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江河口的濕地公園里萬頃碧波輕漾,候鳥翩躚起舞;下沙濱海度假村的金色沙灘上,海風輕拂盡顯海的浪漫與溫柔;顯應(yīng)宮的古韻悠悠,訴說著千年的信仰與傳承;和平街的古厝錯落,讓人在時光的流轉(zhuǎn)中感受歷史的厚重與溫度……
從1號濱海風景道的自駕漫游到冰飯與海鮮的味覺碰撞再到非遺民俗的活態(tài)傳承,福州新區(qū)(長樂區(qū))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正掀起一場“樂游、樂食、樂俗”的文旅盛宴。
這座充滿魅力的濱海僑鄉(xiāng)正以多元業(yè)態(tài),全方位滿足游客對“詩與遠方”的美好想象。
踏浪逐光,邂逅山海綺夢
下沙海濱度假村沿著海濱棧道漫步,腳下的貝殼路發(fā)出清脆的聲響,在這里,時間仿佛放慢了腳步。
江田下沙海濱度假村連續(xù)數(shù)年“五一”單日客流超10萬人次,海螺塔與露天音樂派對交織,海天相接的地方,是一片無盡的蔚藍,讓人的心靈也隨之變得開闊而寧靜,人們可以盡情地享受大自然的饋贈,感受“向海而生”的純粹與自由。
當夜幕降臨,星空露營成為東洛島最美的風景宛如一顆遺落在大海中的明珠,散發(fā)著原生態(tài)的魅力。
它被譽為“福州版馬爾代夫”,未受污染的海島風光,是大自然最珍貴的禮物。清澈見底的海水,五彩斑斕的珊瑚礁,以及穿梭其中的熱帶魚,構(gòu)成了一幅美麗的海底畫卷。
沿著228國道抵達南澳,金色的沙灘綿延數(shù)公里,海水清澈湛藍,風光旖旎。南澳沙灘因沙質(zhì)細膩、坡度平緩的特性,吸引全國騎手慕名而來。與南澳相望的北澳,這里有千舟競發(fā)、漁歌陣陣的勝景,碧海藍天,讓人流連忘返。
美麗海灘。鄭帥攝
順著228國道,經(jīng)過長樂機場,再往遠了走,便是人氣超高的網(wǎng)紅地——象鼻澳。象鼻山以山形酷似一只昂首的大象,面對大海,長鼻朝天,栩栩如生而得名,附近的海灘則稱為象鼻澳海灘。五顏六色的攔海壩在藍天白云的映襯下,仿佛一道彩虹掛在海邊,被稱為“彩虹堤壩”,明艷的色彩非常適合拍照。海邊建筑上的涂鴉墻,使得大海、海灘、建筑融為一體,提供了別樣的觀海體驗。
高樓大廈林立,展現(xiàn)著城市的繁華與活力;而海濱風光則為這座城市增添了一份寧靜與浪漫。東湖數(shù)字小鎮(zhèn)建有湖畔休閑公園、萬豪酒店、亞朵酒店等服務(wù)設(shè)施,并配備游艇、帆船等水上娛樂項目。游艇碼頭里,一艘艘游艇整齊排列,人們可以盡情體驗水上運動的樂趣,感受著大海的激情與挑戰(zhàn)。
閩江河口國家濕地公園是鳥兒的天堂,這里不僅是候鳥遷徙的重要驛站,更是中華鳳頭燕鷗等眾多珍稀鳥類的棲息地。
2018年以來實施的300個生態(tài)修復(fù)項目,讓“蘆葦搖蕩綠水悠”的濕地風光成為觀鳥愛好者的天堂。在這里,人們可以近距離地觀察鳥兒的生活習性,感受大自然的神奇與美麗。
枕山面海的梅花鎮(zhèn),因唐時廣植梅樹得名,自古是閩江口海防要津與中琉貿(mào)易樞紐。據(jù)記載,明洪武年間,梅花千戶所筑城御倭,林位宮、蔡夫人廟等歷史遺跡見證了抗倭英雄的智勇與中琉文化的交融。漫步在梅花古鎮(zhèn)的城墻上,撫摸著那古老的磚石,仿佛能感受到當年將士們守衛(wèi)海疆的豪情壯志,擁有600余年海防歷史的古鎮(zhèn),宛如一座堅實的堡壘,屹立在長樂的海岸線上,見證著歲月的滄桑與變遷。
閩江從長樂入海,沿途風光秀美,歷史底蘊深厚,還有許多“有故事”的歷史文化景點,鄭和廣場(海絲館)、金剛腿公園、顯應(yīng)宮、冰心文學(xué)館、猴嶼洞天巖、九頭馬古民居、龍泉寺、董奉草堂、陳振龍故居等等,是不少游客來到這里必去的打卡點,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的交織,新業(yè)態(tài)、新場景不斷重塑著這座千年古邑。
舌尖盛宴,品味海田珍饈
在福州新區(qū)(長樂區(qū))山與海的饋贈從未被辜負,土地的厚重與海洋的靈動共同滋養(yǎng)著這片大地上的生靈,也蘊藏著許多只屬于長樂的美味。
