徹底鬧翻!F4巡演因朱孝天“不可控”叫停,24年偽裝的“兄弟情”完全破裂!
朱孝天把F4的巡演搞砸了
原定26年啟動的重聚演出徹底停了
消息是臺媒在九月下旬捅出來的
內部人員抱怨他難以配合
這種說法聽著挺耳熟
團隊協(xié)作最怕遇到不穩(wěn)定因素
演唱會籌備需要高度默契
現在所有計劃都擱淺
歌迷等了這么多年
最后等來這么個結果
也不能全怪某個人
重組本來就是個復雜工程
二十年前的偶像團體
現在各有各的生活軌跡
硬要湊在一起確實勉強
我記得上次看到朱孝天還是在某檔美食節(jié)目里
他圍著圍裙切蔥花的樣子挺認真
和舞臺上的西門判若兩人
可能有些人就是更適合過日子吧
制作方這次損失不小
前期投入都打了水漂
他們本該更謹慎點的
畢竟懷舊生意最怕意外
現在官方的說法是暫停
但明眼人都知道這意味著什么
那些收藏著流星雨CD的觀眾
大概要繼續(xù)收藏下去了
內部消息傳出來了,主辦方和唱片公司那邊已經徹底毛了。
他反復提前泄密,把合作方整得一點脾氣都沒有。
團隊內部現在誰也不敢信誰。
所謂的信任,早碎成一地。
粉絲等了那么久,重組這事,又黃了。
F4又傳內部分裂了
這次不只是巡演取消
二十多年的恩怨被整個端上臺面
他們早不是當年那四個男孩了
時間把很多東西磨得鋒利
現在劃開了所有偽裝
F4在五月天鳥巢演唱會上露面是七月的事
粉絲的狂熱又被勾起來了
這種場面總讓我想起老式收音機突然調大音量
刺耳卻真實
他們四個站在一起的畫面已經有點陌生
鳥巢那么大,人小得像幾個黑點
但臺下喊聲能把屋頂掀了
不對,應該說能把體育場的夜空捅個窟窿
其實誰都知道所謂合體也就是站臺上唱幾分鐘
鏡頭一切過去
臺下手機屏幕亮得像撒了一把碎玻璃
現在早就不是他們的時代了
可總有人舍不得按掉播放鍵
朱孝天在直播里把話挑明了
F4要發(fā)新專輯 他試唱了兩首
這事本來藏著掖著 現在直接捅破
五月天的阿信在背后推了一把
沒他牽線可能還湊不齊
前幾天那場合體演出確實刷屏了
微博抖音都在轉
好多人喊著青春回來
熱鬧勁還沒散
轉頭就自曝
這種操作很朱孝天
他向來不按套路出牌
直播比排練更真實
兩首歌試唱
估計聲線早不是當年那樣
但還有人愿意聽
阿信摻和進來倒不意外
他向來愛攢局
音樂圈老好人
F4重聚這事
光靠情懷撐不住
得有人實際推動
合體舞臺播完那幾天
確實像回到零幾年
鏡頭掃過臺下
有人抹眼淚
可能想起攢錢買卡帶的夏天
現在突然說要做新專輯
感覺像硬續(xù)劇情
不對 應該說強行補后續(xù)
直播爆料總帶點即興成分
話趕話就說漏了
朱孝天語氣很平常
就像聊晚飯吃什么
重聚這事
光有情懷不夠
得真有人出力
阿信大概就是那個出力的人
新專輯能不能成
看后續(xù)吧
他幾乎把巡演日程全給捅出去了。
那些本該是主辦方和經紀公司捂到最后的懸念。
粉絲當然高興壞了。
公司那邊氣得夠嗆。
也不能這么說,那可能太輕了,更像是種徹底的無奈。
宣傳節(jié)奏徹底亂套。
他總在事情落定前就把它說出來。
直播鏡頭前,他提前宣布了那些尚未敲定的合作。工作人員對此感到棘手,事情還沒確定,話已經說出去了。這種提前宣告的習慣,某種程度上已經成為他的一種風格。合作方往往還在內部討論階段,消息已經傳到了公眾耳中。不確定性和既成事實之間的界限,在他那里變得模糊。
