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隨著小說《人生》的大火,人們得以從文字中窺見主角高加林的喜怒哀樂,跌宕人生。
作者路遙的名字也響徹大江南北,成為了炙手可熱的文壇新星。
后來,一本百萬字著作《平凡的世界》更是成為了茅盾文學獎皇冠上的明珠,激勵了中國一代又一代青年。
然而,就是這樣一位文學巨匠,生活卻不盡如人意,年僅42歲便撒手人寰,只留下了萬把欠款。
風光無限的背后究竟隱藏著怎樣不為人知的故事?路遙為何會落得這步田地呢?
一、不為人知的文學路
1992年11月17日,西安西京醫(yī)院的一間病房內(nèi)格外沉寂,病床上的男人臉色蒼白,渾身浮腫,顯然已了無生機。而此人正是42歲的路遙。
長時間的艱苦創(chuàng)作讓他的身體嚴重超負荷,積勞成疾。哪怕是大羅神仙在世,也是藥石無醫(yī),回天乏術了。
路遙逝世的消息一出,全國上下一片嘩然之聲。
而更令人感到震驚的是,他留下的一萬多塊錢的存款和好幾萬的欠款。
怎么說也是大熱作家,光稿費就有不少錢了,路遙何至于混的這么差?
其實,路遙的貧窮和艱苦早有端倪。他并非富家子弟,相反家中條件還異常貧困。
路遙出生在黃土高坡上,父母都是文盲,十口人擠在一間不大不小的老房中。
為了生計,父母將他過繼給了大伯,可大伯家的情況也沒有好到哪里去,全憑伯母撿垃圾過活。
對于路遙來說,這不過就是從一個熟悉的地方到一個陌生的地方罷了。
但好在,他有了讀書的機會,還有了一個新名字——王衛(wèi)國。
捉襟見肘的生活環(huán)境、身負重擔的生父、被迫乞討的養(yǎng)母,身邊的一切都在提醒著路遙要好好學習,唯有學習才能突破眼前的絕境。
功夫不負有心人,18歲那年,路遙就憑借著自己的本事在縣里當上了副主任。
本以為假以時日自己定會一飛沖天,功成名就,可路遙卻被罷官了,和青年女友分了手只能回到農(nóng)村擔任民辦教師。
仕途的失敗和感情的不順并沒有讓路遙心灰意冷,反倒是讓他重新?lián)炱鹆宋膶W才能,將平日里的所見所想、所感所聞都記錄下來。
后來,路遙順利考入了延安大學中文系,他迎來了事業(yè)和愛情的雙豐收。在任教階段,他與插隊女知青林達相識。
林達的知性大方很快吸引住了路遙,兩人都熱愛文學,有著共同的興趣愛好,時間長了自然心生好感。
在得知路遙考入延安大學后,家境殷實的林達二話不說就拿出了自己的工資,表示會支持路遙求學,還會給他付生活費。
林達的支持給了路遙莫大的鼓勵,他決心在大城市混出個名堂來。
1979年,盡管父母都不支持,林達還是執(zhí)意嫁給了愛情,與路遙完婚。
婚后,路遙開始一心一意地寫作,就此開啟文學之旅。
這無疑是他人生的轉折點,卻也是他婚姻不幸的開始。
二、燃燒的熱情,慘痛的代價
生活不只有風花雪月,更多的是柴米油鹽。
在一起生活后,路遙才明白自己和妻子林達之間的差異和習慣。
一天24個小時,幾乎有十多個小時,路遙都是趴在桌案前,埋頭構思創(chuàng)作。
生活中的瑣碎統(tǒng)統(tǒng)都壓到了林達身上。
她不但要供養(yǎng)家庭,還要拿出一部分工資去給路遙買香煙。
路遙一直有抽煙的習慣,尤其是在寫作的時候。林達默默支撐著一切,無怨無悔。
在妻子的呵護和全身心的投入下,路遙在婚后第二年便靠著一篇《驚心動魄的一幕》獲得了全國優(yōu)秀中篇小說獎。
這個獎項給了路遙莫大的無辜,他火速開始了第二次創(chuàng)作,用了僅僅22天,就創(chuàng)作出了13萬字的中篇小說。
圍繞在陜北知青高加林身上發(fā)生的故事動人心魄,一經(jīng)出版便引發(fā)了全國轟動。
《人生》的出現(xiàn)讓路遙在文學界火速站穩(wěn)了腳跟,也越發(fā)堅定了他的決心。
于是,他開始醞釀一部更加宏大的作品——《平凡的世界》。可創(chuàng)作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難。
彼時,中國文壇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大變化,新的文學思想如雨后春筍般不斷涌現(xiàn)。
越來越多的作家開始嘗試新的寫作方法,進退之間,路遙選擇了堅守自我。
六年的時間里,路遙通過實地考察、多次揣摩,終于寫出了《平凡的世界》一書,摘得大獎。
然而,誰都不知道,如日中天的文學家卻被生活的窘境裹挾著,陷入婚姻和經(jīng)濟的雙重矛盾。
那時候,路遙掙的稿費不是很多,除了家庭的日常開銷以外,他還要接濟遠在陜北老家的兩對父母。
折騰來折騰去,留在手里的還能剩多少?無非就是三瓜倆棗。
盡管如此,還有老家的親戚舔著臉的來跟路遙借錢。
更有甚者,竟然直接跑到出版社去,要求出版社提前預支路遙的稿費。
不知何關系的遠房親戚時不時地跑來路遙家里“借住”,擠的家里根本沒地方下腳。
在得知自己獲得茅盾文學獎時,路遙身無分文,根本沒辦法去北京領獎。
還是他的弟弟王天樂四處張羅著給他借來了5000塊錢。
可這筆資金并沒有被花到正地方,被路遙拿來請客,買書送人了。
長時間如此,林達早就心生厭倦,夫妻感情日漸疏遠。
長年的埋頭苦作,讓路遙獲得了巨大的名氣,可他的身體也超過了負荷,患上了肝癌。
在路遙筆下綻放的華麗文章,都是用他的心血和健康換來的。
42歲那年,路遙一個人躺在病床上,顫顫巍巍地簽下了那份準備已久的離婚協(xié)議,正式和林達分開。
他的面容平淡,仿佛是在完成一件再尋常不過的小事,可不住抖動的手腕卻還是出賣了路遙心中的遺憾。
臨死之前,他都沒能夠見上妻女一面,宛如小說中一個默默無聞的小人物,草草離開了人世,充滿了孤獨與無奈。
總結:
盡管路遙英年早逝,早早地離開了我們,但是他留下的文學著作卻經(jīng)久不衰。
路遙筆下塑造出來的文學形象,在時間的漫漫長河之中依舊閃爍著耀眼的光輝,指引著無數(shù)中國青年前行。
路遙的一生,可謂是充滿了坎坷波折。
他像牛一樣地辛勤勞作著,在有限的時間里燃燒生命,獻給了心中的理想。
生活中,有千千萬萬的群眾,就像路遙筆下的人物一樣,生活在平凡的世界里,但只要每個人都努力去做,努力堅持,那便都有著不平凡的精神。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