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國內純電小車市場迎來集中爆發(fā)期,多款面向10萬元以內消費群體的車型密集亮相、開啟預售或正式上市。作為國內基數(shù)最大、前景最廣、需求最旺盛且消費需求最多元的細分市場,10萬元以內純電小車賽道的競爭日趨激烈,而“何為一輛好的純電小車”也成為行業(yè)與消費者熱議的核心話題。
有人以性能為核心標準,有人聚焦智能配置,也有人將價格作為首要考量。這些觀點雖各有依據(jù),卻均存在一定片面性。事實上,真正能定義“好純電小車”的關鍵,在于能否滿足“價格好、質量好、品質好、操控好、智能好”的“五好”綜合標準。通俗而言,這類車型需精準契合老百姓既要面面俱到,又要價格親民的核心訴求,同時適配多元日常使用場景。
然而,打造符合“五好”標準的純電小車并非易事。行業(yè)普遍認知是,高性能、高配置往往與高成本直接掛鉤,而10萬元以內的價格定位,要求車企必須在價格親民與五大維度均衡之間找到最佳平衡點,這恰恰是對企業(yè)造車實力的終極考驗。
8月22日,北汽極狐正式開啟極狐T1的預售。有人認為,極狐T1為10萬元以內純電小車市場再添優(yōu)質選擇,也有聲音提出質疑,稱其電池并非采用寧德時代產品,且低配版電機功率高于高配版,進而認為極狐汽車的誠意不足。
值得注意的是,這類質疑實則是對純電小車核心價值的認知曲解。有觀點指出,將搭載寧德時代電池等同于好純電小車唯一標準,看似有理有據(jù),實則偏離了10萬元以內純電小車滿足日常通勤、追求綜合均衡的本質定位。此類爭議背后,不排除存在部分友商通過水軍刻意妖魔化純電小車核心標準的可能。今天我們不妨就圍繞極狐T1這款車講講什么是一輛電動小車的造車標準?
從極狐T1看一輛真正的“好車”定義
在大家的認知里,一輛搭載寧德時代電池的電動車一定差不了,其實這是一個誤區(qū)。無論搭載誰家的電池,首先我們要明白,它只是提供電芯。真正考驗一輛車的電池品質是看它的電池模組。
如果一家車企不是在三四十萬元級別上采用寧德時代的電池,而是在10萬元以內仍然采用寧德時代,那么它一定會在別的地方偷工減料,這也證明了這款車的電池開發(fā)能力極差,其嚴重依賴寧德時代的電芯到電池組的開發(fā)。而且這里還要注意一點,不是叫寧德時代,就意味著所有的寧德時代電池標準都是一樣的。這里很可能花了比別人更高的成本,買的還不如別人的老款寧德時代電池。這勢必會帶來居高不下的成本,最終導致車企不得不在其他地方降低成本,最終向消費者偷工減料。
目前在整個中國主流的企業(yè)中,在10萬元以內的電池有兩種選擇,一種是鐵電池、一種是三元電池,無論是哪種電池路線,主流電芯供應商如中航、極光等產品在性能、續(xù)航穩(wěn)定性上已與寧德時代處于同一梯隊,不存在明顯技術代差。其中中航電池連續(xù)幾年進入全球動力電池裝機量前五,是廣汽、上汽、奇瑞等車企的重要供應商。另外比亞迪自研電池、吉利銀河自研電池等案例也證明,在該細分市場,電芯層面的技術門檻已大幅降低。
值得注意的是,極狐汽車在制造與供應鏈整合上具備先天優(yōu)勢,2018年,北汽新能源與全球頂級汽車制造巨頭麥格納合資建廠,成為國內首個引入麥格納全球標準制造體系的純電品牌。要知道麥格納作為奔馳、寶馬、保時捷等豪華品牌的核心代工商,其模塊化生產體系與精密制造工藝首次在純電車型上實現(xiàn)完整落地,使極狐車型從誕生之初就具備豪車級品質基因。所以在這一點上,極狐T1搭載的中航電池,和那些搭載寧德時代的沒有任何區(qū)別。但是在成本上可以最終讓老百姓享受到貨真價實的實惠。
此外,極狐T1預售期間因“低配版電機功率高于高配版”引發(fā)的爭議,即320km續(xù)航版電機功率高于425km續(xù)航版,有觀點認為這不符合“高配即高功率”的傳統(tǒng)認知。這折射出部分群體對電動小車使用場景與性能邏輯的誤解。忽略了電動小車“場景優(yōu)先、性能與續(xù)航平衡”的核心定位。
不同于三四十萬元級車型對百公里加速3-4秒的性能追求,10萬元以內純電小車的核心使用場景是日常代步,包括單人通勤、接送孩子、城市購物等,用戶需求的核心并非速度感,而是行駛舒適性、續(xù)航實用性與能耗經(jīng)濟性,這就需要車企在電機功率與續(xù)航之間找到精準平衡點,而非盲目追求高功率炫技。
