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國際影后,一個春晚出身的小品演員,這兩人同臺本就夠反差的,偏偏還真干起來了。
“你的演技,根本沒資格站在這個舞臺上?!?/p>
這話太過尖銳,現(xiàn)場觀眾都不禁倒抽一口冷氣。
要知道,當年春晚那句“眼睛一閉一睜”可是逗得全國觀眾哈哈大笑,怎么到這兒就成了“沒資格”呢?
小沈陽沒有像以往那樣咧嘴嬉笑。
他站在聚光燈下,臉上表情如同冰封的湖面般平靜,可眼中卻燃燒著怒火。
等章子怡說完,他開口了,聲音不大,但每一個字都擲地有聲:“我承認我不是中央戲劇學院或北京電影學院畢業(yè)的,演不好張東升那樣的角色,但我這幾年也沒閑著?!?/p>
臺下突然有人鼓掌,掌聲稀稀落落,就像雨點打在鐵皮屋頂上。
這話看似簡單,可懂行的人都明白其中蘊含著多少故事。
2009年《不差錢》爆火的時候,小沈陽可是一夜就能賺一套房的人。
但后來呢?
《三槍拍案驚奇》被罵是爛片,《大笑江湖》票房慘敗,觀眾的新鮮感一過,就開始喊他“江郎才盡”。
最傷人的是某次商業(yè)演出,他剛上臺就聽到臺下有人喊:“下去吧!我們要看宋小寶!”
這話比東北三九嚴寒的風還要刺骨。
但他沒有退縮回小品的舒適區(qū),反而較上了勁。
拍電影票房不佳?那就去演話劇鍛煉臺詞;觀眾說他只會耍寶?偏要參加演技類綜藝接受挑戰(zhàn)。
這次參加《我就是演員》,他明知道會被專業(yè)人士批評,還是來了,就是為了爭那一口“演員”的氣。
章子怡顯然不想給小沈陽臺階下。
看到小沈陽還敢反駁,她冷笑一聲,拋出致命一擊:“沒趙本山誰認識你?”
這話太傷人了,現(xiàn)場瞬間安靜得連空調(diào)出風的聲音都能聽見。
所有人都等著看小沈陽如何回應,是認慫、哭訴,還是撒潑?
結(jié)果小沈陽腰桿挺得筆直:“趙老師讓我火過,這是我一輩子的福氣。但我是否繼續(xù)演戲,還輪不到您來決定?!?/p>
這話說得太妙了,既給師父留了面子,又維護了自己的尊嚴。
章子怡當場臉色就變了,估計她沒想到這個“土味笑星”能說出如此硬氣的話。
其實這個場面很有意思。
章子怡是什么人?
她是戛納紅毯的???,奧斯卡評委,家里的獎杯多得都能開博物館了。
在她眼里,演戲是一門神圣的藝術(shù),必須按照科班的方式來。
小沈陽呢?
13歲輟學去唱二人轉(zhuǎn),還在洗浴中心演過小品,靠觀眾扔上舞臺的鈔票維持生計。
他倆就像米其林大廚和路邊攤攤主在爭論“什么才是好味道”,完全不在一個頻道上。
但你能說章子怡全錯了嗎?也不盡然。
小沈陽在《唐人街探案》里演技確實生硬,有些鏡頭明顯接不住戲。
可問題是,藝術(shù)真的能用同一標準去衡量嗎?
節(jié)目播出后,網(wǎng)上炸開了鍋。
有人說章子怡“真性情”,就該有人整治這些跨界撈錢的人;也有人罵她“何不食肉糜”,忘了自己當年拍《我的父親母親》時還被說成“只會傻笑的村姑”。
最扎心的一條熱評是:“國際章當然不懂,我們底層老百姓要的不是多高超的表演,就圖個真實感?!?/p>
這話點到了關(guān)鍵,小沈陽們或許臺詞不夠標準,但那種源自生活的生命力,是很多學院派演員一輩子都學不來的。
如今的小沈陽依舊不溫不火,演網(wǎng)絡(luò)大電影、參加綜藝,偶爾在話劇舞臺上磨煉演技。
再也沒人喊“陽仔最棒”,但他的微博簽名改成了“演員小沈陽”。
這三個字,就是他那晚爭來的榮譽。
而章子怡后來在一次采訪中說:“任何行業(yè)都需要打破偏見?!?/p>
不知道這是不是在隔空回應那場風波。
你瞧,時間最終會讓所有激烈的對立,都變成值得回味的過往。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