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蘇澄宇
知乎有一個問題:一瓶沒開封的礦泉水放十年會變成什么樣子?
有網友把2008年存的一瓶礦泉水拿出來發(fā)了出來。這可是有著17年歷史的的陳年老水……
圖源:知乎@藍色鯨魚
光看瓶身無異樣,唯獨瓶底下多了一些晶體。
圖源:知乎@藍色鯨魚
無獨有偶,9年前有人在reddit上發(fā)帖,稱自己家了有一箱未開封、從未冷凍過的瓶裝水,里面有一些晶體狀物質。
圖源:reddit
這些神秘的晶體到底是什么?還能喝嗎?
答案可能讓你意外:這些晶體主要是方解石,也就是碳酸鈣(CaCO?)。
沒錯,就是我們熟悉的鈣。
2017年,斯洛文尼亞的科學家專門研究了這個現(xiàn)象。他們用電子顯微鏡分析了四個品牌礦泉水瓶底的晶體,發(fā)現(xiàn)主要成分就是碳酸鈣,呈現(xiàn)出規(guī)則的菱面體形狀。
圖源:文獻
簡單來說,這就像燒水壺里的水垢,只不過形成過程更緩慢、晶體更純凈。
為什么會結晶? 礦泉水里本來就溶解著各種礦物質,其中就包括鈣和碳酸氫根離子。 在密封的瓶子里,原本溶解的二氧化碳會慢慢逸出,導致水的pH值升高。當pH值從7.5升到8.0左右時,溶解的鈣就開始"坐不住"了,慢慢析出形成晶體。 這個過程通常需要幾個月到幾年。溫度變化會加速這個過程——如果你的礦泉水經歷過冷熱交替,晶體會形成得更快。
有趣的是,不同品牌的礦泉水,結晶程度差別很大。
法國的Contrex礦泉水,鈣含量高達468mg/L,總溶解固體(TDS)超過2000mg/L,特別容易結晶。而像Evian這樣的低礦物質水(TDS約350mg/L),即使放10年也很少看到晶體(少不代表沒有)。
另一個在礦泉水瓶里發(fā)現(xiàn)晶體的案例 圖源:reddit
還能喝嗎?
可以。
美國FDA明確表示,碳酸鈣具有"普遍認為安全"(GRAS)的地位,可以作為食品添加劑和鈣補充劑。
德國礦泉水品牌Gerolsteiner的官方說法更直接:"這些析出物是健康富礦水質量的證明。"
實際上,這些晶體就是天然礦物質,和你花錢買的鈣片成分一樣。麥吉爾大學的研究甚至發(fā)現(xiàn),富含鈣鎂的硬水對心血管有保護作用。
當然,如果瓶子破損、水有異味,那就另當別論了。
圖源:giphy
對于人類來說,電視畫面是流暢的動態(tài)影像。這得益于我們的“閃爍融合閾”,即大腦將快速閃爍的靜態(tài)圖像識別為連續(xù)運動的臨界頻率。人類的這個閾值大約在50-60赫茲(Hz)。然而,貓的閃爍融合閾要高得多,大約在70-80赫茲。
這意味著,過去那些刷新率較低的舊式電視(低于60赫茲),在貓的眼中可能根本不是流暢的動畫,而是一系列快速閃爍、令人不適的靜態(tài)圖片。
當然,如今的高清電視和顯示器刷新率普遍超過了60赫茲,有些甚至達到120赫茲或更高,這使得貓咪也能看到相對流暢的畫面。但這僅僅是解決了觀看的“硬件”問題。
貓的視覺焦點在于動態(tài)和輪廓,而非色彩與細節(jié)。研究表明,貓的視力使其成為“近視眼”,它們能很好地分辨藍色和綠色,但對紅色系不敏感,整體色彩世界遠不如人類豐富。因此,電視上精心調配的色彩對它們吸引力有限。
圖源:giphy
答案并非一成不變,而是取決于具體的使用環(huán)境,尤其是溫度條件。從工作原理上看,兩種模式都依賴于制冷來實現(xiàn)其核心功能。制冷模式旨在迅速降低室內溫度,因此壓縮機與風扇會持續(xù)高速運轉。
而除濕模式的核心目標是降低空氣濕度,它通過讓空氣流過更冷的蒸發(fā)器表面來冷凝水汽,為避免溫度降得過低,其壓縮機通常是間歇性工作,室內風扇也以低速運行。
正是這種運行方式上的差異,決定了二者在不同溫度下的能耗表現(xiàn)。在室外溫度較高的酷暑天氣,為了達到效果,兩種模式的壓縮機都需要高負荷運轉,此時它們的耗電量相差無幾。
然而,在溫度適中但濕度較大的天氣里,例如20℃至30℃的梅雨季節(jié),除濕模式間歇性工作的壓縮機和低速風扇使其能耗顯著低于持續(xù)強力運行的制冷模式,因此更為省電。
一個明智且節(jié)能的選擇策略是:當天氣炎熱潮濕時,應直接使用制冷模式以求高效降溫;而在溫度尚可忍受但濕氣過重時,啟用除濕模式則能在保證體感舒適的同時,實現(xiàn)更佳的節(jié)能效果。
封面來源:網絡
參考資料:
Ferjan Stani? T, et al. (2017). Calcite precipitates in Slovenian bottled waters.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24(14), 12951-12961.
Water Purification Guide. Brands Of Mineral Water With The Most Calcium.
FDA. Bottled Water Everywhere: Keeping it Safe. 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Gerolsteiner. Water Knowledge FAQs. Gerolsteiner Official Website.
McGill University Office for Science and Society. Is hard water dangerous to drink? McGill University.
凡本公眾號轉載、引用的文章 、圖片、音頻、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因此產生相關后果,由版權所有人、原始發(fā)布者和內容提供者承擔,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
將【把科學帶回家】設為星標?,了解更多科學內容
原創(chuàng)文章版權歸微信公眾號
“把科學帶回家”所有
轉載請聯(lián)系:bd@wanwuweb.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