話一旦出口,就再難收回。
這或許不是疏忽,更像是一種策略。公開的承諾有時會倒逼進度,但也可能帶來額外的變數。很多事不是說出來就會成真,但說出來的那一刻,它已經進入了公眾的認知。你很難判斷這算是天真還是精明。不對,應該說是某種混合的狀態(tài)。
他好像從不擔心意外。
合作可能會黃,計劃或許會改,但這些后續(xù)的波動似乎不在他的顧慮范圍內。他更在意的是當下的表達,是那一刻的確定性。這種處理信息的方式,不太常見,但確實存在。你不能簡單用對或錯去評判,它更像一種風格,帶點冒險,也帶點天真。
工作人員只能無奈。
他們面對的是一個既成的話語事實,而背后的談判卻還在進行中。這種事發(fā)生不止一次了。每次的回應都差不多,還沒確定,還沒敲定,還不最終。但說出去的話,像潑出去的水。公眾記住的往往是第一句宣告,而不是后續(xù)的更正。
語言跑在了現實前面。
這大概就是我們的時代某種溝通的特征。未確定的被當作確定的來講,尚未發(fā)生的被描述成已經發(fā)生。真假之間的那條線,變得越來越模糊。我們不再等到事情發(fā)生才開口,我們在開口中讓事情發(fā)生。這或許是一種新的真實,也可能只是一種新的表演。
而表演,從來不需要等到閉幕才評說。
朱孝天這個名字,最近在團隊會議上有點燙嘴。
誰也不想第二天睜眼就在熱搜上看見自己。
唱片公司和巡演主辦方最后做了決定,停掉他的個人錄音,巡演也先擱著。
整個團隊現在只做一件事,保住F3。
言承旭周渝民吳建豪,這三個人不能停。
F4這個名字現在聽起來有點陌生了
但二十多年前他們確實火得一塌糊涂
2001年有部劇叫流星花園
四個男生演完就成了全亞洲的青春偶像
那時候的追星和現在不太一樣
沒有熱搜打榜數據女工這套東西
就是純粹的臉和角色讓人著迷
也可能是因為世紀初的娛樂選擇太少
不對 應該說信息渠道比較單一
反正他們當時確實成了某種文化符號
現在看那時候的造型確實有點土
花襯衫長頭發(fā)現在誰敢這么穿
但當時就是覺得特別帥
審美這個東西真是會變的
時間過去太久了
久到很多人都忘了他們曾經多紅
直到最近又鬧出些事情
大家才突然想起來
原來還有這么四個人存在過
F4就是當年的偶像天團本身。
熱度從來不會單獨出現。
它總帶著麻煩一起來。
資源分配這件事從一開始就沒公平過
言承旭和周渝民幾乎拿走了所有好處
他們站在那兒就是答案 臉和人氣都是頂級籌碼 影視圈的大門敞開著
吳建豪沒擠這條窄路
他靠跳舞和唱歌拐進了另一個圈子 時尚和音樂接住了他
剩下朱孝天
演技不差 但運氣總是慢半拍
機會從來不是均分的 這道理誰都懂
但眼睜睜看著它砸下來 還是有點重
吳建豪多年前就提過F4的事。
他說那組合散伙多少和嫉妒有關。
資源從來就沒公平分過。
朱孝天更直接。戲剛播完,他第一個喊解散。
他說他不想再攪和進去了。
那感覺不像告別,像解脫。
兄弟情誼的包裝總是很美好。
現實里他們更像被綁定的同事。
并肩作戰(zhàn)這種詞太重了。
F4這個名字曾經是少女夢境的代名詞
舞臺上的光芒掩蓋了后臺的沉默
朱孝天在某次采訪里說過件事
他說自己和其他三位根本沒存彼此號碼
這種坦白讓人愣了一下
不對 應該說是讓人突然看清了某些東西
偶像工業(yè)的鎂光燈能照出完美人設
卻照不亮化妝間里的真實溫度
觀眾總以為劇里的情誼會延續(xù)到現實
