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T瑞典大滿貫女單八強名單出爐,國乒這次算是喜憂參半——石洵瑤、孫穎莎、王曼昱、陳熠四位小將攜手晉級,但陳幸同、王藝迪、蒯曼卻在1/8決賽折戟沉沙,尤其王藝迪再次敗給日本削球手橋本帆乃香,令人唏噓不已,這場比賽似乎又一次敲響了她奧運單打競爭之路上的警鐘。
先說說整體形勢,國乒女隊派出了9人參加,進入16強的有7人,算是穩(wěn)定發(fā)揮,孫穎莎和王曼昱依舊是主心骨,陳熠和石洵瑤也有亮眼表現(xiàn),尤其石洵瑤這場德比淘汰了蒯曼,展現(xiàn)了不錯的競技狀態(tài),證明了隊內競爭依然激烈;但另一方面,老將王藝迪的表現(xiàn)令人失望,今年來多次在重要外戰(zhàn)中敗給日本選手,尤其是這次面對橋本帆乃香,依然沒能調整好心態(tài)和打法,最終1-3再次出局,這無疑給人一種“擺爛氣息——不是說她故意,而是狀態(tài)和自信明顯受挫,打法單一,急躁上分成了最大漏洞。
問題來了,王藝迪的打法是主動進攻型,喜歡快節(jié)奏搶攻,但橋本帆乃香偏偏是典型的防守削球手,回球旋轉多變,節(jié)奏很慢,王藝迪似乎沒找到合適的破解方案——這兩場對決都如此,尤其上個月美國大滿貫0-3慘敗,短短一個月內沒見到明顯提升,反倒是心理素質和耐心嚴重不足,失誤頻頻,打法也顯得有些急躁,這就很難和橋本保持對等節(jié)奏,輸球也就成了必然。
再看更廣的視角,王藝迪這個賽季在世乒賽、世界杯和大滿貫等重要賽場上的表現(xiàn)都不算搶眼,多次輸給日本選手,尤其是在大賽關鍵時刻沒能挺住,導致她下一屆奧運會單打名額的競爭力大打折扣;女隊主教練馬琳對她的期待已經降到很低,這也不難理解,畢竟國乒女隊新老更替提速,像孫穎莎、王曼昱這類年輕選手才是目前最有競爭力的“頂梁柱,王藝迪的年齡和狀態(tài)讓她很可能在未來一兩年里被邊緣化,甚至退居二隊陣容,這對她本人來說是個不小的警示。
反觀孫穎莎和王曼昱,她們表現(xiàn)依舊穩(wěn)定,尤其孫穎莎與日本選手伊藤美誠這對老對手再次交手,孫穎莎以12勝2負的絕對優(yōu)勢輕松晉級四強,五局比分顯示她在關鍵分處理上游刃有余,這種成熟度和穩(wěn)定性是國乒未來單打主力的基礎,而陳熠雖然面對黑馬溫特較為艱難,但也以4-1獲勝,展現(xiàn)出不錯的抗壓能力,整體來看,國乒女單的梯隊建設仍有保障,但中堅力量的搖擺不定讓人擔憂。
這次瑞典大滿貫的賽況基本畫出了當前國乒女單的真實版圖:頂尖選手如孫穎莎、王曼昱步步為營,實力和心態(tài)都在線;中堅力量像陳熠、石洵瑤正在穩(wěn)步成長,具備沖擊力;而王藝迪則成了“瓶頸角色,戰(zhàn)績和狀態(tài)的下滑明顯限制了她的未來發(fā)展空間。她的連敗不僅是技術上的短板,更是心理和策略上的欠缺,這種情況如果不及時調整,確實難以支撐她走得更遠。
結尾總結,這場比賽不僅是一次普通的淘汰賽,更像是國乒女單新老交替的一個縮影,王藝迪的困境折射出整個隊伍競爭的激烈與殘酷,馬琳指望不上她,奧運單打名額恐怕真無望了,球迷們也只能把期待放在孫穎莎和王曼昱身上;未來的路還長,挑戰(zhàn)依舊不少,但至少目前的陣容整體還算穩(wěn)健,關鍵是那些“卡脖子選手能不能真正找到突破口,不然等著被后來者“點贊回懟是遲早的事。總之,國乒女單的故事還在繼續(xù),接下來如何調整打法和心態(tài),才是決定成敗的關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