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歷史的人都知道,在封建時代,馬匹是非常重要的戰(zhàn)略資源,它不僅是騎兵賴以存在的基礎(chǔ),還是古代交通運輸?shù)年P(guān)鍵一環(huán)。
經(jīng)濟強大、物資豐富的宋朝之所以常常在對外作戰(zhàn)中大敗虧輸,和它沒有足夠的養(yǎng)馬地是密不可分的。
即便是在如今汽車、火車已經(jīng)大規(guī)模普及的情況下,很多地區(qū)馬匹的重要性依然是無可取代的,比如我國西南很多地區(qū)依然對騾馬有較高的需求。在不少地方,普通馬匹的售價也在五位數(shù)以上。
但有的時候,馬匹過多也不是一件好事,比如澳大利亞近些年就因為野馬的泛濫被搞得焦頭爛額。面對漫山遍野里奔騰肆虐的駿馬,澳大利亞官員的內(nèi)心卻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澳大利亞野馬
澳大利亞野馬的泛濫
相信不少人在看到“澳大利亞野馬泛濫”這個新聞的時候一定會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好像這個地方已經(jīng)誕生了無數(shù)野生動物泛濫的新聞,前有野貓、后有野兔,讓當?shù)卣嗖豢把浴?/p>
和之前的野貓與野兔一樣,野馬對澳大利亞來說也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外來物種”。
在這片領(lǐng)土沒有被歐洲人發(fā)現(xiàn)之前,廣闊的澳洲大陸上根本沒有任何蹄類動物,野馬自然也包含其中。
根據(jù)史料的記載,第一批出現(xiàn)在澳大利亞的馬匹是在1788年,它們乘坐貨船千里迢迢從歐洲被運輸?shù)桨闹薮箨憽R驗槎际蔷艏氝x的馬匹,所以其生存能力和體質(zhì)都非常出色。
澳大利亞野馬
原本這些馬匹是作為運輸工具來使用的,但是當時定居在澳大利亞的多為囚犯及其后裔,對農(nóng)事并不熟悉。
這些人制作的牧場圍欄很多都不過關(guān),高度嚴重不足,這就導致不少牧場都出現(xiàn)了馬匹翻越圍欄逃跑的情況,出逃的馬匹繁衍生息,就逐漸出現(xiàn)了野馬群。到目前為止,澳洲的野馬數(shù)量已經(jīng)超過40萬匹,而且每年以驚人的速度在增長。
野馬之所以會在澳大利亞泛濫成災,有幾方面的原因。首先是這里并沒有形成完整的生態(tài)鏈,因此對食草動物是極為友好的。
無論是在亞洲還是非洲的草原,野馬的族群數(shù)量都在有效控制中,因為它們在那些地方有狼群、獅群這樣恐怖的天敵。而澳洲草原根本沒有大型的食肉動物,野馬可以“毫無顧忌”地發(fā)展族群。
澳大利亞野馬
其次,澳洲大陸的很多地區(qū)氣候都非常適合野馬生存,比如它的中西部草原氣候溫和、降雨量大,給野馬提供了豐富的食物和充沛的水源,即便族群翻番也不用擔心生存的問題。
最后,很多野生動物的種群之所以在現(xiàn)代社會出現(xiàn)嚴重的數(shù)量不足,是因為人類的活動限制了它們的生存空間。
而澳大利亞不存在這個問題,這里實在是過于地廣人稀了,7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只有2000多萬人,對野生動物的影響比其他地方要小很多。
而且,澳大利亞中西部草原的環(huán)境對人類來說遠沒有沿海區(qū)域合適,所以這里生活的人就更稀少了。種種因素的疊加下,給了野馬過于安逸的生存環(huán)境,其種群數(shù)量自然飛速擴張。
澳大利亞野馬
野馬泛濫的危害
從20世紀末開始,澳大利亞政府就一直在嘗試通過各種辦法去控制野馬族群的數(shù)量。
當?shù)氐纳飳W家也多次在媒體上呼吁,必須將野馬的數(shù)量控制在當前規(guī)模的三成以下。
甚至不少生物學家在接受采訪的時候還表示,支持政府采取一些殘忍的辦法去控制野馬的數(shù)量。他們之所以會說出這樣的“暴論”,實在是因為野馬泛濫對澳洲生態(tài)的威脅非常巨大。
這個問題其實很好理解,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承載能力是有限的,一旦超出,必然會導致很多問題。正常的草原生態(tài)系統(tǒng)里,食草動物有食肉動物作為威脅,其種群數(shù)量不會太大,能夠和草原的植被生長形成動態(tài)的平衡。
澳大利亞野馬
但是這一點在澳洲是不存在的,沒有天敵的野馬大量繁殖,它們對食物的需求量很高,如果不加以控制,就會對草原的植被造成巨大的威脅。
事實上,澳大利亞中西部的不少草原就因為野馬和野兔的泛濫導致出現(xiàn)了植被稀少、荒漠化加劇的問題。
其次,野馬的存在本身就會對澳洲草原的植被造成損傷。澳大利亞本土就沒有蹄類動物,這里的食草動物基本上都是軟足,因此,澳洲本土的植物根本已經(jīng)適應了不被踐踏的環(huán)境,貿(mào)然出現(xiàn)了這么多野馬,對它們的生存繁衍是巨大的威脅。
