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底,中國國家網(wǎng)信辦的一紙約談令,將英偉達專為中國市場設計的H20芯片推上輿論風口浪尖。
這款被寄予厚望的“特供產品”,被曝存在遠程關閉電路和數(shù)據(jù)回傳代碼,瞬間點燃了中美科技博弈的火藥桶,更具戲劇性的是,美國前商務部長雷蒙多在卸任后罕見發(fā)聲,直言美國對華芯片遏制戰(zhàn)略“徹底失敗”。
這場由技術而起的紛爭,是怎樣演變成一場關乎國家戰(zhàn)略的角力的?美國又將會為他們的失敗付出怎樣的代價?
H20芯片安全漏洞
當英偉達工程師在圖紙上為H20芯片畫上最后一筆時,他們或許未曾料到,這個為迎合美國出口管制而生的“妥協(xié)產物”,會成為吞噬企業(yè)信譽的黑洞。
根據(jù)檢測報告,H20芯片的電源管理模塊內置可遠程觸發(fā)的關閉電路,固件引導程序中還隱藏著能將設備信息定期傳輸至國外服務器的代碼。
這些設計并非偶然,而是直接呼應美國2025年《芯片安全法案》的強制要求,所有對華出口的關鍵芯片必須具備“可控關閉”和“數(shù)據(jù)監(jiān)控”功能。
這種“奉旨作惡”的困境,讓H20陷入雙重尷尬,從性能看,其FP16浮點運算能力僅為旗艦H100的20%,核心數(shù)量減少40%以上,能效比0.37TFLOPS/W遠低于中國綠色數(shù)據(jù)中心0.5的標準,卻以比H100高30%的價格推向市場,被業(yè)內諷刺為“花保時捷的錢買桑塔納”。
更致命的是,當中國科研人員試圖用H20訓練萬億級大模型時,頻繁的硬件鎖死和緩存清空讓項目進度停滯不前。
H20的問題本質上是一場“信任雪崩”,中國市場對英偉達的期待,從單純的技術依賴,逐漸演變?yōu)閷ζ渖虡I(yè)倫理的質疑。
央視“玉淵潭天”欄目直擊要害,將H20定性為“不安全、不先進、不環(huán)?!钡摹叭划a品”,這頂帽子如同緊箍咒,讓英偉達在華業(yè)務瞬間陷入冰點。
更令英偉達頭疼的是,這場危機暴露出其“騎墻派”策略的致命缺陷。
一方面,H20的性能縮水未能完全滿足美國管制要求,導致美國政府對其“執(zhí)行不力”的質疑,另一方面,安全隱患又讓中國市場對其“技術中立”立場徹底失望,這種兩頭不討好的局面,最終將英偉達推向“豬八戒照鏡子”的窘境。
而雷蒙多的“倒戈”,撕開了美國芯片戰(zhàn)略的虛偽面紗。
美國芯片戰(zhàn)略困境
這位曾主導對華芯片制裁的前商務部長,在卸任后公開承認,“試圖阻止中國發(fā)展是愚蠢的行為,我們的政策反而成了中國制造的‘加速器’?!?/strong>
她的言論與現(xiàn)任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形成鮮明對比,后者在參議院聽證會上宣稱中國尖端芯片年產量僅20萬枚,遠低于150萬枚的市場需求,甚至污蔑中國產能是“虛假繁榮”。
這種政策層面的撕裂,折射出美國在技術封鎖與商業(yè)利益間的艱難平衡,更深層的矛盾在于,美國試圖通過出口管制制造“寒蟬效應”,卻低估了中國市場的韌性。
2024年5月,美國商務部曾試圖將“全球使用華為昇騰芯片”定性為違反出口管制,最終在中方強硬反制和多邊外交施壓下,不得不將措辭調整為“警告使用風險”。
這種“雷聲大雨點小”的操作,暴露了美國在技術霸權與全球供應鏈現(xiàn)實間的無力感。
而英偉達CEO黃仁勛的焦慮,或許比任何人都來得真切。
當美國政府試圖禁售H20時,他親自奔赴海湖莊園談判,換來的短暫豁免卻在幾日后反轉,導致公司計提55億美元損失。
在臺灣地區(qū)的演講中,他近乎哀求地警告,“到2026年,中國AI市場規(guī)模將達500億美元,美國企業(yè)若被排除在外,將是不可挽回的災難?!?/strong>這種“企業(yè)家視角”的清醒,與美國政客的短視形成強烈反差。
市場數(shù)據(jù)印證了黃仁勛的擔憂,2023至2025年間,英特爾、AMD、高通、英偉達等美企因失去中國市場,累計損失超100億美元潛在收入,英偉達在中國的份額從20%以上暴跌至不足15%。
更諷刺的是,美國政府試圖通過《芯片和科學法案》補貼本土產業(yè),卻導致臺積電、三星等企業(yè)在美建廠成本飆升,某半導體行業(yè)分析師直言,“華盛頓的官僚們似乎忘了,芯片產業(yè)是全球化的產物,硬要筑起高墻,最終困住的只能是自己。”
當H20危機爆發(fā)時,中國AI產業(yè)早已不是吳下阿蒙。
技術封鎖的反噬
清華大學與工信部數(shù)據(jù)顯示,2025年中國AI投資的78%流向智能制造、產業(yè)優(yōu)化等硬核領域,而非美國式的金融算法投機。
這種“重產業(yè)、輕投機”的策略,催生出華為昇騰910B、寒武紀MLU370等本土芯片,其中昇騰910B性能已接近英偉達A100,全鏈路加密設計徹底杜絕后門隱患。
在武漢光谷的某AI算力中心,數(shù)百臺搭載昇騰芯片的服務器正晝夜運轉,支撐著某新能源車企的自動駕駛研發(fā)。
技術負責人指著實時監(jiān)控屏介紹,“我們自主研發(fā)的‘女媧’框架,已經(jīng)能兼容CUDA代碼,切換成本降低80%?!?/strong>這種“去美化”生態(tài)的構建,讓中國在算力自主化道路上邁出關鍵一步。
美國的封鎖政策,正在重塑全球AI產業(yè)鏈格局,一方面,中國加速構建“國產替代-應用驗證-技術迭代”的閉環(huán),2024年成熟制程芯片產量增長40%,全球市占率達33%,預計2029年將超50%。
另一方面,美國企業(yè)在失去中國市場后,技術迭代速度明顯放緩,某半導體研究機構報告指出,英偉達Blackwell架構的研發(fā)進度比原計劃推遲6個月,部分原因是缺乏中國客戶的場景反饋。
這種此消彼長的態(tài)勢,在APEC貿易部長會議上顯露無遺,中國代表李成鋼直言美國管制“違反國際規(guī)則”,而韓國、新加坡等國代表則私下表示,“在中美之間選邊站,風險太大”。
全球產業(yè)鏈正從“單極霸權”向“雙軌并行”演變,任何試圖將技術問題政治化的行為,最終都將被市場規(guī)律反噬。
結語
英偉達芯片危機與美國戰(zhàn)略失敗的雙重劇本,揭示出一個殘酷現(xiàn)實,在技術競爭的戰(zhàn)場上,沒有真正的贏家。
當美國政客沉迷于“卡脖子”的快感時,他們或許忘了,芯片不是原子彈,其價值在于大規(guī)模應用中的迭代升級。
正如雷蒙多在卸任演講中所言,“真正的競爭,應該是看誰跑得更快,而不是誰能絆倒對手?!痹谌蚧疃冉蝗诘慕裉?,任何試圖用技術制造分裂的行徑,最終都將被歷史的車輪碾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