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文杰
導語
“我們不是做慈善,只是更有耐心?!?/p>
“我們偶爾也會把金幣丟進河里,祝愿自己在需要的時候撿到它?!?/p>
——《明日方舟》娜仁圖亞
在一眾商業(yè)游戲公司中,鷹角始終保持著某種獨特氣質。
這種氣質很難被準確描述,沒有隨著公司取得商業(yè)成功而被沖淡。
它體現(xiàn)在公司創(chuàng)始人身上——不同于一些逐漸從研發(fā)轉向管理工作的游戲公司老板,鷹角的幾位創(chuàng)始人仍然活躍在項目一線,與同事們肩并肩作戰(zhàn)。所做的游戲也不太追逐市場風向,而更多基于自身的品味,以及對相關游戲的深度體驗和獨特理解,他們明白自己想要做什么。
就拿最近在科隆展前夜曝光新PV的《明日方舟:終末地》來說,作為投入巨大的旗艦項目,做法也并不保守,而是選擇了一條沒有對標的道路去做玩法驗證。
《明日方舟:終末地》科隆ONL公布的參展PV
這種氣質還體現(xiàn)在鷹角做活動上?!睹魅辗街邸愤\營六年多來,鷹角在音律聯(lián)覺等超大型線下活動有著持續(xù)的投入,這種顯然很難回本的做法,也是在用實際行動說明他們并非是在“說漂亮話”。
這種氣質,也延續(xù)到了鷹角的投資理念中。當整個游戲投資市場陷入謹慎觀望的氛圍時,鷹角旗下的開拓芯卻在過去一年完成了8筆針對初創(chuàng)團隊的股權投資。算上前兩年的布局,目前開拓芯持股的工作室已超過20家。這些團隊大多剛剛起步,很多甚至是從學生團隊演化而來——在傳統(tǒng)投資邏輯里,這是風險最高、回報最不確定的標的。
不僅如此,他們專注的是單機游戲和獨立游戲——這個在中國市場一直被認為是“小眾”、“難以商業(yè)化”的領域。當行業(yè)都在追逐下一個流水神話時,開拓芯卻選擇了一條看似不合時宜的道路,把更多重點放在:陪伴那些剛剛起步的獨立游戲開發(fā)者,從0到1。
前幾天剛開始測試的《浣熊推幣機》就來自這樣一個獨游工作室——3人開發(fā),大學生創(chuàng)業(yè)團隊,開拓芯投資孵化,發(fā)行簽約的還是《小丑牌》的發(fā)行商Playstack。
游戲8月18日剛剛公布,首周已獲加5W愿望單
近期熱點的2025科隆游戲展上,也有開拓芯所投資團隊的身影——攜試玩demo參展,最近熱度頗高的開放世界SOC游戲《山外山》,來自于上海青庖網(wǎng)絡。這家初創(chuàng)公司成立于23年初,同年11月獲得鷹角開拓芯的投資。
《山外山》首曝PV的B站播放量過百萬
此前,游戲茶館與開拓芯戰(zhàn)略投資總監(jiān)阿困圍繞“鷹角是如何做投資的?”展開了一場對話。他告訴茶館,開拓芯沒有一個明確的短期KPI,但也絕不是做慈善,只是更加有耐心?!?我們希望可以扶持到一些獨立團隊去將自己的想法做出來。我們愿意給團隊時間,哪怕是等5-7年,也可能等到團隊做出2-3個游戲,成長為更好的公司后,再和團隊討論回報的問題,并且我們相信此時的回報遠比短期回報來得高?!?/p>
“長期主義”這個詞在今天的商業(yè)語境里已經被用濫了,但當我們深入了解開拓芯的投資理念和實踐時,發(fā)現(xiàn)他們對這四個字有著自己獨特的理解。
就像之前陳星漢在開拓芯現(xiàn)場說的:“你會愿意在看不到未來是什么樣回報的情況,就愿意去幫助大家,這是非常無私的。我有時候在想,我為什么會做一件事情不追求回報?肯定是看到了一個更高的東西?!?/p>
也許某一天,投入河中的硬幣會帶來超乎意料的回報。
以下為茶館與開拓芯的對話內容,為保證閱讀體驗經過刪改與編輯。
01
沒有KPI,但也不是做慈善
Q:2023年開拓芯正式官宣,最近兩年很多公司都不太投資了,為什么選擇這個時機入場?