長樂的美食是海洋與田園的饋贈。得益于閩江入??谙痰粎R的獨特環(huán)境,梅花蟶以殼薄肉厚、鮮甜脆嫩聞名,蟶農(nóng)日采50公斤,經(jīng)糟炒、鹽焗、蟶炒興化粉等十余種做法登上餐桌,蟶干、蟶露等深加工產(chǎn)品更延長產(chǎn)業(yè)鏈。
漳港海蚌被譽為“海中牛奶”,清蒸后肉質(zhì)脆嫩、湯汁鮮美,是高端宴席的必備佳肴。
長樂魚丸則用鰻魚、鯊魚或淡水魚剁茸,加淀粉攪打成皮,包入豬肉餡,彈牙多汁,搭配醋與胡椒粉,成為本地人早餐的“心頭好”。
長樂冰飯因清涼口感與高顏值,成為游客專程打卡的“夏日標配”??鼧蛎朗辰值摹氨堃粭l街”日均銷量超1500碗,木桶蒸制的糯米裹著老冰棍味糖水,搭配水果、葡萄干、椰果等十余種配料,攪拌后冰渣與食材交融,每一口都是“透心涼”的滿足。地鐵6號線十洋站直達,被游客戲稱為“冰飯直通車”。
河下街。姜亮攝
作為長樂商貿(mào)集中地,河下街以“購物+美食”的雙重魅力吸引八方來客。這里匯聚了長樂本土美食的精華:煎包外皮酥脆、肉汁豐盈,咬下瞬間湯汁四溢;脆魚以活魚現(xiàn)殺、薄切涮煮的鮮嫩口感征服食客;清茉莉用糯米包裹豆沙,蒸制后清香軟糯,是長樂人記憶中的甜味符號;光餅夾菜則將傳統(tǒng)光餅剖開,夾入酸辣土豆絲、鹵肉等餡料,成就一份便攜的“長樂漢堡”;還有老字號長順牛雜店的牛雜湯、國燦元宵的芝麻餡元宵……
首占夜市、漳港夜市、鶴上夜市等夜市的美食,沒有華麗的門面,卻藏著長樂人最真實的日常。首占夜市雖僅數(shù)百米長,卻濃縮了長樂夜市的精髓。冰飯攤前,食客們爭相添加葡萄干、芒果??;燒烤架上,長樂特色“烤鰻魚”外焦里嫩,刷上秘制醬料后香氣撲鼻。在漳港夜市,番薯丸以地瓜粉揉制的外皮包裹花生餡或梅菜肉餡,蒸煮后晶瑩剔透;無名糟腸牛肉粉干的糟香與牛肉的鮮美完美融合,老客們必點的“炸蛋”外酥里嫩,一次吃三個才過癮。
古韻新聲,庚續(xù)文化薪火
長樂的民俗文化是歷史與現(xiàn)代的對話。作為鄭和下西洋的重要起點,圣壽寶塔、天妃廟、登文道碼頭等海絲遺址,與鄭和史跡陳列館的改造提升,共同勾勒出“海上絲綢之路”的輝煌記憶。
作為福建省唯一的滿族聚居村,琴江古村被譽為“清滿族八旗文化活化石”。據(jù)記載,清雍正年間,500余名漢軍八旗官兵攜眷筑城于此,建立“福州三江口水師旗營”,村內(nèi)至今保存著完整的清代水師城堡格局。琴江臺閣這門源自北方游牧民族的技藝,隨滿族水師入駐琴江村而落地生根。演員踩于彩云道具上,借服裝遮掩機關(guān),實現(xiàn)360度旋轉(zhuǎn)的“活機”效果。
行走在青石板鋪成的和平街上,兩旁白墻黛瓦、高門宅第,時空的薄紗被輕輕掀開,讓人仿佛回到了“七條金帶司馬里,玉帶環(huán)腰太平橋”的舊時和平街盛景。古街悠悠,古建新生,修繕后的街區(qū)內(nèi)保存著170多座明清古府第、古民居,成為展示長樂海絲文化、僑鄉(xiāng)文化的空間,為老城守住了鄉(xiāng)愁記憶。
三溪村的夜賽龍舟。姜亮攝
潼溪、南溪、北溪三水交匯,孕育出“溪山第一”的省級歷史文化名村——江田鎮(zhèn)三溪村。三溪村的夜賽龍舟傳承600多年,是福建獨有的端午民俗。夜幕降臨,溪中龍舟競渡,兩岸燈火通明,鑼鼓聲與歡呼聲交織,這一省級非遺項目通過“文旅+體育”模式,吸引游客參與劃船體驗,延續(xù)著“吳航十二景”中“屏嶂鋪霞”的浪漫。
古槐鎮(zhèn)高樓村里,深藏一門全國獨有的民間手工技藝——“高樓米線”。這種以大米相連綴成線條制作成的立體藝術(shù)作品有150余年歷史,曾消失近七十年,近年來被再度挖掘并傳承,并入選了福建省第七批省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代表性項目名錄?!?0后”青年陳國銳是福州“高樓米線”唯一代表性傳承人。雄雞、天鵝、奔馬、亭臺樓閣……一個個福州“高樓米線”作品玲瓏剔透,栩栩如生,令人贊嘆不已。
今年“五一”假期,全區(qū)接待游客超90萬人次,帶動經(jīng)濟收益近9億元。從潮音浪花的交響到非遺民俗的狂歡,從冰飯海鮮的味覺盛宴到智慧旅游的便捷體驗,福州新區(qū)(長樂區(qū))正以“樂游、樂食、樂俗”為筆,繪就“向海圖強”的壯美畫卷。
這座濱海新城,以最熱情的姿態(tài)邀請世界共赴一場“山海與人文”的盛宴,在碧海藍天間追風踏浪,在古街巷弄中品味歷史,在美食煙火里感受幸福。(陳家琳)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