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 “長期主義”?
其實,不用想得那么高深,沒有有些人說得那么玄乎,說白了,做人做事,站得高,看得完,不過“今朝有酒今朝醉”日子,從不盯著眼前那點兒得失,有長遠眼光,為了以后的大目標而一心付出……
歷史上這樣的人有嗎?很少,多數都是短視者。
現(xiàn)在仍有人提 “長期主義” 這詞兒,堅持這理念的,稱能讓人站得更高、看得更遠,不急功近利,做得成大事。
但讓人唏噓的是,這樣的人雖間站得更高、看得更遠,但似乎走得并不遠,因為他們在社會上與人格格不入、備受排擠打擊。
因此,無論在歷史上還是現(xiàn)實中,我國似乎并沒有多少這種真正的 “長期主義” 者。
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深究起來,這事還真不簡單,得往我們的老根上找原因。
回頭看看,中國幾千年的歷史,好象是掉在一個殘酷的循環(huán)中。
平均下來,一百年左右,天下就得大亂一場。亂世之下,經濟凋敝,人死一半,社會攪得稀巴爛,人基本上沒過幾天好日子。
再看饑荒,平均下來,三十年就要來上一回,“路有凍死骨”可不只是流傳千古的詩句,更是現(xiàn)實的真實寫照。餓殍遍野、易子而食這些可不是什么新鮮事。
在這種情況下,明天和意外,哪一個會先來,誰都不知道,明天還能不能活著全是未知數。你要人家思考 “長期主義” ?未免也太理想主義了,二者根本沾不了邊。
“長期主義” ,聽著挺好的,但得先填飽肚皮、保護家人再說。
也許,可能,還是存在個別 “長期主義” 者的,畢竟還是有眼光之人,但這樣的人并不受待見。如果抱著這種觀點不放,他要么死在了戰(zhàn)場上,要么餓死的饑荒中,早被歷史的洪流給湮滅了,沒幾人在殘酷的現(xiàn)實中能活下來。而真正活下來的,多是會眼下機會,能靈活變通,甚至能投機取巧的那撥人。看看在民族存亡的抗戰(zhàn)期間,我們就有幾百萬的偽軍漢奸,如果不戰(zhàn)敗,他們可是活得相當滋潤的。
長江后浪推前浪,幾千年這么篩下來,短視早就鉆進我們的基因里了,這也就成了社會底層的一個想法——“先活下來,至于明天,明天再說”,其最好的注腳就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歷史流到現(xiàn)在,其實,這樣的想法也還不同程度存在。
看看商界中,不少的公司企業(yè)就盯著眼前的利益,哪兒有風口就往哪兒扎,哪兒有錢賺就往哪兒鉆,就想著賺點快錢,從不懂深耕布局。
這樣的經營模式,根本不看遠一點,不管自己以后怎么發(fā)展,更不琢磨怎么練就一身真本事。賺錢的風口一過,一下子就沒了根基,大廈將傾,一哄而散。
包括投資者,也差不多,盲目跟風,多數只看今天能賺多少,沒那個耐心去等待長期的回報。
值得注意的是,現(xiàn)在的中國早已今非昔比,早已實現(xiàn)了小康,更不用天天擔心會打仗,會餓肚子了,實現(xiàn)了安居樂業(yè)。
這種經濟和社會條件下,如果再囿限于傳統(tǒng)觀念,還守著“今朝有酒今朝醉”,那就不行了。
根本歷史經驗看,依現(xiàn)在的環(huán)境看,更適合于 “長期主義” 的生長了,不能只再顧著眼前利益了。
其實,國家是看到了這些的。出臺了不少長遠的政策,鼓勵科技創(chuàng)新,推動可持續(xù)發(fā)展。
企業(yè)中也有了皎皎者,像華為就是個典型。這么多年來,從未賺快錢,發(fā)狠往技術研發(fā)中砸錢,就認準了 “長期主義” 。即使外部壓力巨大,從來沒有放棄對未來的期待和打算。最后,它做成的事,全世界都為之側目。如果早幾年就那么被西方壓倒了,我們現(xiàn)在的日子是啥樣,也都未知。
其實, “長期主義” 并沒有想象的那么遠。我們只要把老一輩留下來的短視想法和行為打破就行了,好好想想自己做的事、拿的主意對不對,若干年后還能不能立足……
不管是個人找工作、拼事業(yè),還是公司做生意,還是國家搞發(fā)展,都別想著急功近利,別想著現(xiàn)在的舒服,學會先等一等、看一看,為了長遠的目標,多下點功夫。
更要用力甩開歷史的拖累,養(yǎng)成 “長期主義” 的視角和習慣。只有站得高、看得遠,才能立于不敗之地、世界之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