不僅如此,根據(jù)澳洲生物學家的研究,野馬的存在還會破壞草原的水道,影響其他食草動物的生存。據(jù)悉,因為野馬群的增加,草原河流的徑流數(shù)明顯提升,這也導致河流的水質(zhì)大幅度下降。
澳大利亞野馬
最后,野馬群的泛濫還會加劇草原的水土流失,導致沙漠化程度提升。這也很好理解,被野馬踐踏之后的土地都會變硬,甚至出現(xiàn)板結(jié)的情況。
而這樣的土地是很不適合植被生存的,時間長了,土壤流失的情況就會加劇,形成水土流失的惡性循環(huán)。
根據(jù)官方公布的資料,澳大利亞如今的荒漠和半荒漠面積已經(jīng)超過了340萬平方公里。
如果任由野馬、野兔等入侵物種繼續(xù)肆虐下去,澳洲的荒漠化問題極有可能嚴重到無法挽回。
澳大利亞
為何不出口給中國
看到這里,相信有不少人就好奇了,既然澳大利亞一心想要解決野馬泛濫的問題,為什么不把這些馬匹出口到需要的國家?比如中國對馬匹的需求度就很高,萬元一匹是很常見的售價。
這個解決辦法聽上去似乎很不錯,但是在具體執(zhí)行的時候卻有很多問題,最終澳洲政府并未采納。
首先出口野馬有一個最大的難題,那就是捕捉。想要在廣袤無垠的草原中抓住機動性極強的野馬,是非常困難的。據(jù)悉,野馬的奔跑時速在50公里左右,同時還有超強耐力。
而且它和兔子這樣小型的食草動物不同,普通的陷阱對它們幾乎沒有威脅。而大型陷阱不僅要耗費大量的人力和物力,還有可能造成馬匹的損傷,最后反而得不償失。
澳大利亞野馬
其次,野馬的運輸成本極高,這導致即便選擇將其出口,能收獲的利益也非常有限。
古代歐洲之所以能將馬匹運輸?shù)桨闹?,是因為它裝載的是家養(yǎng)的馬匹,它們已經(jīng)經(jīng)過了人類的馴化。
而野馬則是完全不同的,它們的脾氣非常暴躁,根本無法長時間待在封閉狹小的空間中。這就意味著,運輸野馬必須要在相對較為寬敞的空間,還需要專門派人進行管理。這樣的話,運輸?shù)臄?shù)量必然受到限制,人力成本也會大幅度提升。
而且需要注意的是,這些野馬去了國外后是否能適應當?shù)氐沫h(huán)境,還是一個未知數(shù)。因此即便有國家對這些馬匹感興趣,價格也要比正常市價低很多,遠不如人工馴養(yǎng)的品種。
澳大利亞
當然,如果只是利潤上有所欠缺,相信急于解決問題的澳大利亞政府還是愿意嘗試的,甚至讓他們貼錢也不是不可以。
然而,這個世界上大部分國家對于野生動物的進口都是有著很大限制的,中國在這方面尤為嚴格,需要經(jīng)過層層檢查,確保沒有問題之后,才會考慮引進。
因為外來物種引入之后,如果管理不當,會對當?shù)氐纳鷳B(tài)環(huán)境造成嚴重的破壞,更何況野生動物還可能攜帶有傳染性疾病。因此,大部分對馬匹有需求的國家更愿意花錢和時間去培育自己的本土品種,基本不會考慮從國外大規(guī)模進口。
總的來說,通過出口的方式來解決野馬泛濫的問題基本上是行不通的,只能考慮別的方法。
澳大利亞野馬
依然缺乏有效手段
從實用性的角度來看,直接射殺是解決野馬泛濫問題最有效的辦法。澳大利亞政府也確實這么做了,但是效果并不太好。
首先,野馬的獵殺難度是比較大的,它的機動性很強,不容易命中。何況它還有出色的生命力,即便一槍命中也不一定能擊斃。其次,完成對野馬的擊殺后,尸體如何處理也是一個很大的難題。
澳大利亞不僅沒有大型食肉動物,也沒有大型的食腐動物。如果把野馬的尸體直接丟在荒野中,很可能會導致其他問題。
而如果要妥善處理野馬的尸體,那就需要耗費更多的人力和物力,對財政的壓力是非常大的。
澳大利亞
另外,除了捕殺,澳大利亞政府也曾經(jīng)嘗試過對母馬使用避孕措施來降低種群繁衍的速度。但這個措施后來因為種種原因被迫擱置,并沒有取得很好的效果。
最后,澳大利亞政府捕殺野馬的行為也經(jīng)常遭到各種反對和阻撓。
因為不少澳洲人對野馬有較深的感情,堅持認為它是老祖宗留下的饋贈,甚至新威爾士州還專門出臺了保護野馬的相關(guān)法律。
澳大利亞野馬
結(jié)語
總的來說,野馬的泛濫已經(jīng)成為困擾澳大利亞政府的一大難題。
它在治理這個問題上使用了各種手段,但效果都不太明顯,只能眼睜睜看著野馬的種群一天天擴大。
發(fā)生在澳大利亞的“慘案”有力地證明了防范和治理外來物種入侵的重要性,難怪相關(guān)部門會針對這個問題推出多項措施。
看似不起眼的外來野生動物,對環(huán)境的威脅是非常大的。放任這個問題不管,必然要面臨對生物多樣性和生態(tài)平衡的破壞。
參考資料
《澳大利亞生態(tài)環(huán)境 : 現(xiàn)狀與啟迪》——韓曉燕、郜紅華
《荒漠草原動物的代表物種——普氏野馬》——孟玉萍、胡德夫、陳金良、曹杰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