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王者開庭”這一話題在微博熱搜上迅速登頂,引起了玩家的激烈討論,相信當日也有不少玩家在各大社交媒體上刷到了此事。
不過經過了兩日的輿論發(fā)酵后,此事件的討論方向似乎有些失控,關于《王者榮耀》討論中的極端聲音開始增加,也有人斥責原告孫千和“浪費司法資源”,甚至其他廠商以及相關產品也被卷入其中,這件事的后續(xù)影響,似乎還在蔓延。
1.
這個被稱為“中國游戲算法訴訟第一案”,或許會載入中國游戲史的案件,于8月12日在深圳市南山區(qū)人民法院開庭。
原告是一位來自山東青島的律師孫千和,她表示自己是一位有著七八年游戲齡的《王者榮耀》資深玩家。因為在打《王者榮耀》排位賽的過程中,孫千和發(fā)現(xiàn)自己連勝之后總是會遭遇連敗,認為匹配到的隊友實力與自身并不在相同階段,覺得自己是被“算法”控制了,于是便將騰訊旗下兩家公司——深圳市騰訊計算機系統(tǒng)有限公司、騰訊科技(成都)有限公司以網絡服務合同糾紛訴至深圳南山區(qū)人民法院。
其實從2024年開始,孫千和就相繼在抖音、B站等平臺發(fā)表“《王者榮耀》通過匹配機制控制玩家勝率”的相關觀點,2024年6月遞交了訴狀后,不斷更新著起訴騰訊的進度,一直到今年的8月12日開庭,更新也在繼續(xù)。
整個庭審過程約5個小時,原定于15點30分的庭審提前了1個小時開始,于19點30分結束,法院并未當庭宣判。
但在庭審結束后的媒體采訪中,孫千和坦言:“庭審已結束,由于對方在開庭前補充提交了部分證據,導致未能當庭完成質證,后續(xù)將通過提交書面質證意見給法院,預計不再另行開庭。”
孫千和直言自己的訴求,就是要求騰訊公開《王者榮耀》的匹配算法。
在大河報的采訪中,孫千和進一步表示:“依據的法律不僅僅只有《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還有《電子商務法》《未成年人保護法》《民法典》《個人信息保護法》,以及國家對于人工智能和算法出臺的大量規(guī)定。只有公開匹配算法機制,玩家才能判斷是否合理。只有消除玩家的疑慮,才是游戲發(fā)展的長久之計?!?/p>
孫千和B站上的最新一期視頻是在13日下午4點更新的,視頻中她肯定了法庭上每個人的敬業(yè)精神,對認為她是“浪費司法資源”的聲音進行了駁斥,并表示“法治進步需要付出代價,看似低性價比的訴訟,恰是制度更新付出的必要成本,今天看似無所謂的某個案件,可能正在為明天建立更公正的規(guī)則奠基。”
2.
此案能引發(fā)現(xiàn)象級轟動,甚至被稱為“中國游戲算法訴訟第一案”,主要由于《王者榮耀》國民級的影響力。
8月13日,騰訊公布了2025年Q2財報,財報顯示Q2期間騰訊收入為1845億元,其中網絡游戲業(yè)務收入達592億元,這里面國際市場游戲收入188億元,同比增長35%,本土市場收入則是同比增長17%,達到了404億元。
騰訊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zhí)行官馬化騰也在財報中對其進行了重點提及,表示:“《王者榮耀》及《和平精英》等長青游戲向平臺化進化并加大了AI的應用......使得我們的游戲業(yè)務在用戶及收入側均表現(xiàn)出色?!?/p>
值得注意的是,有相關媒體統(tǒng)計這已是《王者榮耀》第35次登上騰訊財報。
另根據AppMagic的估算,《王者榮耀》是今年上半年唯一一款收入破10億美元的手游,作為騰訊最具代表性的旗艦長青游戲之一,該作在2022年至2024年已實現(xiàn)全球收入“三連冠”。
正因如此,此案件在輿論助推下開始變得越來越大,最初所涉及的還是“匹配機制”,隨著慢慢發(fā)展,如今“游戲算法”“玩家知情權”“相關公共利益”甚至其他游戲廠商的其他產品都在成為討論的焦點,進一步助推了討論的范圍,玩家們的情緒也在多方影響,包括自身過往游戲體驗的影響下開始發(fā)生偏移,甚至社交媒體上出現(xiàn)了一些極端的聲音。
其實想要從一個更清晰的角度去看待這件事,不妨先縷清案件本身。
3.
