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年,北京大學的紅樓里,羅素拄著拐杖,彎著腰,但他還是堅持站上講臺,為中國知識分子講述著自己的思想理念。
羅素這時在講臺上說:“只要中國建立穩(wěn)當?shù)恼?、發(fā)展本身的工業(yè)、搞好教育,這就沒人能阻擋?!?/strong>
可是中國這時候有文化的老百姓不多,他們都不識字,占據(jù)了中國的7成左右,最主要是軍閥混亂,百姓生活不安穩(wěn)。羅素卻說出來了這么讓人感到驚訝的話。
羅素為什么會這樣說,原因是什么?又怎能斷定中國必定會超越美國呢?
羅素—文明的曙光
羅素出生于英國貴族家庭,祖父擔任過首相,而他他本人在劍橋大學當教授。由此可見羅素的家庭身份顯赫,他未來的發(fā)展也是不可估量。
年輕時候的作品《數(shù)學原理》驚艷了整個英國作。羅素是一個思想非常復雜的人,同時也非常的叛逆。
1914年,他因為反對英國參戰(zhàn),被關進了監(jiān)獄;到了1920年,他又跑去了蘇聯(lián),回來之后就寫文章批評布爾什維克,直言他們骨子里還是一幫權力狂。
羅素對西方文明徹底失望了,覺得遲早會出大亂子,于是把注意力轉向了中國。他希望在這里能找到探索的真理。
這個時候的五四運動已經(jīng)告了一段落,北洋政府已經(jīng)快不行了,外邊列強壓迫著,內(nèi)部軍閥紛爭不斷,知識分子們都在尋思著未來的出路。羅素的到來無疑是給這些知識分子點燃了一束光,一束讓中國走向光明未來的光。
羅素來到中國,是想利用西方的思想資源來發(fā)展中國的現(xiàn)代科學。
整整十個月的時間里,他走訪了五座城市,也舉辦了63場講座。這樣做的目的是希望中國的知識分子能為中國找到屬于自己的那一條路。
講課之時,他常常一站便是兩小時,全程站著講授完畢,而后還會與學生探討問題。他自己說:“我就是來提醒你們,別再沿著西方老路走了?!?/p>
思想里蘊含著大智慧
羅素還在《中國問題》這本書中,對中國目前的情況和未來的出路做了非常全面的分析。
并且說:“第一步地建立一個能管全境的政府,不能再讓軍閥和外國人一塊爭地盤,中國得靠自己發(fā)展工業(yè),不能讓鐵路、礦產(chǎn)、港口都被外國資本拿走。
第二步教育不能落后于工業(yè)的發(fā)展,得和工業(yè)一塊兒推進,不能等到工業(yè)成熟了再提教育。他還特別指出,中國的人口不是累贅,而是“還沒發(fā)揮出來的文化潛能”。”
更令人震驚的是,是羅素在書本最后說的一句話:中國在21世紀會變成世界最關鍵的國家,經(jīng)濟總量會超越美國?!?/strong>
當時沒人相信,連英國人都笑他“感情用事”去了,但羅素毫不在意。他還說:“中國人和西方人有區(qū)別,他們的韌勁、節(jié)制以及集體精神,比任何民族都強?!?/p>
誰也不會想到一百年后,羅素的預言是真的,中國正在一步步實現(xiàn)。羅素曾提到,中國的首要任務是建立“有序的政府”。而這一目標,中國在1949年就已經(jīng)實現(xiàn)了。
新中國一成立,中央政府就統(tǒng)一了全國,把那些列強的特殊條款都給廢除掉了,還把司法、關稅、外交都收歸了國家的掌控。
毛主席在天安門城樓上那句“中國人民站起來了”,一方面是祝賀,另方面是對羅素判斷的一個回應。新中國成立后,中國的發(fā)展腳步就開始加快了。
預言成真,思想永存
從一五計劃一路走到“兩彈一星”,再到如今的高鐵、芯片和AI領域,咱們國家已經(jīng)不是從前那樣什么都要靠外國進口的國家了。
不再靠買技術過日子,各方面發(fā)展中國都開辟出了屬于自己的道路。中國的科技如今正在已非??斓牟椒デ斑M。
教育方面的進展也很大。建國剛開始時,中國的文盲人數(shù)占了七成多,現(xiàn)在的識字率已經(jīng)超過97%。義務教育覆蓋面達到了100%,高等教育的毛入學率也漲到60%。這種發(fā)展路線,幾乎就像羅素當初設計的藍圖一樣。
在美國那邊,狀況如今卻越來越復雜了。債務超標、政黨內(nèi)部爭執(zhí)不斷、社會局勢動蕩、美元霸權受到威脅,這些問題可都是當場羅素說過的問題,他們沒有聽,也沒有做出改變,造成這種局面也并不是很奇怪。
早在1920年,羅素就指出“西方如今面臨的問題,就是太信任權力,忽視了秩序和道德。”
看看如今的美國,一方面軍費一年花幾千億,支出的非常多,另一方面美國的老百姓的醫(yī)療和教育問題到現(xiàn)在還是爭執(zhí)不休。
羅素曾經(jīng)提到過:“一個國家最大的敵人,從來都不是外面的人,而是自己內(nèi)部的腐敗。”
中國的話,雖然也遇到一些難題,但整體方向都還算正,沒走偏。它不是依靠殖民和擴張,也不搞什么軍事霸權,而是腳踏實地在靠技術、制度和教育謀發(fā)展。
中國走的這條道路與其它國家是不一樣。既能頂住內(nèi)部的壓力,也能抵抗外部的侵擾。
羅素在中國講課時曾說道:“西方文明偏向機械化,而中國文明更注重倫理?!彼囊馑际牵鞣桨l(fā)展主要靠技術驅動,而中國靠社會秩序和關系來維持發(fā)展。
這種文化上的差異,讓兩個國家面對危機的反應也是不相同的。美國遇到難題,喜歡對抗和較量,而中國與美國的不同,我們更喜歡通過協(xié)商和合作來解決問題。
這種差別簡單來說就是美國喜歡單打獨斗,而中國喜歡集思廣益。這正是羅素喜歡中國的原因。
他擔心中國若變得強大,可能會像西方一樣搞霸權,但沒想到中國給了他一個出乎意料的回答。中國沒有讓強大變成壓迫,而是把它變成了合作的根本。
中國是維護世界的和平的國家。羅素曾經(jīng)說過:“如果中國能夠把自己的文明傳統(tǒng)和現(xiàn)代體制融合起來,那它就會成為人類的新希望?!比缃駚砜?,這句話像是專門為中國寫的,中國一直貫徹著把傳統(tǒng)文化與現(xiàn)代化相結合起來實現(xiàn)共同發(fā)展的理念。
可惜的是,羅素在1970年去世了,他沒能親眼見到這一天。不過如果羅素知道他百年前的預言成真,心里邊應該也是很欣慰吧!
參考資料:羅素——百度百科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