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你也喜歡旅行與美食,請關注+置頂我,謝哈
好吃的人,哪兒都想去
給你200億建房子
你會怎么花?
若在村里找到一塊左臨水系,右靠公路。前擁田地,后有高山的地。恭喜你發(fā)現(xiàn)了一塊“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四象具備的風水寶地。
若建房前,將傳統(tǒng)潮汕民居與西洋樓融合,形成大院套小院,雙層圍合式的結構就是中西合璧版的“駟馬拖車”。
若在旁側開河,專門運送進口家具,屋內既有潮汕金漆木雕,又有進口玻璃瓷磚,結合在一起就是最早的“南洋風裝修”。
若將駟馬拖車復制成三份,再加上一座書齋,恭喜你建成了嶺南第一僑宅、潮汕小故宮“陳慈黌故宮”。
潮汕第一豪宅:價值200億的陳慈黌故居
在潮汕地區(qū),“起大厝”(建大宅)是無數(shù)人的畢生夢想,而陳慈黌故居正是這一夢想的巔峰之作。
作為“嶺南第一僑宅”,它不僅是財富的象征,更承載著百年華僑拼搏史與家族傳承精神。
一、宮殿級規(guī)模與天價估值
坐落于廣東汕頭市澄海區(qū)隆都鎮(zhèn)前美村,由清末民初著名僑商陳慈黌家族興建。陳氏家族以經營東南亞貿易起家,富六代不衰,被譽為“泰華八大財團之首”。
百年前耗資900萬銀元建造,按購買力折算相當于現(xiàn)今200億人民幣,是潮汕地區(qū)唯一公認的“200億級豪宅”。
整體占地2.54萬平方米(約38畝),相當于3.5個標準足球場,規(guī)模遠超山西喬家大院。
共506間廳房,包含郎中第、壽康里、善居室、三廬書齋四組建筑群,每座既獨立又通過廊橋相連,形成“民間紫禁城”般的迷宮式布局。
陳慈黌故居始建于清宣統(tǒng)二年(1910年),歷經三代人,相繼建起12座宅第。
二、中西合璧的技藝巔峰
陳慈黌故居融合潮汕傳統(tǒng)與南洋西洋元素,被建筑史學家稱為“永不褪色的東方美學”。
“駟馬拖車”格局,主體建筑群呈“車馬”布局,中心祠堂象征“車”,兩側廂房如“拖車之馬”,寓意家族團結與宗族權威。
宅院“內低外高”,形成城寨式結構,地基采用進口柚木防洪,百年不腐。
屋脊以碎瓷片拼貼成鳳凰、花卉等立體圖案,色彩璀璨如珠寶,耐風雨沖刷。此工藝已成為國家級非遺工藝。
門廊遍布金箔木雕,如“百鳥朝鳳”寓意多子多福;花崗巖石刻,如“民康物阜”門匾,單扇木雕耗資近百萬。
西洋元素也滲透其中。彩色玻璃窗、伊斯蘭風格瓷磚、馬賽克地磚均從南洋進口,歷經百年仍鮮艷如新。
三、奢華與實用的極致平衡
506間房涵蓋祠堂、佛堂、書齋、臥房、餐廳等,甚至專設“潮汕戲劇館”和“新娘館”,體現(xiàn)生活與文化的融合。
地面鋪貼意大利馬賽克,墻面鑲嵌金漆浮雕;
主廳采用進口大理石,配百年前的手工彩繪玻璃窗。
為保持空氣流通,曾雇傭專人負責每日開關門窗。從清晨開窗到中午,再關窗至日落,耗時一整天。
一座融匯潮汕地區(qū)傳統(tǒng)建筑布局和國外建筑藝術、建筑材料的典型近代民居樣式。
四、僑商精神的活化石
陳慈黌故居始建于1910年,歷時30余年完工。陳慈黌家族雖富甲東南亞,仍斥巨資回鄉(xiāng)筑宅,踐行“落葉歸根”的潮汕情懷。
陳氏倡導“勿作非法,而犯典刑”家訓,宅內刻石碑為證。并資助家鄉(xiāng)修橋鋪路,成為“僑商愛國”的典范。
2018年由政府與家族合作修繕,轉型為文化旅游區(qū),門票約35元。
村內保留古井,如雅井、慧井等。游客可體驗打水樂趣,感受百年生活氣息。
五、不止是豪宅,更是潮汕的靈魂地標
陳慈黌故居以200億的身價,定義了“潮汕第一豪宅”的標桿。
它并非浮夸的財富堆砌,而是將家族拼搏史、中西建筑智慧、非遺工藝濃縮于一磚一瓦。
漫步其中,仿佛穿越百年:前庭荔枝林紅果累累,后院荷塘靜臥,而506間房的廊橋回響著開關窗的舊日足音……
這里是潮汕人“起大厝”夢想的終極呈現(xiàn),也是讀懂嶺南僑鄉(xiāng)文化的必訪之地。
陳慈黌故居是全國僑文化示范基地,為講好華僑故事和汕頭僑鄉(xiāng)故事,是汕頭對外的文化展示窗口和鏈接海外華僑的紐帶。
非著名食客聚集地,帶你吃遍五洲四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