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市場資訊
(來源:藏金洞)
洞主江湖說:我說的可能都是錯的,但值得你去探索和反思。
親愛的藏金洞友們:
我有個朋友,今年夏天帶娃去看了五次《浪浪山的小妖怪》,我問他圖啥,他說:“圖個清靜,孩子進了電影院就不鬧了”。
我告訴他,你以為你買的是電影票,其實是給印鈔機續(xù)了點油。今年夏天電影院里的熱鬧,不過是冰山一角,水面之下,一個你看不懂的龐然大物,正在瘋狂吸金。
#暑期檔#IP衍生品 #情緒消費 #商業(yè)模式 #影視投資
今年夏天,電影院里的人好像還不少吶,
官方報紙上盡是喜報,2025年暑期檔總票房最終突破100億大關(guān),完成了一波漂亮的絕地反彈。
國產(chǎn)電影更是揚眉吐氣,《南京照相館》票房沖破25億,《浪浪山的小妖怪》也拿下超10億,創(chuàng)下華語二維動畫的新紀錄。
我身邊不少朋友都拖家?guī)Э?,為這百億票房貢獻了真金白銀。
他們興高采烈地討論著《浪浪山的小妖怪》里哪個妖怪最可愛,爭論著《南京照相館》的結(jié)局到底意難平不平。
一片盛世景象,對不對?
可洞主我每次看到這種潑天的熱鬧,后脊背都發(fā)涼。
你看到的,都是人家想讓你看到的。
你以為你在為藝術(shù)和情懷買單,殊不知,你只是別人龐大印鈔機上,一個微不足道的零件。
這百億票房的狂歡,說白了,就是一場精心設(shè)計的“陽謀”。
真正的錢,根本就不在那張小小的電影票里。
江湖夜雨十年燈
洞友們,我們把時間線拉長看,這幾年的暑期檔,簡直就是一出驚心動魄的大戲。
根據(jù)貓眼專業(yè)版和招商證券的數(shù)據(jù),我們能清晰地看到這條過山車一樣的曲線。
還記得疫情前的2019年嗎?那年暑期檔票房是178億。
然后,就是三年的冰河期。2020年斷崖式下跌到36億,哀鴻遍野。之后兩年緩慢回暖。
接著,就是2023年的絕地反擊。壓抑了三年的觀影需求,如同火山噴發(fā),一口氣把暑期檔票房推上了206億的歷史新高,成了新的標桿。
但誰也沒想到,2024年市場急轉(zhuǎn)直下,同比暴跌44%,全年僅116億收官,多部被寄予厚望的電影都折戟沉沙。
就在大家以為市場又要不行了的時候,2025年,我們又見證了一次“絕地反彈”。
今年暑期檔,定檔影片數(shù)量創(chuàng)了歷史新高,豆瓣8分以上的電影就有7部,也是史上最多。
上半場靠引進大片撐著,下半場《南京照相館》這些國產(chǎn)高口碑電影力挽狂瀾,最終票房預(yù)計能超過120億。
看上去,我們似乎又回到了那個黃金時代。
但洞主我必須給你們潑一盆冷水:今天的120億,和昨天的206億,早已不是一回事了。
過去的輝煌,靠的是一兩部超級爆款的“個人英雄主義”。
而今天的熱鬧,背后是一整套全新的“集團軍”打法,靠的是高質(zhì)量內(nèi)容的穩(wěn)定供給和觀眾口碑的發(fā)酵。
驅(qū)動這個市場增長的底層邏輯,已經(jīng)發(fā)生了根本性的改變。
小妖怪的算盤,你打不過
咱們就拿那個火得一塌糊涂的《浪浪山的小妖怪》來說事兒。
洞友們,你們真以為光線傳媒拍這部動畫片,是為了給咱們的孩子講一個“好好打工,也能有出頭之日”的勵志故事?
別天真了。
票房破10億,很厲害,但你以為這就是勝利的全部了?格局小了。
電影院里那90分鐘的光影,不過是史上最昂貴、最沉浸的一支廣告。
廣告打完了,真正的鐮刀才剛剛舉起來。
你家孩子看完電影,哭著喊著要那個小豬妖的玩偶。
你老婆扭頭就在小程序上下單了一套聯(lián)名款的盲盒。
你兒子纏著你買印著小妖怪的集換式卡牌,說班里同學人手一套。
看明白了嗎?
電影本身,可能只是微利,甚至是為了打響名氣虧本賺吆喝。
而電影散場之后,那只小妖怪,才開始它真正的“搶錢之旅”。
這次操盤的上影元,在電影上映前一年,就把IP授權(quán)的局給布好了。
聯(lián)動超過30個品牌,涵蓋卡牌、潮玩、餐飲、便利店,足足22個品類,超過400種商品(SKU)!
這是一個天羅地網(wǎng),把你所有的消費場景都給覆蓋了。
這才是那只小妖怪背后,最不想讓你知道的秘密。
它不是什么浪浪山的小妖怪,它分明是資本的吞金獸。
電影院,早就“不務(wù)正業(yè)”了
你可能會說,好吧,制作公司套路深,那我去的電影院總歸是靠電影票賺錢的吧?
哎,你又錯了。
洞主我告訴你,今天你走進的萬達影城,早就不是你以為的那個電影院了。
人家玩的,叫“超級娛樂空間”,叫“線下沉浸式體驗”。
電影是什么?
