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幾天老天爺要連番"灑水"了。
豫北平原、魯西南洼地的玉米正灌漿,最怕根系泡水里。種冬瓜搭架子的老鄉(xiāng)注意,藤蔓瘋長時要掐尖,不然光長葉不坐果??蓜e學中牟關家村的辛大姐,去年貪便宜買了不知啥來頭的種子。
她家12畝冬瓜地后來光見藤不見瓜,急得直掉淚。眼下這場雨要是跟著悶熱天,菜園里的辣椒茄子容易得"爛果病"。
山區(qū)種烤煙的老漢們,趕緊檢查排水溝,別讓雨水漫進壟溝。
有人覺得老輩看云識天氣的法子過時,其實挺管用。比如天上起"魚鱗斑",大概率要下連陰雨,得提前備塑料布。
但咱也得信科學,縣農(nóng)業(yè)站發(fā)的病蟲害預警短信,比老黃歷更準。
皖北種大豆的李大哥就吃了虧,沒信預報里的暴雨預警。結果豆苗被泡了三天,減產(chǎn)三成,后悔不迭。
這次降雨帶會路過江淮流域,種水稻的要防"坐蔸"。啥是"坐蔸"?
就是秧苗扎根不牢,雨水一沖容易倒伏。最好的法子是提前撒點草木灰,既壯根又能防蟲。有年輕農(nóng)戶嫌麻煩,覺得撒灰不如打藥快,這想法可不對。
草木灰是老祖宗傳下來的土辦法,環(huán)保還省錢,用好了比藥還靈。我個人認為,咱莊稼人得把天氣預報當"田管家"。
手機里的氣象APP每天看兩眼,比悶頭干活強多了。
特別是種大棚菜的,暴雨前不加固棚架,棚膜被掀了哭都來不及。現(xiàn)在該干啥?列個急茬兒清單:一查菜地排水口堵沒堵。
二給掛果的果樹撐支架,三把囤里的陳種子翻出來曬曬。要是拿不準咋應對,趕緊給村農(nóng)技員打電話,別自己瞎琢磨。
種地就得跟著老天爺?shù)墓?jié)奏走,順天時才能有好收成。這場雨是考驗也是機會,準備足了,秋糧能多收兩筐子。往后咱得多留個心眼,買種子認準帶防偽碼的,別貪便宜吃大虧。
農(nóng)業(yè)這事兒,一半靠汗水,一半靠算計,缺了哪頭都不成。記住嘍,提前防患比災后補救強百倍,地里的收成都是咱自己掙來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