其實攝像機停轉的瞬間就是故事終結的時刻
朱孝天后來還補充過幾句
他說當年演唱會結束都是各走各的
慶功宴都湊不齊一桌
娛樂圈的友誼是件奢侈品
被行程表切割成碎片
裝不進同一個手機通訊錄
言承旭講出那句話時,臉上沒什么表情。
他說,我們私底下真的不熟。
工作同事,僅此而已。
這種坦白近乎冷酷。你期待某種溫情脈脈的幕后故事,但他不給。他把關系攤開來,像放下了一張紙。沒有褶皺,沒有模糊地帶。
娛樂圈擅長制造親密幻覺。合照、互動、采訪里的默契眼神,每一幀都像經過精心調色。而言承旭選擇了另一種路徑。他拒絕扮演那種熱絡的、勾肩搭背的戲碼。他告訴你,有些界限就是界限。
這反而顯得更真實。不是嗎。
不是所有共事的人都必須成為朋友。工作結束,燈光暗下,各自回到各自的生活。這是一種職業(yè)態(tài)度,甚至可以說,是一種尊重。不強行黏合本就不存在的私人交集。
他這句話倒讓我想起一些別的行當。比如那些深夜結束演出各自離開的樂隊樂手。臺上火花四濺,臺下互不打擾。默契是工作素養(yǎng),不是情感必然。
言承旭只不過是把這規(guī)則講了出來。而大多數人選擇沉默。
這年頭,坦誠本身就成了某種人設。不對,也不能這么說。那可能只是一種懶得周旋的誠實。他早就過了需要靠捆綁友情來維持熱度的階段。
所以他說了。冷冷地、直接地、毫無修飾地。
你接不接受,是你的事。
周渝民說了句挺實在的話。
他說如果只是為了賺錢就別找他。
這話聽起來有點沖,但意思很明白。
現在愿意這么直接的人不多了。
很多人嘴上說著理想,身體卻很誠實。
他倒是連裝都懶得裝。
這種態(tài)度在圈里算是個異類。
不過也可能正因為這樣,反而能走得更遠。
畢竟觀眾都不傻。
誰真心誰假意,時間長了都看得出來。
他說這話的時候應該沒多想。
就是把自己最真實的想法攤開來。
這種直接反而成了某種奢侈品。
不對,應該說成了某種稀缺品。
現在大家都太會包裝了。
突然來個這么直白的,反而有點不習慣。
但仔細想想,這才是正常的。
工作不就是該這樣嗎。
要么圖個開心,要么圖個意義。
光圖錢的話確實沒必要勉強。
他說完這話估計也沒當回事。
就是隨口一句大實話。
但聽的人可能會愣一下。
然后想想自己到底在干嘛。
這話放在二十年前可能沒人當回事。
現在倒是成了個話題。
時代確實變了。
不過有些東西從來沒變過。
比如人對真誠的渴望。
哪怕只是看起來真誠。
他說這話時的表情應該挺平靜的。
沒有特別激動也沒有刻意冷淡。
就是陳述一個事實。
這種平靜反而更有力量。
比那些慷慨激昂的宣言實在多了。
畢竟話說得再漂亮,最后還是要看怎么做。
他這些年好像一直這樣。
不怎么湊熱鬧,但也沒消失。
就按自己的節(jié)奏來。
這種狀態(tài)在娛樂圈挺難得的。
多少人說著不忘初心,結果跑得比誰都快。
他倒是一直沒怎么變。
從當年到現在。
還是那副愛誰誰的樣子。
可能正因為這樣,才有人一直記得他。
不是最紅的,但也不是過氣的。
就在那個中間地帶待著。
偶爾出來說句大實話。
提醒大家這個世界還有另一種活法。
不是非要怎樣不可的。
他說完這話估計就去忙別的了。
根本沒想到會被拿出來討論。
但確實值得討論。
畢竟這么簡單的事,現在反而成了問題。
工作到底是為了什么。
賺錢當然是重要的。
