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熱議的電影《南京照相館》中,由高葉飾演的毓秀,原本是南京一個普通的戲子,龍?zhí)籽輪T,卻總將 “我和胡蝶一起拍過戲” 這句話掛在嘴邊。
毓秀不經意地提及,表面上是炫耀,實質卻飽含深意,這也就是說她想成為胡蝶那樣的大明星。她認為自己最大榮耀是曾經在胡蝶電影當過龍?zhí)籽輪T,一直把與胡蝶同框的照片,視為珍寶揣藏。
可以看到,毓秀有著明星夢,期待能成為胡蝶一樣電影明星??墒牵谷諔?zhàn)爭的爆發(fā)卻無情碾碎她對明星夢想的憧憬。
毓秀的夢想,令我們對胡蝶這一位民國電影皇后有了關注。胡蝶乃是二十世紀最著名的電影演員之一,曾經冒死拒絕日本的中日親善電影——《胡蝶游東京》,親自奔赴抗戰(zhàn)后方,勞軍義演,輸送物資。我們看看,這一位電影皇后的愛國行為是亂世保命,還是對民族大義信仰的堅持。
胡蝶從演員戲子到電影皇后
胡蝶原名胡瑞華,籍貫廣東鶴山縣坡山鄉(xiāng)水寨村,1908年出生在上海提籃橋怡和碼頭普通附近的民房,人稱民國第一美女,一生從影40余年,出演了90余部電影,三次被封為中國電影皇后,二十世紀杰出的影星之一。雖然與張學良和戴笠都有緋聞,但不妨礙她在影視圈上杰出的成就,以及在抗戰(zhàn)時候的愛國情懷。
胡蝶的父親叫胡少貢,在京奉鐵路任職總稽查,按照今天算是鐵路系統(tǒng)的小領導,家境優(yōu)渥,使胡蝶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
童年時候胡蝶也是長相漂亮,多才多藝,是耀眼的小明星。1924年,正值豆蔻年華的胡蝶,迎來人生重要轉折,她順利考入位于上海愛多亞路(今延安中路)的中華電影學校,這乃是中國第一所電影演員培訓學校,匯集了當時著名導演和戲子。
人的成就取決于處在的平臺,在校期間,胡蝶刻苦學習各種演藝知識和演藝技巧,獲得了導演的欣賞。1925 年,她從中華電影學院畢業(yè)后,被推薦在電影《戰(zhàn)功》中飾演配角,開啟了一生的電影演員生涯。
1928 年《火燒紅蓮寺》在全國的爆火,令胡蝶在民國聲名大噪,之后她又出演了《歌女紅牡丹》《啼笑因緣》等多部影片的女主角,一舉民國炙手可熱的明星。
1933 年,胡蝶在電影皇后評選活動中,以絕對優(yōu)勢獲得第一名穩(wěn)坐寶座,由此被世人稱為 民國的“電影皇后”,奠定了在民國影視圈的顯赫地位。
胡蝶抵制洋貨
然而,胡蝶不僅在演藝界取得了輝煌成就,在民族危亡之際,她更展現(xiàn)出了令人敬佩的愛國情懷。
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正逢西方國家的經濟危機,列強對我國傾銷洋貨,借此擴大需求,轉移國內經濟矛盾。尤其在九·一八事變之后,西方大量的廉價洋布匹傾銷到國內市場,嚴重沖擊了我國民族紡織業(yè)的發(fā)展,尤其是上海是全國的紡織中心,首當其沖受到了洋布的影響。
為了拯救中國的民族紡織業(yè),身為當紅明星的胡蝶就以身作則,主動穿本國布料制作的土布旗袍,起到抵制洋行和洋業(yè)的模范帶頭作用。
胡蝶的率先帶頭,使得社會名媛也跟著效仿學習,一起穿本土的土布旗袍,一同抵制洋貨,拯救民族工業(yè)。這樣,土布布料成為了社會的時尚,她的事跡被發(fā)表在當時權威的媒體《申報》上,為拯救國貨作出示范作用。
美人的風骨不在皮相,而在危難時的選擇
美人的美,在于風骨不在于外表和皮。在日寇侵華面前的抗日戰(zhàn)爭時候,面對國土淪陷和民族受辱,胡蝶也做出了愛國影星應具有的民族大義。
1937年淞滬會戰(zhàn)爆發(fā)后,上海即將淪陷,胡蝶不得不離開。但是她知道,中國守軍還在冒死為國家民族安危而戰(zhàn),誓死守衛(wèi)在前線。
于是,出于愛國心,胡蝶穿著時尚的旗袍,冒死走上前線,去四行倉庫慰問戰(zhàn)士,親自給戰(zhàn)士們發(fā)放慰問物資,鼓舞前線戰(zhàn)士們的斗志;在國家和民族需要時候,為那個時代女性樹立榜樣,為國家盡一份綿薄之力。
1937年淞滬會戰(zhàn)爆發(fā)后,胡蝶確實通過杜月笙渠道,向空軍捐贈12萬銀元(見《大公報》1937年11月報道)
胡蝶拒絕日軍虛偽的中日親善影片
