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完普京后,特朗普“馬不停蹄”趕赴下一場會晤,美歐烏峰會上,澤連斯基立場強硬,但身段放軟,試圖說服特朗普,將壓力轉移給普京。
時隔數(shù)月,烏克蘭總統(tǒng)澤連斯基再次訪問美國,這次他“有備而來”,成功避免了上一次被“趕出白宮”的尷尬局面再次上演。不得不說,澤連斯基這次和歐洲政要組團訪美,似乎真的對特朗普產生了影響,至少沒有讓其進一步“倒向”俄羅斯,而是開始認真考慮起烏克蘭的訴求。
此次會晤澤連斯基“有備而來” 圖為特朗普和澤連斯基
澤連斯基立場強硬,但身段放得很低
相比于上一次的“不歡而散”,這回白宮橢圓形辦公室的氛圍似乎輕松不少,澤連斯基這次沒穿那件標志性的軍綠毛衣,換上了更正式的黑色襯衫夾克,回應了美方對“尊重感”的期望。
此外,當他對特朗普說出開場白時,“謝謝”這個詞在最初的十秒鐘里密集地蹦出了四次,精準地修補著上次會面因“不懂感恩”而留下的裂痕。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澤連斯基剛剛抵達美國時,立場比任何時候都“強硬”,重申烏克蘭絕不能在領土上再退一步,克里米亞的“讓出”已是歷史錯誤,1994年那些紙上的“安全保障”更是形同虛設。
可見烏克蘭國內的壓力,反對黨的虎視眈眈,時刻伴隨著澤連斯基,只要他在領土問題上松口,總統(tǒng)寶座立刻不保,他必須喊得響亮,才能對國內有個交代。
美方沒有放棄對俄施壓 圖為普京和特朗普
但在這份強硬之下,是澤連斯基的“柔軟身段”,他知道特朗普喜歡被感謝,喜歡被奉承,喜歡看到對方“識相”,他更深知,烏克蘭的生死存亡,此刻就系于特朗普的“一念之間”。
所以,澤連斯基也給出了更實際的條件:一個價值千億美元的軍購大單(雖然是讓歐洲掏錢),外加一份500億的無人機合作生產協(xié)議,試圖把烏克蘭的安全問題,包裝成一筆特朗普無法拒絕的“好生意”。
對于這種“既給面子,也給里子”的示好,特朗普的回應,充滿了他的個人風格,對澤連斯基的“低姿態(tài)”很受用,熱情地回應這是一次“最佳會晤”,并在烏克蘭最關心的“安全保障”問題上,給出了相對積極的回應。
但其樂融融只是表象,當歐洲領導人齊聚一堂討論停火時,他突然起身離場——去給普京打了40分鐘電話。
特朗普去給普京通電話歐洲政要被晾在一邊
特朗普打通普京電話,想要占據(jù)絕對的主動
特朗普在歐洲領導人的眾目睽睽之下離席,是向各方宣告:解決俄烏問題,繞不開美國的推動,也只有特朗普能直接和普京“說上話”。
在特朗普看來,他在“推動?;稹边@個領域,有著非常豐富的經驗,無論是歐洲還是俄羅斯,都需要按照他制定的方案來。
順帶一提,在特朗普和澤連斯基會晤的現(xiàn)場,赫然展示著一張烏克蘭地圖,上面被俄羅斯占領的區(qū)域被特別標記出來,已經占到了烏克蘭總領土面積的20%左右。
這個布置,一方面是在向烏克蘭和歐洲施壓,強調現(xiàn)在俄方有著多大的優(yōu)勢,以及澤連斯基“寸土不讓”的訴求,有多么不合理;
另一方面,特朗普也在向俄羅斯示警,表示俄方不能繼續(xù)拖延下去了,歐洲正在因為安全問題,比以往任何時刻都更需要美國的“安全保障”,現(xiàn)在就是談判的最佳時機,否則美方的耐心一旦被耗盡,立場隨時可以改變。
這樣看來,歐洲想先停火再談判,澤連斯基想得到“安全保障”,俄羅斯想繼續(xù)擴大戰(zhàn)果,但各方的算計在美方面前都要先擱置,特朗普對于俄烏問題的解決方案非常清晰:普特會→美俄烏三方會談→達成重大協(xié)議,換句話來說,特朗普是要在各方的博弈中,掌握絕對的主動權。
會晤現(xiàn)場的烏克蘭地圖
俄烏邊談邊打,普京有底氣抗壓
不過歸根結底,無論澤連斯基的和歐洲的訴求多么強烈,也無論特朗普的“交易藝術”多么戲劇化,最終決定普京承受多少壓力的,是戰(zhàn)場上的槍炮聲和地圖上移動的戰(zhàn)線。
只要俄羅斯還牢牢握著烏東那20%的土地,這就是普京談判桌上最硬的底氣,烏軍雖然還能發(fā)起一些襲擾,比如如襲擊尼科利斯科耶輸油泵站,但在哈爾科夫方向的被動防御、在頓涅茨克面臨的航空炸彈打擊,都說明大規(guī)模反攻奪回失地的能力極其有限。
戰(zhàn)場上拿不到的東西,談判桌上更難要到,白宮那張烏克蘭地圖,就是殘酷現(xiàn)實的官方“認證”。
對烏克蘭而言,特朗普明確關上了北約大門,直言烏克蘭收不回克里米亞,逼歐洲掏錢買美國軍火援烏,表態(tài)美方的作用是“協(xié)助”歐洲承擔責任,而非親自下場,都意味著美國這個盟友不可靠。
面對“一盤散沙”的西方陣營,普京清楚,時間可能站在他這邊,他可以一邊頂著零星襲擊,一邊穩(wěn)固現(xiàn)有戰(zhàn)線,等待西方援助疲勞、烏克蘭資源耗盡或內部分裂。
烏軍若不能在關鍵方向打出幾個漂亮的反擊,讓普京實實在在地肉痛,那么西方能施加的壓力,終究是隔靴搔癢。
戰(zhàn)局并不利于烏克蘭
接下來,美俄烏之間的談判很可能還會繼續(xù)進行,但這場博弈的結局,越來越指向一個冰冷的現(xiàn)實:烏克蘭很大概率將失去那些已經被占領的土地。
澤連斯基的“掙扎”,或許能爭取到稍好一點的安全保障條款,但無法改變大國交易中,弱者的根本命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