極狐T1320km續(xù)航版主打單人通勤場景,用戶對人車合一的駕駛效率要求更高,因此匹配相對更高功率的電機,兼顧短途通勤的靈活性與響應速度;425km續(xù)航版則面向多元家庭場景,需承載多人乘坐、載物等需求,核心訴求是舒適性與長續(xù)航,因此搭載了更注重增益曲線的電驅系統(tǒng),其8合1電驅單元通過集成化設計,實現(xiàn)了15%的重量降低、18%的體積縮小,同時將功率密度提升10%,最終達成性能輸出平順和能耗控制優(yōu)秀的雙重目標。
實際試駕反饋也印證了這一設計的合理性,有實測媒體表示,極狐T1的綜合電耗可低至11kWh/100km,百公里電費不足7元,能耗表現(xiàn)處于同級領先水平。其實對于高配必高功率的認知源于傳統(tǒng)燃油車思維,但電動小車與燃油車的物理特性存在本質差異。電動小車車身重量輕、重心分布與燃油車不同,若盲目追求高功率,不僅會大幅增加能耗、縮短續(xù)航,更可能因動力輸出與車身承載不匹配,出現(xiàn)制動距離變長、行駛穩(wěn)定性下降等問題,甚至導致老人、兒童等乘客產生眩暈感,潛藏安全與舒適性隱患。從這一角度看,極狐T1的功率配置邏輯,恰恰體現(xiàn)了對電動小車場景化造車的深刻理解。
事實上,極狐T1的電池與電機配置邏輯并非個例。當前市場中銷量領先的純電小車,如比亞迪海鷗、吉利星愿,均遵循這一理念。8月24日,北汽新能源用戶運營中心(銷售公司)副總經(jīng)理喬心昱在個人社交平臺正式回應,極狐T1的兩款不同續(xù)航版本的車型,采用的是同一款電驅,峰值功率都能達到95kw,只是標定不同,有點工程師思維了,接下來會再次改進。極狐官方的回應,再次證明了我們的分析。然而,現(xiàn)在部分企業(yè)卻仍沿用燃油車思維的車企,尤其是部分依托合資背景的自主品牌,在電動小車上刻意追求高電機功率,實則是炫技大于實用。這類車型不僅因高功率電驅推高成本,導致性價比不足,更因脫離國內消費者代步優(yōu)先的核心需求,難以在市場中立足。
可以說,評判一輛電動小車的性能好壞,不應局限于電芯品牌或電機功率等單一指標,而需回歸用戶需求與場景適配的本質。此前圍繞其電池與電機的爭議,不僅未能指出真正問題,反而從側面印證了其在成本控制與場景適配上的優(yōu)勢。
全系標配陡坡緩降極狐T1告訴你小車沒有小事情
隨著極狐T1預售,有關該車的配置也更加清晰的展現(xiàn)在人們面前。人們注意到一個細節(jié),極狐T1全系標配陡坡緩降的功能配置,這項以往多見于SUV、MPV、越野車等車型的配置,看似不起眼的配置選擇背后,不僅折射出極狐汽車對純電小車安全需求的深度思考,更顛覆了小車配置無需精細的傳統(tǒng)認知。
提及陡坡緩降功能,多數(shù)消費者的第一反應是越野或山路才用得上,為何極狐T1要在一款主打城市代步的電動小車上全系標配?答案藏在對用戶群體與出行場景的精準洞察中。
首先是用戶結構的變化。隨著新能源汽車普及,女性消費者已成為純電小車市場的核心群體之一。據(jù)QuestAuto數(shù)據(jù)顯示,2025年2月新能源汽車市場中女性用戶占比同比提升26.5%,其中10萬元以內純電小車的女性用戶占比更高,且新手司機比例顯著。這類用戶對車輛操控的熟練度相對較低,在面對地下車庫陡坡、郊區(qū)山路等場景時,手動控制剎車力度易出現(xiàn)剎車過急或溜坡風險,而陡坡緩降功能可通過系統(tǒng)自動調節(jié)車速與剎車,幫助用戶平穩(wěn)通過陡坡,降低操控難度。
小車無小事,在這一點上,哪怕一個日常環(huán)境中極少出現(xiàn)的陡坡緩降,極狐也要對消費者進行百分百的負責,而在這一點上,那些打著合資自主的企業(yè),別說搭載這項功能了,幾乎連想都不會想到這件事。這就是電車造車思維里,替消費者多想一步的核心要素。
除陡坡緩降外,關于純電小車的安全爭議,還集中在安全氣囊數(shù)量上,部分觀點認為氣囊越多越安全,但這種認知同樣存在片面性。極狐T1用車身結構設計證明,安全氣囊是最后一道守門員,而高強度車身才是抵御碰撞風險的第一道防線。
為打造同級領先的車身安全性能,極狐T1在車身材質與結構上投入頗多,其車身高強度鋼占比高達78%,其中熱成型鋼占比達32%,要知道熱成型鋼抗拉強度超1500MPa,相當于每平方厘米可承受15噸重量,其主要應用于A柱、B柱、車門防撞梁等關鍵承力部位,可在碰撞時有效抵抗車身變形,為車內乘員保留充足生存空間。