A:開拓芯2023年4月成立品牌,但我們從2022年中就開始系統(tǒng)性運作了。很多人都問行業(yè)寒冬你們有沒有受到影響?我們的回答是幾乎沒有。這個時期對投資來說反而是好時機,因為市場冷靜下來后,大家的預期變得更加理性,合作也能回歸到更理性、更可持續(xù)的狀態(tài)。
我們是投內容的,內容游戲不管在什么樣的環(huán)境里總會有自己的受眾,總會有能認可自己的玩家,做獨立游戲和單機的小團隊,永遠有邊緣崛起的機會。
Q:許多廠商戰(zhàn)投偏好特定的賽道、品類,瞄準更大的大目標,但開拓芯偏好中小團隊和創(chuàng)新項目,為什么選擇這一定位?
A:首先,我們本身是游戲玩家,而且是非常喜歡玩游戲的玩家。我們喜歡看到新的東西、令人眼前一亮的創(chuàng)意。那些對品類現(xiàn)狀不滿、愿意做新嘗試的開發(fā)者,他們有自己的思考并付諸實踐,這點很打動我們。做游戲是成本前置的,不僅資金前置,熱情也是前置的,我們喜歡跟有熱情的開發(fā)者打交道。
第二,我們看好內容型游戲的未來。 游戲行業(yè)有周期性波動,之前發(fā)展太快,難免會讓一些問題被繁榮掩蓋?,F(xiàn)在行業(yè)冷靜下來,大家開始思考做游戲到底為了什么、說到底最需要追求的是什么。我們相信接下來是內容的時代,以內容為主的游戲會成為玩家主要喜歡的品類,也會獲得應有的回報。
我們對作品的品類其實沒有明確的偏好傾向,一般會根據(jù)游戲的實際內容以及我們試玩后的體驗來具體判斷。
Q:開拓芯與鷹角之間會怎樣協(xié)同?為什么鷹角做投資的風格和其他公司不太一樣?
A:這關系到我們?yōu)槭裁匆鐾顿Y的根本問題。鷹角的創(chuàng)始人是比較特殊的一群人。他們的開發(fā)者屬性非常濃,至今還親自參與一線游戲開發(fā),和開發(fā)團隊肩并肩工作。他們最關注的是游戲好不好玩,更關注gameplay和趣味性,關注游戲本質。
我們的思路一脈相承。 我們也關注游戲本質是否好玩。要關注游戲的本質,很難從手游去看,因為手游項目的發(fā)展影響要素有很多,除了游戲好不好玩,也考驗成熟系統(tǒng)框架的運營、市場資源運作、渠道經驗等;要專注于游戲性,獨立游戲和單主機游戲會更符合我們預期的方向。
Q:你們怎么看待年輕團隊孵化投資的長周期和不確定性?對回報的預期是怎樣的?
A:不避諱地說,我們沒有KPI, 我們希望扶持獨立游戲開發(fā)者把自己的東西做出來。但我們也不是做慈善,只是更有耐心,我們愿意等5-7年,等到團隊做2-3個游戲,成長為更好的公司后,再和團隊討論回報的問題,并且我們相信此時的回報遠比短期回報來得高。
因為早期投資的成本相對可控,如果能幫助團隊實現(xiàn)既定的發(fā)展目標,我們自然也會獲得合理的回報。與其思考怎么變現(xiàn)、怎么退出,不如思考怎么幫助團隊成為更好的游戲公司。我們希望能夠幫助他們完成這個過程。
Q:目前投資獨立游戲的回報普遍不高,你們是怎么考慮的?
A:我們承認,在現(xiàn)階段投資獨立游戲,短期回報不會太高,除非押中爆款。但爆款的出現(xiàn)本身難以預測。如果只是以追求爆款為目標,那更適合通過發(fā)行或項目制的方式去運作。而我們選擇股權投資、投資團隊,是因為即便銷量存在不確定性,但人的成長、團隊的成長是可預期的。我們希望通過這種方式,陪伴團隊走向長遠的發(fā)展。
在我們的投資與孵化支持下,可以為開發(fā)團隊提供一定的試錯空間,讓團隊能夠嘗試、學習、積累經驗。手游成本高、容錯率低,失敗可能無法挽回,但獨立游戲相對有更多試錯機會。我們希望讓團隊有機會通過2-3款游戲,在設計、技術、團隊管理、商業(yè)嗅覺等方面都得到提升。通過經驗積累,他們能慢慢做出更好的游戲,那時的回報率可能也會更高。
鷹角自己也是從小團隊成長起來的,我們覺得開發(fā)者應該互相幫助,用開發(fā)者的視角提供開發(fā)者需要的東西。我們在看項目時,會尋找想要持續(xù)做游戲、有能力做好游戲的人,給到他們支持。雖然不能保證一定成功,但我們愿意用時間來驗證這個想法。
02
行業(yè)發(fā)展不能只靠商業(yè)游戲和3A
Q:你們覺得未來獨游的市場會越來越大嗎?