但如果只剩下賺錢,那確實挺沒意思的。
他可能就是這么想的。
所以才會說出那句話。
不是標榜什么,就是實話實說。
這種實話現在越來越少了。
少到說出來都成了新聞。
想想也挺有意思的。
當年他演偶像劇的時候,沒人會在意他說什么。
現在反而有人聽了。
時間確實能改變很多東西。
但有些東西就是改不了。
比如對工作的態(tài)度。
對生活的態(tài)度。
對自己的人生負責的態(tài)度。
他說那句話的時候,大概就是這么想的。
朱孝天在節(jié)目里被問到F4關系時甩出這么一句。他說是啊我們沒有和也沒有不和。事實上我們私下沒交集。
這話扔出來基本就把事情說透了。
娛樂圈的兄弟情有時候就是個場面活兒。臺上摟肩搭背喊兄弟,臺下可能連微信都不發(fā)。
也不是誰對誰錯。成年人各自有生活圈。工作結束就散場,正常。
但觀眾總愛把戲里的情誼帶到戲外。
F4那會兒的偶像劇效應太強。道明寺和花澤類的光環(huán)罩得太久。讓人誤以為他們真該是生死之交。
其實也就是一起打過工的關系。
拍戲那幾個月天天見。殺青后各奔東西。慢慢就淡了。
不對,應該說從來就沒深過。
十九年過去。這幫人早就不在一條路上走了。
朱孝天那天穿著件灰西裝。坐在沙發(fā)上語氣很平。他連場面話都懶得編。
反而顯得實在。
美麗泡影戳破的時候其實沒什么聲音。就是一句淡淡的沒交集。
然后節(jié)目繼續(xù)往下走。沒人再提這茬。
F4在零九年不再是一個組合
官方說法是成員尋求個人發(fā)展
這種表述掩蓋了更多內容
真相往往藏在客套話的背面
吳建豪說了句實話,成員之間根本沒信任。
經紀公司抽走太多,他們拿到手的錢和付出的辛苦對不上。
有人想演戲,有人要做音樂,還有人只想走。
不對,應該說是再也待不下去了。
朱孝天對那套東西沒興趣
他直接講F4的日子不是他想要的
這話聽起來像把刀子
插進那個金光閃閃的偶像神話里
四個人站在頂端
底下早就裂開了
只是沒人低頭去看
朱孝天對著手機鏡頭提前宣布了F4的重聚。
這事發(fā)生在五月天演唱會后臺。他大概沒想過后果。直播畫面瞬間傳遍網絡。原本的驚喜變成一場事先張揚的演出。
粉絲情緒復雜。有人激動,更多人覺得被劇透毀了期待。這種操作確實讓人困惑。藝人和觀眾之間的默契似乎消失了。
不對,應該說這種默契早就變得很脆弱。
線上直播時代,任何秘密都難以保守。但主動拆穿自己的驚喜環(huán)節(jié),還是少見。
F4這個名字承載著太多記憶。零幾年那會兒,他們的海報貼滿無數臥室的墻壁。現在重聚本就不易。以這種方式登場,多少有些遺憾。
演唱會本該是創(chuàng)造共同記憶的場合?,F在卻變成了提前預演的戲碼。
那場直播的評論區(qū)很快被各種表情符號淹沒。粉絲們用這種方式表達著復雜的心情?;蛟S這就是現在的娛樂方式,沒有秘密,只有即時滿足。
朱孝天這個名字,現在提起來有點陌生了。
巡演計劃徹底沒影了。
原本安排好的獨唱錄制,也無限期擱置。
公司內部開會,沒人愿意坐他旁邊。
健康問題更麻煩。
纖維肌痛綜合癥確診之后,他身體就再沒好過。
2025年,他的免疫系統(tǒng)開始過剩。身體明顯垮了。
人虛得厲害,直播倒沒停。
鏡頭前面,他把團隊那些不能說的全抖了出來。一點沒藏著。
這不像逞強,更像某種交代。
粉絲的焦慮肉眼可見。
公司的沉默同樣醒目。