更關鍵的是,極狐T1的車身扭轉剛度達到35000Nm/deg,這一數(shù)據(jù)是什么概念?目前同級主流純電小車的車身扭轉剛度多在25000-30000Nm/deg之間,而極狐T1的剛度表現(xiàn)已接近部分20萬元級家用轎車,意味著車輛在急轉彎、顛簸路面或碰撞時,車身形變更小,操控穩(wěn)定性與安全性更強。
過去燃油車講小鋼炮,比的是發(fā)動機動力?,F(xiàn)在純電小車的鋼炮,則是比的安全性能。從陡坡緩降的全系標配,到高強度車身的越級配置,極狐T1的安全設計邏輯,實則指向10萬元以內純電小車市場的競爭本質,當續(xù)航、價格等顯性參數(shù)逐漸趨同,對用戶隱性需求的挖掘、對安全細節(jié)的打磨,將成為新的競爭壁壘。
電車從來不只是詩和遠方還有柴米油鹽
當部分高端電動車執(zhí)著于詩和遠方的性能炫技時,10萬元以內純電小車市場的消費者,更關注車輛能否契合日常出行的柴米油鹽。具象到極狐T1車上,從一塊清晰的中控屏,到一個適配手機的CarPlay接口,再到車內每一寸材質的環(huán)保性,這些看似瑣碎的細節(jié),恰恰是決定用戶體驗的關鍵。
在純電小車市場,科技感常被簡化為參數(shù)堆砌,但極狐T1卻將科技配置落到了用戶的實際使用場景中,首當其沖的便是屏幕與智能互聯(lián)的平權設計。
如今,消費者對車載屏幕的需求已從有無轉向優(yōu)劣,就像智能手機市場中,蘋果與紅米雖價格懸殊,但核心功能無本質差異,純電小車的屏幕配置也應實現(xiàn)體驗平權。極狐T1搭載的15.6英寸中控大屏+8.8英寸全液晶儀表組合,不僅尺寸遠超多數(shù)合資自主同級車型,更以2.5K高清分辨率提升實用價值,如導航時,小路名稱、限速標識清晰可辨,即便在正午陽光直射下,屏幕也無明顯反光,解決了用戶強光看不清屏幕的痛點。
老百姓買小車,就是希望在有限預算里獲得更豐富的使用場景,大尺寸高清屏能滿足導航、娛樂、車輛控制等多元需求,這才是科技配置該有的意義。
更易被忽視的剛需配置,是對蘋果CarPlay的支持。據(jù)市場調研數(shù)據(jù)顯示,國內一二三線城市蘋果手機用戶占比約20%,而純電小車的核心使用場景,城市通勤、短途代步中,用戶對手機互聯(lián)的依賴度極高。但梳理市場產品可見,部分標榜海外新能源出口龍頭的車企,其旗下純電小車仍未配備CarPlay功能,相當于主動放棄了這部分用戶。小車不該替消費者做選擇,而是要包容所有選擇。
在車內健康這件看不見的事上,極狐T1做出了同級罕見的承諾,車內甲醛、甲苯等有害氣體含量遠低于國家標準。專業(yè)機構檢測顯示,其車內甲醛含量僅0.01mg/m3,是國標(0.1mg/m3)的1/10,相當于森林景區(qū)的空氣水平,苯含量更是低至國標的1/2,達到開門即呼吸清新的水準。這一承諾的背后,是遠超行業(yè)常規(guī)的供應鏈與工藝投入。
當前汽車市場中,無論是燃油車還是電動車,受成本控制影響,多數(shù)車型難以完全規(guī)避車內有害氣體揮發(fā),低醛甲更是鮮有企業(yè)敢公開宣傳。
極狐T1通過兩大核心舉措實現(xiàn)這一目標,一方面,全車采用環(huán)保型內飾材料,從源頭減少甲醛、甲苯等有害物質的產生;另一方面,創(chuàng)新應用220℃低溫注塑工藝,避免傳統(tǒng)高溫注塑過程中材料分解產生有害氣體。即便是孩子在車內進食、觸摸內飾,家長也無需擔憂健康風險。有行業(yè)觀察者提出,建議極狐在上市發(fā)布會上,不妨讓消費者親身體驗,現(xiàn)場聞車內氣味,用真實感受驗證健康座艙的承諾。
極狐T1的產品邏輯始終圍繞一個核心,純電小車不是詩和遠方的載體,而是服務柴米油鹽的伙伴。
正如北汽新能源董事長張國富在極狐T1預售時所言:“極狐不賺快錢,要賺有技術有品質的干凈錢,并且是有價值有口碑的良心錢。讓用戶花小錢辦大事?!边@句話道破了10萬元以內純電小車市場的競爭本質,誰能更懂老百姓的柴米油鹽,誰能在細節(jié)上多給一分實惠,誰就能真正贏得市場。
對消費者而言,選擇純電小車的初衷,本就是為了讓日常出行更便捷、更安心、更經(jīng)濟。極狐T1的出現(xiàn),或許能讓更多車企意識到,放棄不必要的炫技,多做些有用的小事,才是純電小車應有的接地氣姿態(tài)。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