A:市場確實在變大,雖然不是爆發(fā)式的增長,但獨立游戲市場一直在悄然增長。
Steam游戲數(shù)量每年都在增加,去年增長超過18000個。國內新用戶比例在持續(xù)增長,國產游戲在海外的表現(xiàn)越來越好,游戲的長尾銷量也在不斷提高。每年都有國產獨立游戲賣出令人驚喜的成績,不管是銷量還是聲量都在增長。
而且從供給端看,想做原創(chuàng)和獨立游戲的人越來越多,創(chuàng)作者的信心在增強。所以從供給到需求,整個市場都在增長。
Q:你們怎么看商業(yè)游戲和獨游的關系?
A:游戲行業(yè)的發(fā)展不能只依賴商業(yè)游戲或3A游戲。雖然大作確實能強力推動行業(yè)發(fā)展,但不是每個開發(fā)者都能做成大項目。而且在大項目中,自我表達肯定是受限的,不可能每個人都能任性地做一個3A規(guī)模的游戲還保持非常強的個人風格。
做游戲的人有很多自我表達的想法和意愿,這種欲望非常強烈。所以獨立游戲永遠會有人做,即使沒人投資就也不會沒有獨立游戲了,因為大家的表達欲望從來沒有枯竭過。
Q:你們會擔心,通過早期的投資實現(xiàn)從0到1后,最終從1到10、10到100果實被別人摘走嗎?
A:不會擔心。作為早期投資方,我們更關注的是團隊能否順利成長。如果他們發(fā)展得好,公司價值也會相應提高,我們自然也會隨之受益。
與其考慮他們長大以后怎么換取更多利益或如何發(fā)展得更好,我們更關注怎么讓他們達到目標。只要能達到目標,我們作為長期陪伴團隊的投資方就能獲得相應回報。
Q:你們會擔心投資的獨立游戲跑出來后被抄襲嗎?獨立游戲經常遇到這樣的問題。
A:也不擔心。 團隊的生命力絕不會只靠一款游戲,這也是我們堅持站在長期視角投團隊的原因。他們還會持續(xù)創(chuàng)造新的作品和項目,不太可能每一次都被別人復制。即使真的遇到被抄襲的情況,對開發(fā)者來說也是一種學習機會——能看到別人如何在他的玩法上做出擴展。
我們覺得最重要的還是人的能力。玩法和創(chuàng)意可以被借鑒,但不可能永遠被抄,也不可能在原創(chuàng)者做出來之前就被抄。我們相信人的成長,相信他們會不斷創(chuàng)造出更好的作品。
Q:開拓芯的投資會考慮人才儲備嗎?比如投資的團隊人才最終進入鷹角。
A:我們沒有把這當成目標,甚至希望避免這種情況。如果這是目標,我們就不會采取股權投資的方式,給團隊 5–7 年的成長周期,而是直接讓他們做項目,做不成再把合適的人簽下來上班,簽個協(xié)議就結束了。
我們真正希望的是,大家能在外部獨立發(fā)展得很好,而不是通過投資把人“買進來”或者單純讓人來上班。
Q:在體外發(fā)展的話,當團隊成長到一定規(guī)模、項目有更大野心時,可能會需要更多的錢和資源,這時候你們會如何支持他們?
A:擴張永遠伴隨風險,我們看過太多團隊盲目擴張后失敗,管理能力是超級稀缺的,管理5個人、10個人、15個人,難度是指數(shù)級上升的。
開拓芯也致力于幫助團隊避免常見的誤區(qū),提供一些建議和支持。比如有人第一個游戲是2D像素游戲,賺了錢后想做3A,實現(xiàn)畢生理想,我們會勸他別這么干。但如果他本身是經驗豐富的制作人,有團隊管理經驗和能力,此前的項目也驗證了某些想法,那么在他確實想擴張的情況下,我們會和團隊一起討論判斷方案是否可行,如果確認可行,我們也愿意繼續(xù)投入,并且?guī)椭麄儗有枰馁Y源。
最終還是看人,看他當下的能力和所處階段是否已經到位,能不能真正把事情做成。
03
競爭不夠激烈,甚至有點孤單
Q:擴張時,你們傾向于引入更多外部的合作者?