F4這個名字,最近又在風里飄。復出這件事,他們想了不是一兩天。現實走過來,把這張紙又揉成一團。
你不能說他們沒努力。只是努力這東西,有時候不值錢。市場早不是當年的市場,觀眾也換了新的眼睛。他們站在臺上,唱的還是二十年前的歌。臺下舉著的燈牌,亮得有點刺眼。
情懷能賣,但賣不了太久。公司比誰都清楚。投入和回報,那是一道冰冷的算術題。算盤珠一撥,聲音比掌聲更響。
不對,應該說比什么聲音都響。
復出夢想這個詞,聽起來就帶著點悲壯。他們或許真的信過。信一次,摔一次。這次也沒什么不同。那道口子一直就在那兒,只是這次又被風吹開了。
你不能怪風。
F4這四個字現在聽著有點年頭了
成員各自散開走了不一樣的路
言承旭還在偶像劇里打轉
四十多歲報價依然是四個人里最高的
商演市場認他這張臉
周渝民倒是把演員這條路走通了
逆局讓他拿了金鐘獎
演戲這事算是徹底立住了
吳建豪沒放下音樂和跳舞
時尚活動沒斷過
還跑去韓國錄過節(jié)目
朱孝天現在更像美食博主
戲偶爾也拍
主要時間拿來調身體和做餐飲
也不能說好或者不好
人總得找個方式往下活
差距這東西,一旦拉開就再也回不去了。
F4想再湊齊,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F4被稱作青春印記這件事本身就值得玩味
偶像團體的商業(yè)本質從沒變過
四葉草不過是精心設計的品牌符號
當年追星的少年現在該付房貸了
商業(yè)組合的保鮮期比酸奶還短
流星花園重播多少次都救不了這個事實
四個人,性格南轅北轍,目標天差地別,手里攥著的資源也不是一回事。硬要把他們捆在一起往前走,這事兒從一開始就透著勉強。
朱孝天那段所謂的劇透,聽起來像是隨口一提。放在日常里可能無人在意。
但娛樂工業(yè)早不是草臺班子了。
它是一臺精密計算的機器,每個齒輪都得嚴絲合縫。你突然往里扔一粒沙子,整臺機器都可能卡殼。他那一句話,動的不是一個人的奶酪,是一整個團隊的飯碗。
他想離粉絲近一點,或者單純需要被看見。
這種需求本身沒什么錯。
但結果往往是團隊裂痕更深了。
粉絲總喊著要重組,要原班人馬。
這種執(zhí)念變成一種商業(yè)上的壓力,公司和主辦方都喘不過氣。
F4這四個字一出來,還是能砸出點聲響的
他們從來不是什么鐵板一塊的兄弟
四個人早走在不同的路上了
舞臺的光打下來的時候,很多人等著看二十年前的夢
夢是碎的
不對,也不能說碎,它只是從來沒被拼湊成一個整體
青春當然值得回頭多看兩眼
但懷舊這件事,搞不好就變成道德綁架
你指望他們勾肩搭背唱跳一如往昔
那基本等于指望一鍋冷飯能重新冒熱氣
冷飯不是不能炒,只是別指望它像剛出鍋那樣
偶像重組這回事,說到底是一場秀
秀的意思就是,別太當真
他們能同臺,已經算給足面子
要求他們心還綁在一起,那屬于加戲
人都是會變的
二十年的時間,足夠把四個人變成四種人
合體是一場表演,不是真情實感的重現
觀眾買票看的是記憶,不是現實
記憶這東西,本來就和現實沒關系
你懷念的是當年的自己,不是他們
他們只是你青春的背景音
現在背景音重播,你卻指望整場戲重演
那不可能
也別要求
F4在零一年爆紅,零九年解散,二十五年又湊到一塊兒亮了個相。
這早就不是四個人的事。
他們變成某種符號,卡在千禧年之初那代人的記憶里,揮都揮不去。
