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星新聞網8月18日訊 暑期本是親子相伴的時光,卻成了家庭教育矛盾的高發(fā)期——孩子沉迷手機、拒絕溝通、情緒起伏不定……當李大爺為抑郁休學的孫女多次出現極端行為而心急如焚時,一個藏在手機里的“AI家教顧問”帶來了轉機。
在武侯區(qū)人大代表、區(qū)特殊教育學校校長蔡曉莉的指導下,他通過智能體“蔡老師說行為”找到了問題的深層原因和解決路徑:“原來不全是娃娃的錯,智能體提示可能是神經發(fā)育問題,得先看醫(yī)生!”
定制個性化干預方案
“蔡老師說行為”從八大維度為孩子“體檢”
“2020年,我們就在調研的基礎上在已有的專業(yè)平臺開發(fā)了一個用于評估孩子行為的小程序工具,但受限于其非公開性,應用稍有不足?!辈虝岳蚪榻B道,“2024年10月份開始,我們就開始對AI進行訓練,并最終于今年6月份正式發(fā)布了豆包智能體‘蔡老師說行為’?!?/p>
作為深耕特殊教育二十余年的專家,蔡曉莉深知行為干預的復雜性:“一個孩子的問題,可能涉及生理、心理、家庭環(huán)境、學校支持等多重因素。”她和團隊基于全區(qū)中小學行為問題調研,歷時多年提煉出“行為綜合干預模型”,并聯合技術專家將其轉化為專為教育領域服務的豆包智能體“蔡老師說行為”。
“蔡老師說行為”豆包智能體頁面
這款名為“蔡老師說行為”的豆包智能體,能像“體檢”一樣從人的生理和心理、物理環(huán)境和人文環(huán)境等八大維度對孩子的行為問題進行深入分析,找到問題存在的原因并生成個性化干預方案。“它降低了專業(yè)門檻,”蔡曉莉說道,“普通家長輸入‘孩子寫作業(yè)拖拉’,系統(tǒng)會提示可能是情緒抵觸、家長要求過高或學習空間不適等,并給出具體調整策略?!?/p>
豆包智能體“蔡老師說行為”的價值也在一個個真實案例中凸顯。一位曾認為孩子“天生難管教”的家長,通過“蔡老師說行為”分析發(fā)現孩子存在神經發(fā)育障礙,經確診為多動癥后,終于理解“孩子控制不了自己”;另一位為作業(yè)拖拉焦慮的母親,則被提示“過度催促可能加劇對抗”,轉而嘗試正向激勵法。
“我們家孩子問題行為比較多,經常會出現一些意想不到的問題。之前就是喜歡咬衣服,一件衣服穿上要不了多久就全咬壞了,已經影響到生活了,這個問題讓我們很頭痛?!奔议L楊女士告訴記者,“以前遇到這類問題都是上網查資料,后來學校有別的家長和老師推薦了這個‘蔡老師說行為’的智能體,我們就嘗試著使用了。我們按照這個智能體提供的干預方案實踐了大概半個月,孩子的這個問題就基本上得到解決了。”
“‘蔡老師說行為’對我們家長來說真的很有幫助,能讓我們有效解決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會出現的問題?!睏钆空f道,“很感謝‘蔡老師說行為’!”
“該工具不僅服務家長,也成為教師的‘專業(yè)助手’,有新手教師通過智能體分析學生拒學行為,快速鎖定‘人際關系欺凌’這一關鍵因素,避免了經驗不足導致的誤判?!辈虝岳驈娬{道,“AI不會帶情緒,相比于老師和家長,它能夠更加客觀地指出問題,反而減少了家校矛盾?!?/p>
據悉,該智能體成為全國首個教育行為干預AI模型并于2022年9月獲國家專利。
校家社聯動
武侯區(qū)編織心理健康“守護網”
“蔡老師說行為”的落地,離不開武侯區(qū)構建的全域教育生態(tài)。近年來,武侯區(qū)以“找問題、補短板、強機制、抓落實”為路徑,打造心理健康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強支撐。
“教育不是孤軍奮戰(zhàn),而是一場‘校家社’的共生共長。”武侯區(qū)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武侯區(qū)教育局將持續(xù)創(chuàng)新開展心理健康促進工作,同時還將繼續(xù)深化校家社協同育人機制,打造更多家庭教育品牌項目,提升區(qū)域家庭幸福感和凝聚力,助力建成有溫度的武侯家庭教育生態(tài)圈,實現家長與孩子共同成長。為生命而教,為成長奠基!
當人大代表的責任感遇上AI的普惠力,武侯區(qū)正為每個孩子編織一張無形的守護網——無論暑假還是未來,愛的支持永不缺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