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滾動播報
(來源:上觀新聞)
上世紀60年代,一部影片《51號兵站》,讓梁波羅飾演的“小老大”梁洪成為一代人的記憶。影片中,梁洪以“上海幫會小老大”的身份為掩護,在日軍嚴密控制的上海,將一批批急需的軍用物資送往前線。智計百出、臨危不亂,地下黨工作者的形象也在他的演繹下變得立體而鮮明。
我們在尋訪中,勾勒抗日戰(zhàn)爭時期上海隱蔽戰(zhàn)線的內在運轉網絡,挖掘地下黨在獲取情報、發(fā)動群眾抗日救亡的英勇事跡。講述這段歷史的文藝作品《51號兵站》,當仁不讓地成為我們抽絲剝繭的第一站。
寶豐魚行:物資轉運的關鍵錨點
寶豐魚行!一提到《51號兵站》的故事原型,幾位黨史研究專家脫口而出的,便是位于寶山吳淞口地區(qū)的這個“秘密聯(lián)絡站”?!皻v史上并沒有真實存在的‘51號兵站’,之所以叫這個名字,是因為‘小老大’原型張渭清家里的門牌號就是51號。”華東師范大學教授鄔正洪說。
盡管“兵站”沒有實體概念,但影片中的地下交通線卻真實存在??谷諔?zhàn)爭時期,寶山區(qū)吳淞口因其得天獨厚的地理優(yōu)勢,既可以走水運至淮北抗戰(zhàn)區(qū),又有大場機場可以空運,成為日軍軍需軍備重地,也是各方勢力角逐、獲取情報和物資的關鍵錨點。
寶豐魚行,就是在這樣的條件下成為地下交通運輸線的重要點位。
跟隨寶山區(qū)檔案局原副局長、二級調研員譚雪明的腳步,我們來到寶山區(qū)淞興路137號的吳淞開埠紀念廣場。廣場西側,吳淞新城西區(qū)的綠化郁郁蔥蔥,不時傳來的蟬鳴聲為廣場上鍛煉的市民添了幾分閑適。但80年前,這里卻是另一番場景。
寶豐魚行是吳淞鎮(zhèn)三大魚行之一,平日魚販、船工往來頻繁。張渭清收到要在上海建立秘密兵站的指令后,便以商人身份前往吳淞口。由于機警靈活,很快他就取得了老板蔣永清的信任,成了“小老板(代理人)”。
至此,新四軍第一師兼蘇中軍區(qū)上海地下物資采辦組的秘密聯(lián)絡點,在寶豐魚行扎了根。夜深人靜之時,魚行后院,工人們會小心將采買到的軍需物資藏入魚簍,藥品塞進米袋,再用咸魚、干草層層掩蓋、裝船。“小老大”張渭清則想辦法賄賂偽海防大隊長胡老九,買通日軍翻譯,獲取“合法”通行證,為新四軍源源不斷地提供軍需物資。
比起影片呈現(xiàn)的,真實運送過程中的驚險有過之而無不及。一次運輸時,日籍海關關員突然登船檢查。船艙內,鋼管與機器匿于蔬菜之下,稍有不慎,全船人將面臨滅頂之災。張渭清臨危不亂,掏出偽造日軍證件,以流利日語呵斥:“這是皇軍物資,耽誤軍務,你們承擔不起!”關員一時被震懾,稍猶豫后放行。
打入敵人心臟的尖兵們,隨時面臨生命威脅。1944年初夏,為了輸送一批無縫鋼管、迫擊炮和機床,張渭清假裝走私販子,設法買通日本“電訊株式會社”的朝鮮籍駕駛員,搞到敵海軍部的政治給養(yǎng)車和偽海防團的哨船,還讓偽海關關員默許晚上“偷關”。物資成功抵達了根據地,可第二天一早,敵憲兵隊就發(fā)現(xiàn)貨物失竊,逮捕了張渭清。