是引流的鉤子,是把你們這些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從家里騙出來的誘餌。
你們進了這個門,好戲才真正開場。
萬達搞了一個叫“超級娛樂權(quán)益日”的活動,一天之內(nèi),就拉動了超過8000萬的消費,上座率直接提升30%。
甚至有影院直接搞了個“浪浪山痛城”,讓你看完電影,直接走進小妖怪的世界里繼續(xù)掏錢。
你以為你只是去看個電影,結(jié)果一下午的吃喝玩樂,全被安排得明明白白。
萬達電影最新的財報,說得清清楚楚:非票房收入的占比,已經(jīng)超過了40%。
這意味著什么?
意味著電影院收入的大頭,已經(jīng)不是電影票了。
電影院,這個曾經(jīng)靠著光影藝術(shù)為生的殿堂,如今徹徹底底地“背叛”了電影。
它變成了一個商業(yè)地產(chǎn),一個流量中轉(zhuǎn)站,一個高效的銷金窟。
殺向未來的妖怪們
如果說,以前賣周邊還只是電影火了之后的“順手牽羊”,那現(xiàn)在,這群妖怪的打法已經(jīng)徹底升級了。
人家玩的是“全景式”的IP開發(fā),是系統(tǒng)性的圍剿。
核心是什么?是構(gòu)建“世界觀”,是建立“情感連接”。
《浪浪山的小妖怪》為什么能成?因為它戳中了無數(shù)“打工人”的心窩子。
這已經(jīng)不是簡單的賣貨,這是情感的預(yù)售,是文化的合謀。
所以,IP反客為主,成了電影營銷的“核心支點”。
你看看,和瑞幸聯(lián)名搞“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和美團搞“小妖怪的夏天”主題會場,和Keep搞主題跑……
每一個動作,都在電影上映前,就把“打工人”“合家歡”這些情緒標簽,死死地釘在了你心里。
更狠的是,他們還在玩“雙軌制”。
一邊,把《大鬧天宮》《葫蘆兄弟》這些壓箱底的經(jīng)典IP刨出來,重新打扮一番,讓孫悟空去給寶馬站臺,讓葫蘆娃和星巴克搞聯(lián)名,跟年輕人重新交朋友。
另一邊,通過《中國奇譚》這樣的項目,孵化新的IP。閱文的《斗破蒼穹》《一人之下》續(xù)作也都在路上。
《浪浪山的小妖怪》火了,上影元馬上宣布,《中國奇譚2》的前期工作已經(jīng)啟動。
你信不信,用不了多久,《浪浪山的小妖怪》續(xù)集的消息也該放出來了。
從電影,到游戲(已經(jīng)和《夢幻西游》聯(lián)動了),再到潮玩、餐飲、便利店……
一張覆蓋你生活方方面面的大網(wǎng),正在悄然收緊。
時代的“回旋鏢”
洞友們,這個時代,變得太快了。
快到很多人還沒反應(yīng)過來,就已經(jīng)被遠遠地甩在了身后。
為什么會這樣?
因為驅(qū)動這個世界運轉(zhuǎn)的底層邏輯,變了。
過去我們談生意,講的是“產(chǎn)品”,我賣給你一部好電影,你付我一張電影票錢,兩清了。
現(xiàn)在的大佬們玩什么?
玩的是“IP”,是“情緒”,是“文化自信”。
這個后疫情時代,大家心里都憋著一股勁兒,需要解壓,需要放松,需要精神上的滿足感。
而《浪浪山的小妖怪》這種國漫IP,恰好就給你提供了這種情緒價值。
你買的不是一個塑料娃娃,你買的是電影帶給你的那份感動和治愈,你是在為自己的情緒投票。
所以,你看,整個產(chǎn)業(yè)鏈都變了。
從上游的閱文集團,生產(chǎn)故事(IP),到中游的光線傳媒,把故事拍成電影(放大器),再到下游的萬達影院,提供消費場景(收割機),一條龍服務(wù)。
這是一個全新的江湖,玩法和規(guī)則都重寫了。
當然,風口之上,豬都能飛起來,但風停之后,摔死的也都是豬。
現(xiàn)在,連AI都開始入局了,抖音、快手都在搞AI視頻生成工具,大大降低了創(chuàng)作門檻。
B站、愛奇藝這些平臺,也在扶持動畫短劇,探索“微短劇+衍生品”的新模式。
再加上內(nèi)容監(jiān)管這把懸在頭頂?shù)倪_摩克利斯之-劍,和衍生品開發(fā)的同質(zhì)化內(nèi)卷,這條看似遍地黃金的賽道,其實處處都是陷阱。
一場新的血雨腥風,已在醞釀之中。
說到底,這個世界就是個巨大的草臺班子,你方唱罷我登場。
商業(yè)的本質(zhì),從來不是創(chuàng)造什么新鮮玩意兒,而是用舊的元素,排列組合出新的花樣,然后講一個讓你心甘情愿掏錢的故事。
今天電影圈這點事,就是最好的例子。
洞友們要記住,以后但凡你看到一個現(xiàn)象級的爆款,別光顧著傻樂,多往后想一步。
別去看那提線木偶,要去瞅那個躲在幕后的人。
電影票,只是這個新江湖的英雄帖,廣邀天下豪杰入場。
而真正的盛宴,酒正酣,肉正香,全在你看不見的地方。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