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意味著日本海自的艦艇將可以常態(tài)化的部署在菲律賓的軍事基地。
這個消息一出來,南海的局勢又添了一把火,9月11日,菲律賓和日本的《互惠準入?yún)f(xié)定》(RAA)就要正式生效了。
意思就是說這兩國軍隊進入彼此境內(nèi)更更加便利了,這就意味著日本海自的艦艇未來可能會頻繁出現(xiàn)在蘇比克灣這樣的戰(zhàn)略要地,而菲律賓海軍可沒那么多船往日本跑。
這可不是普通的軍事合作,它標志著日本在東南亞的軍事存在進入了一個新階段,要知道,這是日本首次和東盟國家簽這種深度防務(wù)協(xié)議,之前它只跟澳大利亞、英國這些“五眼聯(lián)盟”成員搞過類似操作。
而菲律賓之所以愿意開這個口子,是因為他們現(xiàn)在急需外部力量撐腰,而東京也正好想找個跳板。
其實日本這幾年在菲律賓的軍事布局早就開始了,今年3月,日本最先進的“最上”級護衛(wèi)艦“能代”號就首次??苛颂K比克灣海軍基地,還高調(diào)向媒體展示艦上的魚雷、掃雷無人機等裝備。
值得關(guān)注的是,這個協(xié)定生效后,意味著未來南海的聯(lián)合行動中,日本可能不再只是幕后支持者,而是直接參與者。
雖說這兩國給自己這次的理由找的冠冕堂皇,什么維護國際秩序,但明眼人都看得出來,真正的目標是誰,中國在南海的活動一直是菲律賓的心病,而日本在東海和釣魚島問題上也跟中國較著勁。
兩國一拍即合,背后還有美國的影子,今年4月美日菲三國剛開過峰會,現(xiàn)在軍事合作就加速落地,很難說只是巧合。
不過,這種合作未必如菲律賓所愿,依賴外部軍事力量來對抗鄰國,往往是一把雙刃劍,日本雖然愿意提供裝備和訓練,但它自己的憲法限制決定了它不可能像美國那樣直接下場撐腰,而美國嘴上喊得響,實際行動卻總是留一手,最近幾次中菲海上摩擦,美軍可沒直接介入。
更微妙的是,菲律賓國內(nèi)對日本的軍事介入并非毫無顧慮,畢竟二戰(zhàn)期間這倆也是有著歷史的仇恨的。
如今日本自衛(wèi)隊要重新踏上菲律賓土地,難免讓人想起那段歷史,雖然馬科斯政府現(xiàn)在全力推進合作,但民間和部分政治團體對“引狼入室”的擔憂一直存在。
對中國來說,這當然不是什么好消息,但客觀來看,日本在南海的軍事存在短期內(nèi)還無法改變地區(qū)力量對比。
真正的變數(shù)在于,這種合作會不會刺激更多國家跟進?比如澳大利亞已經(jīng)和菲律賓簽了類似協(xié)議,未來會不會有更多域外國家以“安全合作”名義介入南海?如果形成連鎖反應,地區(qū)的安全格局可能會更復雜。
說到底,軍事條約只是一張紙,真正的較量還是在海上,菲律賓想借外力制衡中國,日本想突破戰(zhàn)后束縛擴大海外軍事存在,美國則希望盟友幫它維持亞太主導權(quán),但各懷心思的合作能走多遠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