你記得道明寺那頭卷毛,花澤類那雙眼睛。西門和美作站兩邊,主題曲前奏一響,電視機前多少人屏住呼吸。
可娛樂圈不跟你談青春。它談流量,談變現,談熱度什么時候涼。
零九年說散就散,像推倒一堆積木。
連聲響都聽不見。
二十五年這場重聚,臺下坐的早不是當年那批少女。她們可能拖著孩子,可能加完班趕過來,熒光棒舉得不高,但燈牌還亮著。
不對,應該說燈牌居然還亮著。
這行業(yè)淘汰起來毫不手軟。新人一茬接一茬,偶像變成快消品,今天上架明天撤柜。
F4能被人記這么久,本身就像一場意外。
重聚演唱會唱到《流星雨》的時候,鏡頭掃過觀眾席。有人笑,有人哭,有人舉著手機錄像,屏幕光點點亮成一片。
那畫面談不上多感動,但足夠真實。
真實的東西,在這個圈里反而顯得稀罕。
他們合唱時走音了,動作也沒以前齊。那又怎樣。
看客要的不是完美,是那點似曾相識的感覺。
這種感覺,后來再沒出現過。
朱孝天這個人,身體一直不太好。他自己也承認,性格太直,容易得罪人。這種組合放在今天的娛樂圈,基本屬于自斷經脈。娛樂圈現在是個精密儀器,每個零件都得嚴絲合縫,他這種帶毛邊的,裝不進去。
另外那三位倒是早就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周渝民徹底沉進了演員的身份里。言承旭還在偶像劇里打轉,但轉得挺穩(wěn)當。吳建豪玩他的音樂和舞蹈,也沒掉隊。他們各自安好,像三條平行線,不再交叉。
不對,應該說,是三條曾經交叉過的線,如今朝著不同方向延伸下去了。
朱孝天成了那個掉隊的。他最近一次引起討論,還是因為說了些大實話,關于過氣,關于生計。這話放在十年前可能還能搏個版面,現在只剩下一片沉默。觀眾沒空關心一個過氣偶像的生存焦慮。
娛樂圈的淘汰機制從來不留情面。
他那個直來直去的脾氣,在F4如日中天的時候可以被包裝成“真性情”,現在只?!安欢隆薄_@個行業(yè)不再需要不合時宜的真實,它需要的是精準和可控。你不能說錯話,不能有爭議,最好連呼吸都按照劇本進行。
另外三個人早就明白了這個道理。
或者說,他們本來就不是那種會撞南墻的人。言承旭的憂郁成了他的保護色,周渝民的沉默成了深度,吳建豪的洋派作風成了國際范兒。他們都找到了安全區(qū),并且待住了。
朱孝天卻一直在安全區(qū)外徘徊。
他試過演戲,反響平平。搞過音樂,水花不大。最近幾年甚至搞起了NFT,還是沒掀起什么波瀾。每次嘗試都像一拳打在棉花上,使不上勁,也收不到回響。這種無力感,大概只有他自己最清楚。
F4對他而言,既是起點,也可能成了終點。
那個年代需要他們那樣的偶像,有點真實,有點毛糙,甚至有點脆弱。現在不一樣了,現在的偶像都是標準化產品,情緒穩(wěn)定,言行得體,連微笑的弧度都經過計算。朱孝天那種老派的不合時宜,注定無處安放。
另外三位早已向前走了很遠。
只有他,好像還卡在某個過去的節(jié)點上。不是不想出來,是出來的路已經消失了。
F4的重聚大概不會發(fā)生
那些旋律倒是真的刻進一代人的記憶里了
網上有人講得挺對 他們不需要再合體 青春里的樣子已經夠完整了
遺憾也是完美的一種吧
至少聽起來不那么自欺欺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