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本報報道的兩則與書有關的新聞,讀來讓人心里暖暖的。
第一個新聞的主人公是在書展展廳席地而坐、手抄《敦煌學大辭典》的12歲男孩。展廳里人潮涌動,他卻沉浸在敦煌學的浩瀚世界里,這份專注與熱愛令人驚嘆。新聞還有后續(xù)。昨天,男孩又來了,這次他意外地有了一個“獨立小空間”,上海辭書出版社用易拉寶隔出一角,拿一個木凳給他作“書桌”,男孩不用再趴在地上抄寫了。
這個1平方米的小角落,大概是世界上最小的“書房”,卻也是最溫馨最有愛的“書房”。這個小角落,讓所有看到的人都會心一笑。
無獨有偶,前天登上本報頭版的虹口區(qū)圖書館的留言簿,也放置在一個角落里。這個留言簿里的每一條讀者留言,不管是吐槽、抱怨還是建議,都得到認真回復,被全國網(wǎng)友大贊“可愛”。館方說,留言簿原來放在服務臺時很少有讀者留言,后來被移到一個少有人關注的角落,卻意外解除了讀者的心理負擔,留言和翻看的人都多了。
小角落藏著大格局。無論是對一個熱愛知識的孩子的支持,還是對讀者瑣碎訴求的重視,都折射出城市公共服務在細節(jié)處的用心與待人處事的格局。這些鏡頭也成為城市文明的生動注腳。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出版社和圖書館的小小舉動,已在少年和讀者的心田撒下了一顆顆溫暖與善意的種子。
原標題:《新民快評丨小角落 大格局》
欄目編輯:郁晶陶
來源:作者:新民晚報 邵寧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