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記者柏可林8月19日報道:夏末暑氣漸消,詩意盈庭,由上海覺群詩社主辦的最新一期名家講壇近日在玉佛禪寺舉行。講壇特別邀請到上海覺群詩社社長、復旦大學中文系榮休教授胡中行,主講《唐詩的韻味》?,F(xiàn)場百余位詩詞愛好者齊聚一堂,一場關于唐詩韻味的深度對話,在書香與詩意中緩緩拉開帷幕。
“欣賞唐詩,詞語、節(jié)奏、意義固然重要,但最核心的,是捕捉那‘看不見、摸不著’的‘韻味’?!敝v座伊始,胡中行教授便點明主題。他指出,韻味是詩歌的靈魂,是中華詩詞獨特魅力的根源,它超越語言本身,與文化背景、審美傳統(tǒng)緊密相連,如果將古詩詞翻譯成外語,很難完全傳達其神髓。
唐詩的韻味,既體現(xiàn)在音律的和諧、意象的營造,也深植于詩人獨特的個性與精神境界中。隨后,胡中行教授以李白、杜甫、王維三位具有代表性的盛唐詩人為例,帶領現(xiàn)場聽眾深入體味其迥異的藝術風格與人生境界。
講到李白,胡中行教授以《金陵酒肆吟留別》《月下獨酌?其一》《望廬山瀑布》等名作為例,剖析其詩作中“天然恣肆”的藝術魅力。他指出,李白的詩風天然直白、奔放豪邁,且“以極度浪漫克制孤獨”。其詩中的自然景象,不僅是客觀自然的描繪,更是其情感與理想的投射。他與明月對話,與山水共情,其作品洋溢著對祖國山河的深情禮贊,也引發(fā)了跨越時空的民族情感共鳴。
相較于李白的浪漫飄逸,杜甫的詩風“沉郁頓挫”,字字千鈞。胡教授認為,杜甫的作品不僅記錄了時代的盛衰變遷,更反映出當時百姓的命運,堪稱唐詩中不可逾越的藝術高峰。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敝v到王維,胡中行教授以王維的《山居秋暝》為切入點,帶領聽眾感受其詩中“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獨特意境。他指出,王維寫詩善于捕捉自然的聲色之美,明月、清泉、竹喧、蓮動,不僅音律豐富,且畫面生動。胡教授認為,王維一生歷經政治波折,曾被軟禁,但最終憑借卓越的藝術才華得到認可,其人生經歷與藝術成就的交織,正體現(xiàn)了藝術在動蕩時代中的永恒價值。
整場講座中,胡中行教授引經據典,娓娓道來,兼具學術嚴謹性與講述生動性。他不僅仔細解析了詩詞創(chuàng)作中所使用的藝術技法,更結合歷史背景與詩人生平,深入探討詩作背后的文化精神與人生哲學,令聽眾能夠進一步理解“唐詩的韻味”。
互動問答環(huán)節(jié)中,聽眾踴躍提問,圍繞當代詩詞創(chuàng)作、唐詩宋詞發(fā)展對比等話題與胡教授展開交流。觀眾們表示,講座內容通俗易懂、評析有據,令人受益匪淺。未來,覺群詩社名家講壇將誠邀更多熱愛傳統(tǒng)文化的朋友加入,共賞詩詞之美,賡續(xù)文化薪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