A:要看擴張的程度。 如果只是小幅擴張,通常團隊現(xiàn)有資金,或者我們追加投資就能解決,目前我們也有過數(shù)次追加投資的案例。但如果是大幅擴張,就需要更謹慎地評估成本和風險。
團隊一旦擴大規(guī)模,潛力和商業(yè)機會也會隨之增加。只要擴張目標清晰、方向合理,我們會盡力提供相應的資源和支持,幫助他們提高成功的可能性。
畢竟鷹角的力量也有限,不可能把所有事情都做完。我們投資外部團隊,就是希望他們能獨立成長,主動去了解市場、拓展視野。我們更關心的是如何把“蛋糕”做大,而不是現(xiàn)在去爭誰分多少。
Q:一些投資人可能會希望競爭對手越少越好。
A:我們恰恰相反。 我們反而覺得現(xiàn)在競爭還不夠激烈,有時甚至覺得有些“孤單”。
目前在國內,系統(tǒng)性投資單機和獨立游戲的機構并不多,大多是零散的天使投資人,或者發(fā)行商,像我們這樣做純股權投資的很少。我們認為投資人越多,項目數(shù)量才會增加,團隊的機會才會更多。
因此,我們非常歡迎有更多人參與進來。哪怕團隊拿到的資金不是來自我們,對生態(tài)來說依然是積極的。我們不僅不排斥競爭,反而希望看到更多同行加入。
Q:聽起來,開拓芯是一個開放系統(tǒng)。
A:是的,我們保持開放態(tài)度。即使團隊和其他方合作了,在下一輪或其他合作機會時也可能會想到我們。我們不光只看早期項目,只要是好的機會都可以聊。我們保持一個蠻開放的合作態(tài)度。
《殺死影子》在開拓芯的牽線下,與《匹諾曹的謊言》發(fā)行商Neowiz簽約,
解決了全球發(fā)行和本地化問題。
Q:相對一些其他展會,開拓芯創(chuàng)享節(jié)的資源連接屬性更濃。
A:這和我們的定位有關。 我們不做發(fā)行,只專注于投資,而且只投團隊。所以需要有志同道合的伙伴來共同協(xié)作,比如發(fā)行、本地化、平臺合作、以及團隊需要的外包資源等。只要是能真正幫助到團隊的合作伙伴,我們都非常歡迎。
對于一些入圍比賽的新團隊來說,他們往往只是想把游戲完整做出來。如果在這里遇到合適的發(fā)行或投資方,可能就能讓這個目標實現(xiàn);而如果沒有這樣的平臺,就少了寶貴的契機,會很可惜。
今年我們還特別設置了 Pitch Day 環(huán)節(jié),讓有需求的團隊能夠和發(fā)行、平臺以及其他投資方直接對接。除此之外,我們也在嘗試和海外公司合作,比如與thatgamecompany一起舉辦了 Game Jam 活動。
Q:從投融資的角度,你們覺得這兩年有些什么變化?
A:投資在減少,但開發(fā)者在增多。從投資的角度看,進入獨立游戲和單機游戲領域的資金正在下降,不論是整體規(guī)模還是項目數(shù)量,都比前幾年少。
與此同時,選擇走向獨立開發(fā)的人越來越多。很多開發(fā)者出于對創(chuàng)作自由的追求,或者因為環(huán)境變化,希望嘗試獨立制作,這讓人才的供給在增加。
這就形成了一種不對等:開發(fā)者數(shù)量在上升,但資金投入在下降,投資規(guī)模也在縮小。由于資金有限,開發(fā)者想要嘗試的項目規(guī)模被迫收緊,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們實現(xiàn)創(chuàng)意的可能性。
Q:這可能也是大家越來越看重單機買斷的一個原因。單機買斷現(xiàn)在變成了一個小成本小團隊也能夠去做去試錯、積累的機會。
A:其實單機買斷一直就是小成本、小團隊的機會。 而現(xiàn)在行業(yè)整體不如以前景氣,大家開始尋找新的賽道和機會,所以有更多人進入到這一領域。這本身是好事——越多人做,機會才會越多。
Q:低垂的果實不在,機會成本變低,來嘗試做單機買斷的人就變多了。
A:是的。
Q:過去幾年你們有遇到什么困難嗎?
A:要說比較大的困難,從過往的工作和接觸的團隊來看,我們發(fā)現(xiàn)很多優(yōu)秀的團隊都有潛力,但往往缺乏足夠的支持去走完下一步。 這也是我們當前環(huán)境下面臨的困難之一。需要幫助的團隊有很多,我們的體量并不算大,如果未來能有更多投資方關注這個領域,就一定能挖掘到更多“埋在砂礫中的寶藏團隊”,從而讓開發(fā)和投資生態(tài)逐步完善、良性循環(huán)。
換個角度看,這些困難也塑造了我們的定位。行業(yè)里愿意長期陪伴團隊的投資方確實不多,所以我們更要堅持把這件事做好。
Q:所以你們希望培養(yǎng)土壤,吸引更多有合作、甚至競爭關系的人加入?
A:是的。 鷹角本身也是一家研發(fā)公司。我們很清楚,如果土壤越肥沃,玩家的需求就會更旺盛,審美和品味也會提高。這樣一來,我們也能去嘗試更多新鮮的東西,并且從中獲益。
你既然是這片土壤的一部分,當然希望它越來越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