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流量扎堆、熱搜常駐的娛樂圈,孫儷卻活成獨一份的“反套路”存在。
她不社交,不炒作,總在最火的時候“消失”。
但看似“不上道”的操作,卻讓張藝謀夸贊她才是真正的聰明人。
如今她的最新動態(tài),更是讓網(wǎng)友明白,張藝謀的話有多么準確?
01
8月底,孫儷在社交平臺呼吁“領(lǐng)養(yǎng)代替購買”。
并且分享自己救助獨眼流浪貓的經(jīng)歷。
照片中的流浪貓,早已沒有曾經(jīng)落魄凄慘的模樣。
歷經(jīng)磨難后,終于在孫儷的救助下重獲新生。
孫儷的行動,足以證明她的人品。
同時也讓網(wǎng)友想起她對流浪動物的關(guān)愛。
她家中的寵物,幾乎都是領(lǐng)養(yǎng),又或是在劇組意外撿到。
比如《甄嬛傳》中的團絨,就被她帶回家照顧。
劇中的團絨,是只御貓,吃喝不愁。
但劇外,卻只是被劇組意外撿到的流浪貓。
戲拍完后,它要跟著劇組到處奔波嗎?
而心軟的孫儷,直接把團絨帶回家。
對于孫儷而言,她深知流浪動物背后的悲慘遭遇。
因為流行被繁殖,又因失寵被拋棄的小動物,在街頭艱難求生。
為改變流浪貓的處境,她自己領(lǐng)養(yǎng),還呼吁公眾關(guān)注。
對流浪貓的關(guān)照,并非孫儷首次投身公益事業(yè)。
多年來,她在慈善領(lǐng)域的付出有目共睹。
早在2002年,剛出道不久的孫儷,便開始資助貧困學生。
彼時她的片酬尚不豐厚,卻每月固定拿出200元匯款給受助人。
還堅持手寫書信與對方溝通,從學習進度問到生活難題。
最重要的是,她并非只捐錢了事,還會仔細核對資助款的用途。
當發(fā)現(xiàn)有人將資助款用于購買奢侈品時,她果斷停止資助。
即便面對輿論的質(zhì)疑,對方的指責,孫儷也始終堅守自己原則。
從資助單個學生的“微光”,到推動公益項目的“星火”。
孫儷的公益之路始終帶著“清醒的善意”。
不追求媒體曝光的噱頭,不打造“完美慈善家”的人設。
她只是默默將善意融入日常,當做自己的責任。
娛樂圈做公益的明星,并不在少數(shù),但孫儷卻是特例。
她從不把自己“貢獻”當做談資,也從不借此炒作。
而是用事實證明,她的公益慈善絕非只是曇花一現(xiàn)。
但在講究人情世故的娛樂圈,孫儷此舉卻顯得不太合群。
02
孫儷在娛樂圈,向來都被看作“不合群”。
她不愛混圈子,也不熱衷于攢人脈。
每次參加紅毯活動,也不會活泛氣氛。
甚至網(wǎng)友重視的聚會,她也不愿意參加。
就比如《甄嬛傳》,其他演員都借此炒作。
蹭著角色熱度,參加到各種綜藝中。
只有孫儷,14年來從未主動提及角色。
其他演員在綜藝聚會,她也從不參加。
直到2025年初,才勉強答應“劇組重聚”。
說是重聚,其實就是個賣情懷的商業(yè)活動。
昔日的同事們互相擁抱,熱絡地聊著天,場面溫馨。
但主角孫儷卻像個局外人,幾乎沒有互動。
只在節(jié)目最后露個臉,然后就匆匆離場。
所以,有傳言說她礙于導演情面,才會參加。
孫儷和鄭曉龍的關(guān)系,也同樣是她的爭議。
明明身處滬圈,卻偏偏要混跡京圈?