淞滬會戰(zhàn)后中國守軍失利,上海淪陷,胡蝶去了香港避難??墒菦]想到沒過兩年,香港也淪陷,被日軍占領。
當時胡蝶電影皇后的名聲,已經響徹中外。日本人妄圖利用她的名氣做中日親善的宣傳,美化侵華戰(zhàn)爭的罪惡途徑。
于是,當時日軍報道部藝能班班長——和久田幸助,乃是一個精通中文的“中國通”,主動去香港淺水灣胡蝶的別墅見她,向胡蝶提出了保護生命財產、尊重個人自由、平等合作的橄欖枝。
胡蝶以為日軍與自己友好相處,誰知沒多久和久田幸助以高片酬為誘餌,提出要求胡蝶到日本出演中日友善的宣傳片——《胡蝶游東京》。
日本的影邀,令胡蝶憤怒不已。她知道,這一切都是侵略者的陰謀,為侵略中國、屠殺中國人、奴役中國人披上虛偽的外衣。身為在社會又舉足輕重影響力的影星,胡蝶知道自己不能為那小利,答應日本人的要求,造成社會影響極其不好。
于是,胡蝶清醒意識到,在民族大義面前一步都不能退讓。為此,她專門拜訪了居住在中國京劇大師——梅蘭芳,商量逃脫的事情。梅蘭芳擔心胡蝶一個弱女子禁不起威脅,對她處境擔憂,更是擔心她禁不起誘惑。
面對昔日前輩梅蘭芳的擔憂,胡蝶也鄭重回應:“請梅先生放心,我胡蝶決不當漢奸明星。
但胡蝶意識到,自己拒絕日軍,日軍也不會給她好果子吃。果然沒多久,她也打聽到日本方面對她非常不爽快,把她列入“終點監(jiān)控”的名單。自己居住的淺水灣別墅外,曾連續(xù)三個月有便衣特務蹲守。
胡蝶冒死逃亡
胡蝶認識到,香港這地方不是久留之地,為了人身安全必需離開。于是,她以“承諾” 分娩后一定赴東京敷衍日本人。她也意識到自己的名氣,在香港實在是難以走脫。
正好,當年她在上海淞滬會戰(zhàn)慰問抗戰(zhàn)的“獻旗英雄”——楊惠敏出現(xiàn)了。楊惠敏是抗日游擊隊的成員,奉命來營救胡蝶。
經過楊惠敏一番策劃,從不出門的胡蝶開始假裝出去買東西,走親訪友探清楚日軍監(jiān)控的虛實,之后秘密聯(lián)系抗日游擊隊準備撤離。
晚上,胡蝶一家人在家打包收拾東西,悄悄地把在香港的全部不動產兌成了現(xiàn)鈔,并把除隨身以外的物品裝入十多只箱子。然后在第二天香港大霧彌漫的清晨,胡蝶一家人裝作走親戚的模樣,踏上了艱難的逃亡之路。
胡蝶后來在回憶錄中,記載當年逃亡路途的艱辛。游擊隊員用竹竿挑著兩個孩子,路過她一直都不想走的那個橋。當時,橋被日本人占領,每次過去都要給他們鞠躬,她一個巨星也不得不向兩個基層陌生的士兵鞠躬。
過橋后,游擊隊員帶胡蝶一家人拐進了崎嶇的山路上,整整走了一天,終于到達了廣州惠陽,然后再由惠陽坐煤車到達韶關。
拒絕日本:寧逃亡不當漢奸
這時候,游擊隊成功完成了護送的任務,胡蝶和丈夫非常感激他們的幫助,準備了三千元給游擊隊員,讓他們作為抗日基金。
可惜是,胡蝶一家人在逃難過程中,攜帶的數(shù)十箱財物在路上遭到搶劫。看到視若生命的家當喪失殆盡,胡蝶自然心痛。胡蝶財物的丟失,也引發(fā)轟動全國的“胡蝶珠寶案”。
當時,廣東地方官員知道著名影星胡蝶的到來,知道她的名氣,自然愿意拿出兩萬元作為救助金時,但胡蝶統(tǒng)統(tǒng)拒絕。
因為胡蝶作為一名影星,具有善良之心,她知道國難當頭,中國受苦受難的民眾更需要這個錢,于是全部捐給了難民。
同時,經過逃亡的生活,胡蝶對錢財和名利都看淡了,深刻認識到一切都是過眼云煙,唯有健康和家人,以及愛國之心才是最重要的。
胡蝶在抗日時期從上海慰問前線戰(zhàn)士,到香港拒絕與日本影視合作,不愿意為日本當漢奸,再到從香港冒死逃亡,抵達后方捐贈救助金,一直到投身抗日宣傳,可以看到她的愛國行為不是為了在亂世躲命,不是一時沖動,卻是基于愛國主義的情懷,以及民族大義的堅定堅守,更是融入骨髓里的責任、信仰和擔當。
結語
胡蝶用逃亡和拒絕詮釋了“愛國明星”二字的重量,成為抗日時代影視圈和文藝工作者的愛國典范。在《南京照相館》中毓秀對胡蝶的仰望,不僅是她敬仰胡蝶的名氣,也是對個人夢想的寄托,在內心里她也崇拜胡蝶對民族大義精神家園的堅守。
所以,電影《南京照相館》胡蝶的出現(xiàn),乃是抗日時候民族氣節(jié)傳承一個縮影。如果是你,在亂世中能像胡蝶一樣堅守民族氣節(jié)嗎?歡迎在評論區(qū)聊聊你的看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