何況印度通過倒賣俄油,已經(jīng)從歐洲口袋里撈走至少數(shù)百億美元。即便是在特朗普的脅迫下,俄印石油貿易也沒有終止,澤連斯基想用三言兩語說動莫迪停止買賣俄油,顯然不太現(xiàn)實。
當?shù)貢r間8月11日,澤連斯基通過社交媒體發(fā)文,表示印度認同 “任何涉及烏克蘭的議題都必須由烏克蘭參與” 的立場。同時表示莫迪同意計劃在9月聯(lián)合國大會期間,舉行會晤
同日晚些時候,印度總理辦公室發(fā)表公文強調,印度支持和平解決俄烏沖突,支持烏克蘭參與所有涉烏議題。
其實從兩者發(fā)布的言論來看,印度的意思很明確,你們打你們的,只要你還在總統(tǒng)位子上,聯(lián)合國開會我就給你留把椅子。就差直接說,不要打擾我做生意。
莫迪避重就輕的表態(tài),也算徹底斷了澤連斯基的念想。其實莫迪這番言論也有向美俄表態(tài)的意思。
沒兩天,特朗普和普京就要在阿拉斯加舉行雙邊會晤,雙方推動俄烏停火的決心,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先前歐洲迫于無奈,架著澤連斯基沖上去,除了碰了一鼻子灰以外,沒有任何實際成果。
有了前車之鑒,印度自然不想趟這趟渾水,這也意味著,烏克蘭端上餐桌被“瓜分”,已經(jīng)是一個注定的事實了。
實際上,印度同樣作為美俄博弈的受害者,迫于無奈向俄羅斯加強合作,但這并沒有得到俄羅斯尊重,反而將印度陷入一個進退兩難的局面。
印度對石油的龐大需求,注定要在美俄之間選一個,但一直以來的墻頭草性格,讓印度靠攏俄羅斯的同時,還和美國拉拉扯扯,這也就造成美印關系走低,但俄羅斯也擺臉色給印度。上個月,印度進口的俄原油含硫量突然升高,致使煉廠設備故障頻出就很好說明這一點。
印度和烏克蘭同為這場“和平談判”的“受難者”,不僅處處受制于人,甚至連自身的話語權都被剝奪,在某種意義上完全是咎由自取,如果能早日看清形勢,及時堅定立場,也不至于落到如此地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