“他忍受了各種刑罰,咬死自己只是走私,最后在各方營救下獲救,繼續(xù)戰(zhàn)斗在地下交通線上。”譚雪明說。他告訴我們,從1943年至1945年,寶豐魚行這條海上交通線共運送133船物資,總計3萬多噸,有力支撐了新四軍的軍工生產。吳淞口的魚行、碼頭、江岸,皆為這場無聲戰(zhàn)役的見證。
小老大:無數(shù)地下黨的縮影
臨危不懼、機智果斷,地下交通線上的每一位同志,身上都有著和“小老大”一樣的無畏精神。
訪談時,鄔正洪將珍藏多年的報紙拿了出來,指著多篇關于“小老大”原型的人物報道告訴記者,“廣義上講,‘小老大’不是一個人,而是無數(shù)地下黨的縮影?!?/p>
鄔正洪翻出了多張“小老大”原型的人物報道。 栗思 攝
的確,伴隨尋訪的一步步深入,在上??椌偷牡叵陆煌ňW絡中,越來越多的“小老大”進入我們的視野。
任春至今還記得,當年影片熱映,身邊很多人看完熒幕上的事跡都告訴她,外公劉燕如就是“小老大”。她向外公求證才知道,老人家確實經歷過如此驚心動魄的革命歲月。
1943年冬,劉燕如接到一個艱巨任務:要在上海敵占區(qū)購買一批迫擊炮的炮筒、柴油發(fā)電機,還有印刷廠需要的印刷機與鑄字爐。想方設法通過層層關系,劉燕如總算買到了無縫鋼管、印刷機、鑄字爐等物資,并利用日本海軍征用的小火輪完成地下運輸?shù)娜蝿铡?删驮谖镔Y從駁船卸上岸時,運輸動靜驚動了敵人。
槍聲大作下,一臺需要10個人抬著走的柴油發(fā)電機拖住了運送的步伐,急中生智下,機器被悄悄藏在了農家打谷場的凹塘里,上面蓋上稻草,直到敵人被擊退后,再重新取出運走。
“要做地下黨,最重要的就是眼觀六路、耳聽八方,要會跟不同的人打交道,各行各業(yè)都得有小伙伴,有時候賣煙的小販一句話就能救命?!备未河邢嗤惺艿?,還有盛慕萊的外孫張黎光。
用日本軍艦運送軍用物資、用德國軍艦運送人員去根據地……張黎光講述的每個故事里,“小老大”盛慕萊始終混跡在形形色色的人群中。可哪怕置身于燈紅酒綠之中,每日經手大量的物資金錢,盛慕萊卻不為所動,一心為了抗戰(zhàn),瞞著老母親,變賣家中田畝作為“中華物產公司”的股本。
沒人算得清盛慕萊投入了多少錢。妻子后來回憶,抗戰(zhàn)勝利后,整個盛家只剩一幢年久失修的舊屋。
張黎光雖沒見過外公,卻始終記得母親講述外公事跡時的復雜心情?!澳赣H說,見外公最后一面時,外公把身上的十塊大洋全都留給了她,就匆匆離去,把生命都獻給了上海?!?/p>
永葆一顆紅心,也是任春對外公的全部印象?!八麄兡谴耍瑳]有別的想法,就是很純粹地為黨、為人民?!比未貉劭粑⒓t,話語間有些哽咽。
在尋訪過程中,我們無數(shù)次被這種“家國情懷”所觸動。
八十年前,正是這樣一群人,在市井煙火中堅守信仰,在暗流涌動中堅守自我。用最樸素的赤誠,書寫著動人的革命篇章。
他們的名字或許未曾鐫刻在豐碑上,但那顆滾燙的心、那份舍小家為大家的赤誠,早已融入這片他們用生命守護的土地,成為后世心中永不熄滅的燈塔。
原標題:《不止一個“小老大”!《51號兵站》里,藏著無數(shù)地下尖兵的“隱身日記”》
來源:作者:解放日報 栗思 杜晨薇 舒抒 牛益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