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zhí)貏e的古方!兩味藥,痰沒了!
宋代有一本書叫《泊宅編》,作者是方勺,此人交友甚廣,與蘇軾等人都是好友。他編著的這本《泊宅編》,編載兩宋之際朝野舊事,凡文人逸事、地方民俗、朝廷財政、醫(yī)藥術(shù)數(shù)、怪異傳聞、詩詞創(chuàng)作無所不談,蘇軾的《念奴嬌》也載錄其中。
在《泊宅編》這本書中,記錄了這樣一個醫(yī)案:
有一個人每次吃飽飯以后,就感覺到胸滿、痰多。后來有人給他開了一個叫“橘紅湯”的方子,此人飲用后覺得很舒服,于是“連日飲之”。
有一天,他忽然感覺胸中好像有什么東西一下掉了下來,并且伴隨大汗淋漓,這種突發(fā)的感覺讓他驚奇又緊張。接下來他又感覺肚子痛,如廁,頃刻間排下好多鐵蛋子樣的糞便,奇臭無比。
從那以后,此人就感覺胸部不再憋悶了,痰也沒了。多年頑疾,竟然就這么好利索了。
此人用的“橘紅湯”,《泊宅編》中是這樣記載的:“橘皮去瓤,取紅一斤,甘草和鹽各四兩,水五碗,慢火煮干,焙搗為末點服”。
這位患者每次吃飽以后,就感覺到胸滿、痰多,這是典型的痰濕體質(zhì)的表現(xiàn)。在中醫(yī)看來,痰濕是比濕氣更為嚴重的病理產(chǎn)物,是濕氣長時期堆積,沒有及時有效清理掉,形成淤堵潴留而形成的。
痰濕的形成,與愛吃冷食甜食有關(guān)。冷飲傷脾陽,甜食滋膩會增加脾胃運化的負擔,長期吃冷飲甜食,津液運行出現(xiàn)障礙就會形成痰濕。
現(xiàn)代人愛久坐不運動,也會形成痰濕。動則升陽,人正常的氣血運行需要動起來,久坐會使陽氣生發(fā)不足,造成痰濕;
痰濕的形成,還與飲食不節(jié),酒肉常伴有關(guān)。酒肉均屬于肥甘厚味之品,最傷脾陽,造成身體運化不足,津液代謝失常,出現(xiàn)痰濕。
如何判斷自己是否屬于痰濕體質(zhì)呢?可以從以下這些方面判斷一下:
舌象胖大有齒痕;大便不成形,粘馬桶;皮膚易出油,容易長痘痘;虛胖,腹部肥滿而松軟;口中粘膩不清爽,口苦、口臭;嗓子有異物感,起床后就要咳痰;身體總是感覺沉重無力,困倦,怎么睡也睡不夠……
《泊宅編》記錄的用“橘紅湯”治療痰濕的醫(yī)案,并不是個案。橘紅配甘草的應(yīng)用,在中醫(yī)歷史上,被叫做“二賢湯”。它的原方組成,就是橘紅四兩,配上炙甘草一兩。我們現(xiàn)在用橘紅4克,炙甘草1克,水煎服,或者泡水代茶飲,喝上一段時間,痰濕體質(zhì)就能得到改善。
二賢湯中的橘紅,首選化州橘紅。世人對化橘紅的評價:“化州橘紅,治痰如神,每片真者值一金”。
在《本草綱目》中記錄:橘紅佳品,其瓤內(nèi)有紅白之分,利氣、化痰、止咳功倍于它藥,其功效愈陳愈良。
溫馨提示:中醫(yī)講究辨證論治,一人一方,自行購藥服用存在風險,請務(wù)必在專業(yè)中醫(yī)指導(dǎo)下,根據(jù)個人自身癥狀辯證加減開方,切不可盲目使用。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