該案中,孫千和以《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中的知情權作為請求基礎,要求公開《王者榮耀》游戲的玩家對局匹配機制,其中包括:影響《王者榮耀》系統(tǒng)給玩家賬號匹配隊友和對手的具體因素、各因素在不同游戲模式(比如排位賽、巔峰賽、匹配賽、娛樂模式等)下的占比和權重大小等。
被告騰訊則認為,《王者榮耀》的匹配機制能為騰訊在游戲服務市場帶來相應的競爭優(yōu)勢,屬于騰訊的技術秘密。關于消費者知情權,并未要求游戲公司公開游戲服務背后的技術方案和技術細節(jié)。盡管公開游戲匹配機制并非法定義務,《王者榮耀》自上線游戲以來,主動向用戶溝通,通過各個官方渠道說明匹配機制。
南方都市報圍繞此案件采訪了北京恒都(上海)律師事務所運營主任、上海市律師協(xié)會調解專業(yè)委員會副主任鄧哲律師,他表示從訴訟的角度看,在該案件中原告要完成舉證責任難度非常大。
“從事實層面來看,‘連勝幾局就連敗、勝率趨近50%’的情況需要大量游戲過程視頻來證明。同時還存在樣本量問題,即需要證明這個問題不僅發(fā)生在一個用戶身上,工作量非常大;另外原告還需要證明匹配機制和輸贏相關,我們都知道輸贏會有多種因素影響,和隊友、你的狀態(tài)、組合情況、戰(zhàn)術、配合情況、對手的情況等因素都相關,變量太多。我們起訴要分析的是一個競技游戲中導致勝負的因素有多少因子,而這些因子中又有多少和匹配機制相關,而不是和其他像網速等事情相關;還需要考慮的是,哪怕是我確實鎖定到某個因子和匹配機制相關,那這個相關性又有多大的程度?能不能到因為A所以B這樣的強相關角度?”
孫千和也在采訪中聊到了匹配機制不公布的問題,她認為如果玩家已經五連勝或者六連勝了,那下一局玩家就會明顯感覺到,系統(tǒng)覺得玩家該輸了,這樣的輸讓人很有挫敗感。她也列舉了許多玩家的評論作為證據,以此指出《王者榮耀》的ELO機制并不公平,這種不公平的現(xiàn)象并不是個例,在匹配機制的影響下,玩家們的勝率會被控制在50%。
據參加庭審旁聽所述,騰訊方認為《王者榮耀》游戲對局的勝負受團隊配合、陣容搭配、戰(zhàn)術選擇、玩家狀態(tài)等諸多因素影響,并非由匹配機制決定,匹配機制無法決定游戲對局勝負。騰訊還在現(xiàn)場提供了多個隨機抽取的玩家公開可查的勝率情況,這些玩家的勝率分布在70%—80%之間,均不在50%左右,騰訊認為這些證據表明“控制玩家勝率在50%”的描述與事實不符。
鄧哲律師則覺得,原告感覺不公平和法律上的公平之間是存在一定差距的?!案偧碱愑螒蚰阍谮A的時候別人就在輸,你在輸?shù)臅r候別人就在贏,這個公平要怎樣才叫做公平?!编囌苷f。
此外,匹配算法是否屬于商業(yè)秘密、技術秘密,以及是否要公開的問題,也成為了原告與被告的辯論焦點,孫千和覺得騰訊所公開的匹配機制還遠遠不夠。
的確,服務價格、付費項目、基本規(guī)則、賬號管理等內容,確實被包含在網絡游戲服務范疇之內,但匹配機制的算法細節(jié)是否屬于此范疇,現(xiàn)行法律并未明確界定,也沒有相關判例予以參考,這也是為何此主張會成為本案的爭議焦點。
而騰訊方表示,原告要求的“細節(jié)”,會涉及到匹配機制背后的技術方案和技術細節(jié),倘若進一步公開,相關技術細節(jié)將可能成為黑產的作弊說明書,最終損害廣大正常游戲玩家的利益。雖然無法定義務,《王者榮耀》會始終與玩家保持溝通,持續(xù)向玩家說明匹配機制。
鄧哲認為,當事件屬于技術秘密、商業(yè)秘密范疇、內部運營策略的范圍時,就不屬于知情權范疇,因為這會涉及到企業(yè)的產品競爭力、自主競爭權等。該案件中,原告要求公開的游戲匹配機制是一種調配策略,屬于內部邏輯,在法律屬性上更偏向于是運營策略,他覺得法院在判決時大概率會傾向于認為屬于商業(yè)秘密范疇。
大河報的采訪中,問到了案件未來會如何發(fā)展,孫千和表示:“接下來,我會對騰訊方面補充提供的新證據進行書面質證,并向法院提供材料。在我看來,案件應該不會進行二次開庭,我是希望雙方能夠達成一致意見,但需要騰訊有切實的行動?!?/p>
“打破信息繭房,讓困在算法里的用戶走出來,最好的辦法就是公開算法。騰訊作為大型互聯(lián)網企業(yè),應當堅持技術向善,《王者榮耀》作為一款有數(shù)億用戶的游戲,不應否認自己對公共利益存在重大影響。”孫千和說。
此案后續(xù)會如何發(fā)展,游戲智庫也將持續(xù)關注,同時我們也希望,此案件會對游戲產業(yè)提供更多正向價值,為其未來發(fā)展給予矯正作用。
合作/投稿 請加微信:GameTHK-Jsisi
歡迎訪問 http://www.gamethk.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