出道作、成名作都是京圈。
而滬圈代表作《繁花》,她卻沒有受到邀請。
圈層之間的“矛盾”,就此在孫儷身上顯現(xiàn)。
對于孫儷而言,工作的生活,要完全區(qū)分開。
所以她的工作是京圈,生活是滬圈。
又或許,在她眼里,所謂的圈層根本不重要。
只要有好角色,她就會去爭取。
就比如她后來的作品,也有“上海女人”。
而《甄嬛傳》里的角色,足以讓演員吃一輩子紅利。
但孫儷,卻偏偏要和“甄嬛”劃清界限。
當別的演員在綜藝里重現(xiàn)經(jīng)典時,孫儷幾乎從不提起。
她也從不被角色困住,永遠在尋找下個角色。
在她心里,演員應該向前看,把心思放在演技上。
消費角色、炒作話題、爭奪人脈......都是無可厚非的事情。
別人擠破頭都想鉆進去的圈子,她根本不在意。
孫儷并非不合群,只是她的群,不是娛樂圈的名利場。
可即便孫儷想低調(diào),網(wǎng)友也不允許。
塑造出眾多經(jīng)典角色、拿下過無數(shù)主流獎項...
孫儷在娛樂圈的地位非同一般。
在網(wǎng)友心中的地位,也同樣如此。
所以,她稍有動態(tài)就會被送上熱搜。
媒體的捕風捉影,更是為孫儷帶來諸多困擾。
03
同樣是8月,孫儷現(xiàn)身紅毯,但造型卻引起爭議。
而這也是她長久以來最大的爭議。
或許是因為“嬛嬛”早已成為觀眾的白月光。
所以,她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丑”,觀眾無法接受。
多年來,她的眼睛、嘴巴、發(fā)型、造型總是備受爭議。
孫儷深感無奈,卻也不愿意主動回應。
她并非傳統(tǒng)意義上“爭奇斗艷”型的紅毯選手。
而且她的性格,也不愿意去過多在意“外形爭議”。
6月時,有媒體突然爆料,孫儷全家移民國外。
網(wǎng)友不看真相,就罵她國內(nèi)賺錢國外花。
對于輿論,孫儷也不在意,只是淡然回應真相。
種種行為,都能看出孫儷是娛樂圈“特殊的存在”。
說好聽是“清流”,說不好聽就是“不合群”。
但孫儷的爭議,張藝謀卻早有預料,也早有評價。
拍完張藝謀的《影》之后,她的人氣和口碑都到達新高點。
所有人都以為她會趁熱打鐵,繼續(xù)闖蕩電影圈。
可孫儷卻在事業(yè)上升期“踩住剎車”,回家陪伴孩子?
當時,所有人都不理解孫儷的行為,可偏偏張藝謀說佩服。
電影發(fā)布會上,張藝謀稱贊孫儷的鏡頭“一氣呵成”“很完美”。
更是強調(diào)孫儷的成功源于“刻苦努力”“有備而來”。
早年合作時,張藝謀就看出孫儷的性格“將來要挨罵”。
為戲較真、不喜社交,但也正是她對專業(yè)的認真才讓她成功。
孫儷是努力到了極點,是娛樂圈少見的聰明人。
張藝謀說的聰明,不是指會拉關(guān)系,會說話。
孫儷的聰明,是“活明白”的智慧。
她太清楚演員的飯碗最終還是靠作品端著的。
所以她把所有的精力都砸在自己能控制的事情上。
磨煉演技,而不是去應付虛頭巴腦的社交。
專注自身,而不是被流量和輿論推著走。
她給自己建立保護罩,不受外界是非影響。
她不摻和娛樂圈,也不讓外面的事消耗自己。
看似孤僻的活法,反而保住最珍貴的東西。
結(jié)語
娛樂圈都是人精,可孫儷卻甘愿做“傻”的實在人。
她把時間花在劇本和家人身上,而不是酒桌和飯局上。
看似最笨的活法,其實才是能笑到最后的大智慧。
就像曾經(jīng)的趙麗穎,也被嘲諷“不合群”。
但如今的她,卻靠著實力,不再受到輿論干擾。
因為娛樂圈從不靠“合群”,而是靠實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